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空气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2C(s)+O2(g)=2CO(g)  ΔH=- 221 kJ/mol

    C(s)+O2(g)=CO2(g)  ΔH=- 393.5 kJ/mol

    N2(g)+O2(g)=2NO(g)  ΔH= +181 kJ/mol 

    (1)、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N2)·c2(CO2)c2(CO)·c2(NO) , 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措施能够增大此反应中NO的转化率的是(填字母代号)

    a.增大容器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优质催化剂 d.增大CO的浓度

    (2)、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NO,发生反应C(s)+2NO(g) N2(g)+CO2(g),NO和N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的量/mol

    T1/℃

    T2/℃

    0

    5 min

    10 min

    15 min

    20 min

    15 min

    30 min

    NO

    2.0

    1.16

    0.80

    0.80

    0.50

    0.40

    0.40

    N2

    0

    0.42

    0.60

    0.60

    0.75

    0.80

    0.80

    ①T1℃,0~5min内,以CO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CO2)= , 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

    ②第15 min后,温度调整到T2 , 数据变化如上表所示,则T1 T2(填“>”、“<”或“=”)。

    ③若30min时,保持T2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该四种反应混合物各2 mol,则此时反应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最终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a=

  • 2、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是
    (2)、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X应使用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
    (4)、写出图中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若用装置丙模拟粗铜的精炼,则溶液中的铜离子应移向(填“A”或“B”)极,反应结束后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若在标准状况下,有1.12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电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L
  • 3、WXYZ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如表。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W

    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但第一电离能低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X

    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Y

    电离能(kJmol1)数据:I1=738I2=1415I3=7733I4=10540……

    Z

    其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

    R

    只有一个不成对电子

    (1)、W的元素符号为W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X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区(填“s”或“p”),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Y的元素符号为 , 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同周期相邻元素(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XZR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
    (5)、Z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更强的是(填化学式)。
    (6)、WXR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在室温下水溶液pH>7R的化合价为+1价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
  • 4、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NaOH溶液与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点的溶液中c(OH)+c(CH3COOH)=c(H+) B、a、b两点溶液的导电性:a>b C、b、c两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c D、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Vb=Vc
  • 5、关于下列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的粗铜应与电源正极相连,精炼过程中两极质量的改变量相等 B、装置②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电镀过程中CuSO4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C、装置的钢闸门应与电源负极相连,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装置④中靠近铜丝处出现红色,靠近裸露在外的铁钉处出现蓝色
  • 6、铅酸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2e-=Pb2+ B、放电时,H+移向X极 C、充电时,Y极连接电源正极 D、充电时,Y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
  • 7、对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0.1molL1(NH4)2SO4溶液中:c(SO42)>c(NH4+)>c(H+)>c(OH) B、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2CO3)+2c(CO32) C、0.1molL1的氨水中:c(H+)=c(OH) D、25100mL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
  • 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Mg2+Na+SO42NO3 B、AlCl3溶液中:Na+K+NO3CO32 C、pH=2的溶液:K+Fe3+CH3COOI D、水电离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Na+Mg2+ClNO3
  • 9、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500℃左右高温比室温下更利于合成氨 B、工业制硫酸中SO2氧化为SO3 , 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 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使K变成蒸气从混合体系中分离
  • 10、将amol X(g)bmol Y(g)通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 , 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ΔHΔS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 1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ΔH<0,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反应速率5v(NH3)=4v(O2)  ②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④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5 mol O2 , 同时断裂12 mol O—H键  ⑥NO的浓度不变

    A、②④⑥ B、①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
  •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难溶电解质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难溶电解质都是弱电解质 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D、在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沉淀变黑,说明ZnSCuS更难溶于水
  • 13、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B、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相同浓度的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C、升高温度,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kJmol1 ,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 , 则ΔH1<ΔH2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 , 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  ΔH=285.8kJmol1 D、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SO2(g)0.5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ΔH=158.4kJmol1
  • 15、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B、过程b有催化剂参与 C、过程a的活化能大于E1 D、过程b中第二步反应是决速步骤
  • 16、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矾净水时能沉降水中的悬浮物,但不能杀菌消毒 B、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会降低氮肥的肥效 C、金属焊接时可用饱和氯化铵溶液作除锈剂 D、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铝可以制备金属铝
  • 17、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醋酸电离方程式:

    ②一水合氨电离方程式:

    ③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

    (2)、在0.2 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混合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溶质MgCl2的质量为g。

    ②该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 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 18、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B的俗称为磁性氧化铁,C溶液呈浅绿色。试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和G的化学式:B、G
    (2)、检验D中少量阳离子的最佳试剂的化学式是
    (3)、实验室在长期保存C溶液的过程中会加入少量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 D→C 

    ② C→D 

    (5)、E在空气中放置容易转化为F,产生的现象为
  • 19、实验室使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并用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该反应放热)。氯气和氢氧化钙在温度较高时会生成副产物氯酸钙,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请写出实验室使用浓盐酸、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哪位同学的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3)、请写出氯气和氢氧化钙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4)、上述装置中,甲由A、B两部分组成,乙由C、D、E三部分组成,丙由F、G两部分组成,从上述甲、乙、丙三套装置中选出合理的部分(按气流从左至右的流向)组装一套较完善的实验装置(填所选部分的字母)
    (5)、实验中若用12mol·L-1的浓盐酸200mL与足量二氧化锰反应,最终生成的次氯酸钙的物质的量总小于0.3mol,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假定各步反应均无反应损耗且无副反应发生)。
  • 20、高铁酸钾(K2FeO4)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实验室用含少量Al2O3杂质的铁屑原料,经过如下流程制备少量K2FeO4

    (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2)、往原料中添加过量KOH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检验“预氧化”环节是否已经实现要求的方法是
    (4)、“制备K2FeO4”的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熔融法”是最早发现+6价高铁酸盐的方法,该法制备高铁酸盐的原理如下:

    FeSO4+Na2O2__Na2FeO4+Na2O+Na2SO4+O2

    若反应中被氧化的Na2O2与被还原的Na2O2之物质的量比为1∶4,请写出该反应配平后的方程式:。此时,若反应产生11.2L(标准状况)O2 , 则转移的电子为mol。

上一页 884 885 886 887 8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