-
1、已知在、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时,0.1 mol/L HA溶液中 , 则0.1 mol/L HA溶液 , HA的电离常数为。(2)、℃时,将1体积的稀硫酸与100体积 K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与b之间满足的关系是。(3)、℃时,体积为10 mL、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 mL,稀释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4)、已知℃,的 , 的。亚硫酸电离常数为、 , 改变0.1 mol/L亚硫酸溶液的pH,其平衡体系中含硫元素微粒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
将通入氨水中,当降至mol/L时,溶液中的 , 将通入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1)、Ⅰ.已知: kJ·mol
kJ·mol
kJ·mol
写出CO还原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用含a、b、c表达式表示),并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用)、、表示)。(2)、Ⅱ.用还原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 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3)、℃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和6 mol 合成 , 测得5分钟后反应达平衡,平衡后压强是初始压强的 , 求。(4)、用还原合成反应中在起始物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在℃时,随压强(p)的变化及在Pa时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对应等压过程的曲线是(填“a”或“b”),判断的理由是。
②恒温时(℃),时,的平衡转化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此条件下该反应的(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3、常温下,将等浓度NaOH溶液分别滴加到pH相同、等体积的HBrO溶液、溶液中,溶液的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 B、向HBrO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 , C、N表示溶液的pH与的变化关系 D、b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约为mol/L -
4、用活性炭还原可防止空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为。在密闭容器中1 mol 和足量C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生成速率与的生成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维持温度不变,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的转化率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A、B、C三个点中只有C点到达化学平衡 B、图2中G点的小于F点的 C、图2中E点、G点:平衡常数K(E)(G),的平衡浓度c(E)(G) D、在恒温恒容下,向图2中G点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 , 与原平衡相比,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
5、下列两组实验,将和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结合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O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则反应达到平衡 B、实验1中,反应达到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60% C、实验2的反应平衡常数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实验1和实验2中CO的转化率 -
6、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已知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弱酸
HCN
电离常数
A、0.2 mol/L稀醋酸溶液中, mol/L B、将少量通入NaCN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向稀醋酸中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的值减小 D、等浓度的、、、中,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 -
7、“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被《科学》杂志评为10大科技突破之一。某温度下,重水()的离子积 , 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将金属Na加入重水中,重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B、该温度下,重水的 C、该温度下,2 L含0.01 mol 的重水溶液,其 D、该温度下,在100 mL 0.4 mol/L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100 mL 0.2 mol/L NaOD的重水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的(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8、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关注的热点。HNO自由基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B、稳定性:产物P1<产物P2 C、相同条件下,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反应速率:v(产物P1)<v(产物P2) D、该历程中最小正反应的活化能 kJ·mol -
9、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向其中通入氦气,那么反应速率不变、平衡逆向移动 B、相同温度下,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并向甲中加入少量胆矾固体,那么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甲>乙 C、向KI溶液中加入溶液,振荡,用苯萃取2~3次后,取下层溶液滴加5滴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那么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D、相同温度下,将等质量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中,那么反应速率: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
-
1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上通常采用铁触媒、400~500℃和10MPa~30Mpa的条件下合成氨
②等体积、等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反应,醋酸消耗的NaOH体积大
③化学平衡常数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④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⑤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每组实验至少三次使用温度计
⑥反应 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A、①②③⑥ B、①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
11、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NaOH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 B、b点时, mol/L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 D、a-c点时, mol/L -
12、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b极的电极反应为 C、传感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向a极移动 D、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由b到a -
13、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B、使用催化剂可加快转化为的速率 C、打开可乐饮料后会产生大量气泡 D、90℃纯水的
-
14、在25℃、101KPa的条件下,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kJ·mol(中和热) B、甲烷的燃烧热是890.3 kJ·mol , 当有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就放出890.3 kJ的能量 C、亚硫酸氢钠在水中显酸性的方程式为: D、 kJ·mol(乙醇的燃烧热)
-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冷藏存放疫苗可减缓变质速率 B、胃酸过多可适量饮用小苏打水,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由和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符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D、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的分子必须发生碰撞
-
16、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诗句蕴含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句中珠字对应的化学物质是碳酸钙,属于强电解质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个过程能自发进行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大理石变为生石灰的过程是吸热反应
-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I.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如下:
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b.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注入容量瓶;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e.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f.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g.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
下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填仪器名称)。
(2)、所需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3)、配制上述溶液的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序号)。(4)、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能引起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填序号)。A、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转移前,发现容量瓶内含有少量蒸馏水 D、称量时使用的砝码生锈(5)、II.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常需要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的浓硫酸来配制500mL、的稀硫酸。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mL(保留1位小数),现有①10mL②25mL③50mL④100mL四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填代号)。
(6)、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为测定和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分别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测定。

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样品于锥形瓶中,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 , 然后关闭弹簧夹,接上总质量为mg的干燥管,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加稀硫酸进行反应。待锥形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a的活塞,打开弹簧夹,再通入一段时间的 , 然后取下干燥管称得其质量为。
①洗气瓶b中盛放的液体是(写名称)。
②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第二次通入的目的是。如果没有进行第一次通操作,测量的结果将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不合理之处,会导致测定结果出现误差。如何改进?。
(2)、乙同学用下图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乙同学测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
-
19、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I.及均可将溶液中的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2)、利用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填化学式)(3)、取的溶液与一定量的酸性溶液(在反应中生成)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和 , 则消耗的物质的量的是mol。(4)、II.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常用于处理饮用水。工业上有干法与湿法两种制备高铁酸钾的方法。
干法制备:
先制备得到 , 反应为 ,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 氧化产物是。
(5)、配平湿法制备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6)、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有产生,该反应表明氧化性:(填“>”或“<”)。 -
20、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含如下化学知识:
①纯碱去油污
②明矾可以净水
③醋酸作为调味剂
④铜锈的主要成分为
⑤可以杀菌
上述涉及的物质成分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有(填写化学式),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2)、现有物质①铜、②干冰、③固体、④溶液、⑤蔗糖、⑥熔融。在相应状态下能导电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但相应状态下不导电的是。将③固体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3)、向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恰好沉淀后继续滴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