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 , 可在加热并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 )A、 B、 C、 D、
-
2、金属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下列描述中属于电化学腐蚀的是( )A、高温下铁丝被氧气腐蚀 B、化工厂里的铁与氯气反应被腐蚀 C、铜铝电线接头处铝被腐蚀 D、铜板在氯化铁溶液中被腐蚀
-
3、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且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A、 B、 C、 D、
-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基态钠离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B、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C、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符号为
D、空间结构模型
可以表示或
-
5、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明矾主要成分为 , 在净水中作絮凝剂和消毒剂 B、从石墨中剥离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导电,因此石墨烯是电解质 C、草木灰(主要成分)与氯化铵混合存放后使用,肥效更强 D、向炉膛内鼓风,用煤粉代替煤块可以使炉火更旺
-
6、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石油 ②天然气 ③生物质能 ④氢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7、我国古代染坊常用“碱剂”来精炼丝绸,这种“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向其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该“碱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A、食盐 B、烧碱 C、纯碱 D、胆矾
-
8、价类图(化合价—物质类别)是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视角之一,下列是铁元素的价类图,其中f、g都是铁的氯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 能与(填试剂名称)反应生成g。(2)、在一定条件下,a、f、g三种物质间可以互相转化。加热条件下,a与(填化学式)反应生成g;f溶液与(填化学式)反应生成a;向g溶液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写出g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e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氧化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硫酸铁铵广泛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的净化处理等。称取样品,将其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过滤洗涤得到沉淀: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硫酸铁铵中为。 -
9、某化学小组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制备氯气并探究其性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a~d中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夹持装置省略)。
已知:的氧化性比的强。
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与浓盐酸混合后加热制备了氯气,该浓盐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对比舍勒与该小组两种制备氯气方法的反应条件,推测的氧化性比的(填“强”或“弱”)(2)、处变为橙色,说明的氧化性比的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处变为蓝色,不能说明的氧化性比的强,其理由是。(4)、处褪色,推测使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可能是(填化学式)(5)、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处红色褪去。对于红色褪去的原因,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酸中和所致,乙同学认为可能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强氧化性所致;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出处褪色后的棉花置于烧杯中,向棉花加入 , 若观察到 , 说明同学的观点是正确。 -
10、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 , 此外还含有少量等杂质,某工厂用铝土矿制氧化铝的流程如下图。

已知是酸性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流程中“操作”的名称是 , “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3)、“除铁”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为。(4)、“沉铝”步骤中,通过量不能用过量盐酸代替的原因是 , “滤液b”中的阴离子主要有、(填离子符号)。 -
11、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和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主族;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且a与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常温下,d的单质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涉及a~d字母,要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d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族,b和d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2)、原子半径:ab(填“>”或“<”,下同),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3)、写出b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的单质在空气中点燃生成固体甲,甲呈淡黄色,甲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将的单质通入与形成的化合物溶液中,溶液出现浑浊,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2、可用于制备一种新型、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钠 , 主要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B、该反应中,还原剂是和 C、由上述反应可得,的氧化性比的强 D、上述反应中,理论上若有电子发生转移,可生成
-
13、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 -
14、下列实验中,不能测定出和的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是( )A、取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 B、取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得到溶液 C、取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固体 D、取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逸出气体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
-
15、下列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溶液作腐蚀液除去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
的还原性比的强
B
的酸性比的强
的非金属性比的强
C
加热条件下,比更容易分解
的非金属性比的强
D
溶于水后能导电
是电解质
A、A B、B C、C D、D -
16、侯德榜制碱法涉及的物质有、饱和食盐水、等。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B、含有离子数目为 C、含有分子数目为 D、常温常压下,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
17、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溶液
溶液
B
溶液
溶液、稀盐酸
C
、浓硫酸
D
粉粉
溶液
A、A B、B C、C D、D -
18、检验菠菜中铁元素的实验操作有:①剪碎菠菜,研磨;2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硝酸;③加入蒸馏水,搅拌,过滤;④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振荡,观察。正确操作顺序为(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
19、对实验现象及其内涵的建构能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素养。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片插入溶液,析出红色物质: B、稀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在大理石上滴稀盐酸,产生气泡: D、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
-
20、下图为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层模型示意图。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的能量高于L层 B、核外电子从K层开始填充 C、L层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 D、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