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所有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H++OH-=H2O B、向饱和苏打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32-+CO2+H2O=2HCO3- C、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 D、漂白粉失效:Ca2++2ClO-+CO2+H2O=2HClO+CaCO3
  • 2、将少量固体物质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大的是(不考虑温度变化)(   )
    A、氧化钠投入稀FeSO4溶液 B、过氧化钠投入稀NaCl溶液 C、钠投入饱和烧碱溶液 D、铁投入稀胆矾溶液
  • 3、将0.4g 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 4、实验室制备KMnO4过程为:①高温下在熔融强碱性介质中用KClO3氧化MnO2制备K2MnO4;②水溶后冷却,调溶液pH至弱碱性,K2MnO4歧化生成KMnO4MnO2;③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得KMn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可以用氧化铝坩埚作反应器 B、①中用NaOH作强碱性介质 C、②中K2MnO4只体现氧化性 D、MnO2转化为KMnO4的理论转化率约为66.7%
  • 5、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增大 B、单质与水反应更剧烈,均产生氢气 C、单质与氧气反应更剧烈,且产物更复杂 D、单质密度均增大,熔沸点均降低
  • 6、关于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发生还原反应 B、Na2S2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1mol Na2S2O3发生反应,转移4mol电子
  • 7、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

     

    粒子组

    判断和分析

    A

    Na+Al3+ClNH3H2O

    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Al3++4NH3H2O=AlO2+4NH4++2H2O

    B

    H+K+、Cl-SO42

    不能大量共存,H+和Cl-反应

    C

    Na+Fe3+SO42、I-

    不能大量共存,Fe3+和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H+Na+ClMnO4

    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A、A B、B C、C D、D
  • 8、U92235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U92235的浓缩需要使用重水(D2O),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U92235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氘(D)原子核外有1个中子 C、1H与D互为同位素 D、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 9、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O2 B、KI C、NaOH D、CH3COOH
  • 10、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与指定溶液共存的是(   )
    A、0.2molL-1NH4Cl溶液:Na+K+SO42-、OH- B、0.1molL-1FeCl3溶液:NH4+Ca2+Br-SCN- C、酸性溶液中:Na+、Ag+、Cl-、CO32- D、澄清溶液中:K+NO3SO42、MnO4-
  •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0.2mL 5mol/L的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得胶体中约含有0.001NA个胶粒 B、1L1.0mol/L的盐酸含有溶质分子总数为1NA C、标况下,28g混合气体(只含有CO和氮气)的分子数目为NA D、23gNa与足量H2O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NA
  • 12、关于胶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09107m B、液溶胶和溶液一般都具有澄清、透明的特点 C、利用半透膜渗析、过滤等方法均能够分离溶液和胶体 D、溶液、胶体、浊液均属于混合物
  • 13、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火药中含有两种单质 B、氮气是氧化产物 C、反应中S作还原剂 D、反应为置换反应
  • 14、甲烷蒸汽重整(SMR)是目前工业制氢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甲烷催化重整以及水煤气变化两步反应。

    反应Ⅰ:CH4(g)+H2O(g)CO(g)+3H2(g)  ΔH1=+206kJmol1

    反应Ⅱ:CO(g)+H2O(g)CO2(g)+H2(g)  ΔH2=41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SMR工艺的总反应:CH4(g)+2H2O(g)CO2(g)+4H2(g)  ΔH=
    (2)、下列反应条件选择及解释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Ⅱ平衡逆向移动 B、为提高甲烷催化重整的转化率,反应Ⅰ应该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Ar , 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D、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水蒸气,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3)、100kPa下,将n(CH4)n(H2O)=13的混合气体投入恒压反应器中,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CO2CO平衡曲线分别是(选填“A”或“B”)。

    ②反应在600t小时后达到平衡,t小时内计算v(CH4)=kPah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4)、其他条件不变,向体系内投入氧化钙,一段时间后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如图。

    ①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投入CaO时,H2的体积分数增大原因

    ②加入微米CaO和纳米CaOH2的体积分数不同的原因是

  • 15、废SCR催化剂(含TiO2V2O5WO3)的回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意义重大。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可以回收其中的钛、钒、钨等。

    已知:①TiO2V2O5WO3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VO3Na2WO4和不溶性的Na2TiO3

    Ksp(CaWO4)=9×109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23V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位于元素周期表区。
    (2)、“球磨”的目的是
    (3)、“碱浸”后进行钛化合物与钒、钨化合物分离,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4)、“酸浸”后钛主要以TiO2+形式存在,“热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沉钨”中析出CaWO4时,需要加入过量CaCl2 , 其目的是
    (6)、向20mL0.2molL1Na2WO4的滤液中加入等体积的CaCl2溶液(忽略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欲使WO42浓度小于1.0×106molL1 , 则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molL1
    (7)、“煅烧”NH4VO3产生的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多种化工产品。写出2种以NH3为原料制备的常见化工产品的化学式(除氨水外)。
  • 16、84消毒液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不能与医用酒精混用。有效氯浓度(指次氯酸钠中氯元素质量占样品的百分含量)的降低会导致其失去杀菌、漂白能力。
    (1)、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a2SiO3NaOHNaClO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1molL1NaClO溶液、Na2SiO3溶液和NaOH溶液按下表配制总体积相同的系列溶液,相同时间内测定溶液中有效氯,记录数据。

    序号

    V(NaClO)/mL

    V(Na2SiO3)/mL

    V(NaOH)/mL

    V(H2O)/mL

    有效氯/%

    40.00

    /

    /

    10.00

    3.60

    40.00

    /

    1.00

    a

    4.24

    40.00

    b

    /

    8.00

    4.28

    40.00

    6.00

    /

    4.00

    4.38

    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a=b=

    ②由实验Ⅰ和Ⅱ可知碱性增强,则NaClO溶液的稳定性(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③由实验Ⅲ、Ⅳ可知,提高Na2SiO3浓度也可增强NaClO溶液的稳定性,用相关原理解释

    ④除添加NaOHNa2SiO3浓溶液外,提出一条可增强NaClO稳定性的措施

    (2)、某小组探究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体系的反应。取2份5mL84消毒液,分别缓慢滴加医用酒精或蒸馏水各9mL , 通过测定过程中pH变化判断是否发生卤化反应(忽略过程中的热效应对pH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已知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的混合体系中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CH3CH2OH+NaClOCH3CHO+NaCl+H2O

    CH3CHO+3NaClOCHCl3+HCOONa+2NaOH(卤化反应)

    甲同学认为,数据表明反应过程中pH增大,说明乙醛发生了卤化反应。

    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向NaOH溶液加入乙醇,因乙醇的“锁水”效应也会使pH增大。

    ①数据分析:已知84消毒液中NaClO浓度为0.28molL1Ka(HClO)=2.8×108

    该浓度下的NaClO溶液pH值为。结合图像数据,说明84消毒液中(填“是”或“否”)添加少量NaOH。因此,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说明乙醛发生了卤化反应。

    ②为了消除乙醇的“锁水”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乙同学设计对照实验,证明乙醛发生了卤化反应。请完善实验方案:配制pH=的氢氧化钠溶液,取5mL氢氧化钠溶液,

  • 17、
    (1)、Ⅰ.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6种溶液:①NaOH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CN溶液、④NH3H2O溶液、⑤NH4Cl溶液、⑥HCN溶液。已知相关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HCN

    H2CO3

    CH3COOH

    NH3H2O

    Ka=4.9×1010

    Kal=4.0×107

    Ka2=5.6×1011

    Ka=1.7×105

    Kb=1.4×105

    某学生用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以酚酞做指示剂,则当时,反应到达滴定终点。
    (2)、关于上述①~⑥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NaOH为强电解质,加热①NaOH溶液,c(OH)不变,pH不变 B、CH3COONa溶液③NaCN溶液的pH大小:②<③ C、NH4Cl溶液的微粒浓度大小:c(Cl)>c(NH4+)>c(NH3H2O)>c(H+)>c(OH) D、取同体积的④NH3H2O溶液与⑥HCN溶液充分混合后:c(NH4+)+c(NH3H2O)=c(CN)+c(HCN)
    (3)、取④NH3H2O溶液、⑤NH4Cl溶液、⑥HCN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导电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4)、25时,向③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Ⅱ.H3PO3是二元酸,亚磷酸二氢钾(KH2PO3)是其酸式盐,常用作杀菌消毒剂。

    一种电解法以NaH2PO3KCl为原料制备KH2PO3NaOH的装置如图。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C(2)电极的电极方程式为

  • 18、已二腈[NC(CH2)4CN]是制造尼龙66的原料。采用电有机合成法,用丙烯腈电合成己二腈,总反应式为:4CH2=CHCN+2H2O__2NC(CH2)4CN+O2 , 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交换膜c为阳离子交换膜 B、石墨电极b的电势比石墨电极a的电势高 C、阳极发生电极反应:2H2O4e__O2+4H+ D、一段时间后,与工作前相比,阴极室的pH增大
  • 19、25时,用0.100molL1盐酸滴定20mL0.100molL1氨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c(NH4+)<c(Cl) B、水的电离程度:b>c>a>d C、滴定过程中,c(NH4+)c(NH3H2O)减小 D、abcd均有c(NH4+)+c(H+)=c(Cl)+c(OH)
  • 20、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与结论

    A

    比较H2SO3H2CO3的酸性强弱

    分别测H2SO3H2CO3两饱和溶液的pH

    H2SO3溶液的pH小,则H2SO3的酸性比H2CO3

    B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往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晶体

    溶液红色变浅,则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比较Ksp(AgCl)Ksp(AgBr)的大小

    向足量AgNO3溶液中先加入少量NaCl溶液,再加入NaBr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再生成淡黄色沉淀,则Ksp(AgCl)>Ksp(AgBr)

    D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快速压缩装有NO2N2O4平衡混合气体的针筒活塞

    平衡后气体颜色变深,则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

    A、A B、B C、C D、D
上一页 942 943 944 945 9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