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通过电化学、热化学等方法,将CO2转化为HCOOH等化学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之一。

    请回答:

    (1)、某研究小组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O2转化为HCOOH,装置如图1。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2)、该研究小组改用热化学方法,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Ⅰ:C(s)+O2(g)═CO2(g)

    ΔH1=﹣393.5kJ•mol1

    Ⅱ:C(s)+H2(g)+O2(g)═HCOOH(g)

    ΔH2=﹣378.7kJ•mol1

    Ⅲ:CO2(g)+H2(g)⇌HCOOH(g)

    ΔH3

    ①ΔH3kJ•mol1

    ②反应Ⅲ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CO2和H2的投料浓度均为1.0mol•L1 , 平衡常数K=2.4×108 , 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用氨水吸收HCOOH,得到1.00mol•L1氨水和0.18mol•L1甲酸铵的混合溶液,298K时该混合溶液的pH=。[已知:298K时,电离常数Kb(NH3•H2O)=1.8×105、Ka(HCOOH)=1.8×104]

    (3)、为提高效率,该研究小组参考文献优化热化学方法,在如图密闭装置中充分搅拌催化剂M的DMSO(有机溶剂)溶液,CO2和H2在溶液中反应制备HCOOH,反应过程中保持CO2(g)和H2(g)的压强不变,总反应CO2+H2⇌HCOOH的反应速率为v,反应机理如下列三个基元反应,各反应的活化能E2<E1<<E3(不考虑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丧失)。

    Ⅳ:M+CO2⇌Q

    E1

    Ⅴ:Q+H2⇌L

    E2

    Ⅴ:L⇌M+HCOOH

    E3

    ①催化剂M足量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v与CO2(g)的压强无关 B、v与溶液中溶解H2的浓度无关 C、温度升高,v不一定增大 D、在溶液中加入N(CH2CH33 , 可提高CO2转化率
    (4)、②实验测得:298K,p(CO2)=p(H2)=2MPa下,v随催化剂M浓度c变化如图3。c⩽c0时,v随c增大而增大:c>c0时,v不再显著增大。请解释原因

  • 2、固态化合物Y的组成为MgCaFeMn(CO34 , 以Y为原料实现如图转化。

    已知:NH3与溶液A中金属离子均不能形成配合物。

    请回答:

    (1)、依据步骤Ⅲ,MnCO3、CaCO3和MgCO3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写出溶液C中的所含有的阴离子 。步骤Ⅱ中,加入NH4Cl的作用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D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 B、固体E可能含有Na2CO3 C、Mn(OH)2可溶于NH4Cl溶液 D、碱性:Ca(OH)2<Fe(OH)2
    (3)、酸性条件下,固体NaBiO3(微溶于水,其还原产物为无色的Bi3+)可氧化Mn2+MnO4 , 根据该反应原理,设计实验验证Y中含有Mn元素 ;写出Mn2+转化为MnO4的离子方程式 
  • 3、氮和氧是构建化合物的常见元素。

    已知:

    请回答:

    (1)、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其化学式是  , 晶体类型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B>N>O B、离子半径:P3<S2<Cl C、第一电离能:Ge<Se<As D、基态Cr的简化电子排布式:[Ar]3d4
    (3)、①H2N﹣NH2+H+→H2N﹣NH3+ , 其中﹣NH2的N原子杂化方式为 ;比较键角∠HNH:H2N﹣NH2中的﹣NH2H2N﹣NH3+中的﹣NH3+(填“>”、“<”或“=”),请说明理由 

    ②将HNO3与SO3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测得A由2种微粒构成,其中之一是NO2+。比较氧化性强弱:NO2+ HNO3(填“>”、“<”或“=”);写出A中阴离子的结构式 

  • 4、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探究Cu和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

    将NO2通入下列溶液至饱和:

    ①浓HNO3

    ②Cu(NO32和HNO3混合溶液

    ①无色变黄色

    ②蓝色变绿色

    Cu和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溶有NO2

    B

    比较F与SCN结合Fe3+的能力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F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振荡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结合Fe3+的能力:F>SCN

    C

    比较HF与H2SO3的酸性

    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F与(NH42SO3溶液的pH

    前者pH小

    酸性:HF>H2SO3

    D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2O3与H2SO4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温度高的溶液中先出现浑浊

    温度升高,该反应速率加快

    A、A B、B C、C D、D
  • 5、常温下、将等体积、浓度均为0.40mol•L1BaCl2溶液与新制H2SO3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浑浊;再滴加过量的H2O2溶液,振荡,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H2SO3 Ka1=1.4×102 , Ka2=6.0×108。Ksp(BaSO3)=5.0×1010 , Ksp(BaSO4)=1.1×10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SO3溶液中存在c(H+)>c( H S O 3 )>c( S O 3 2 )>c(OH B、将0.40mol•L1H2SO3溶液稀释到0.20mol•L1 , c( S O 3 2 )几乎不变 C、BaCl2溶液与H2SO3溶液混合后出现的白色浑浊不含有BaSO3 D、存在反应Ba2++H2SO3+H2O2═BaSO4↓+2H++H2O是出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
  • 6、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历程如下:

    已知:

    ②RCOOCH2CH3水解相对速率与取代基R的关系如下表:

    取代基R

    CH3

    ClCH2

    Cl2CH

    水解相对速率

    1

    290

    72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Ⅰ是OH与酯中Cδ+作用 B、步骤Ⅲ使Ⅰ和Ⅱ平衡正向移动,使酯在NaOH溶液中发生的水解反应不可逆 C、酯的水解速率:FCH2COOCH2CH3>ClCH2COOCH2CH3 D、与OH反应、18OH反应,两者所得醇和羧酸盐均不同
  • 7、破损的镀锌铁皮在氨水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Zn(NH34]2+和H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浓度越大,腐蚀趋势越大 B、随着腐蚀的进行,溶液pH变大 C、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2e═2NH2+H2 D、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mLH2 , 消耗0.010molZn
  • 8、X、Y、Z、M和Q五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半径最小,短周期中M电负性最小,Z与Y、Q相邻,基态Z原子的s能级与p能级的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沸点:X2Z>X2Q B、M与Q可形成化合物M2Q、M2Q2 C、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M2Z>M2Q D、YZ3QZ32离子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 9、制造隐形眼镜的功能高分子材料Q的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a为NaOH乙醇溶液 B、Y易溶于水 C、Z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D、M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 10、下列化学反应与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
    A、黑火药爆炸:S+2KNO3+3C__K2S+N2↑+3CO2 B、四氯化钛水解:TiCl4+(x+2)H2O__TiO2⋅xH2O↓+4HCl C、硫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氧化变质:2S2+O2+4H+═2S↓+2H2O D、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皂化:
  • 11、关于有机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浓溴水可鉴别溴乙烷、乙醛和苯酚 B、用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C、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可推断其分子式为C5H12 D、麦芽糖与稀硫酸共热后加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可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
  • 12、下列实验装置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装置用于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B、图②装置用于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碱溶液 C、图③装置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图④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 13、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可推测其性能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材料

    组成和结构变化

    性能变化

    A

    生铁

    减少含碳量

    延展性增强

    B

    晶体硅

    用碳原子取代部分硅原子

    导电性增强

    C

    纤维素

    接入带有强亲水基团的支链

    吸水能力提高

    D

    顺丁橡胶硫

    硫化使其结构由线型转变为网状

    强度提高

    A、A B、B C、C D、D
  • 14、为回收利用含I2的CCl4废液,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Ⅰ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上下两层均为无色 B、步骤Ⅰ中,分液时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溶液A C、试剂X可用硫酸 D、粗I2可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
  • 15、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H+、I、Ba2+ N O 3 B、Fe3+、K+、CN、Cl C、Na+ S i O 3 2 、Br、Ca2+ D、 N H 4 + S O 4 2 、CH3COO H C O 3
  • 16、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NO+2CO__2CO2+N2 ,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生成1molC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 B、催化剂降低NO与CO反应的活化能 C、NO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1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B、SO2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 C、用电子式表示KCl的形成过程: D、的名称:2﹣甲基4﹣乙基戊烷
  • 18、工业上将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中制得漂白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B、ClO水解生成HClO使漂白液呈酸性 C、通入CO2后的漂白液消毒能力增强 D、NaClO溶液比HClO溶液稳定
  • 19、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O2 B、HCl C、NaOH D、BaSO4
  • 20、
    (1)、Ⅰ.实验室用100mL 3.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测得吸收后的溶液中c(OH)=0.2molL1ClO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吸收氯气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
    (2)、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Ⅱ.无水CrCl3NH3作用会生成CrCl3xNH3。现有31.7g无水CrCl3 , 吸收NH3后变成48.7g CrCl3xNH3 , 试回答下列问题:

    CrCl3xNH3x=

    (4)、CrCl3xNH3为配合物,其中Cr3+的配位数为6,经测定1mol该配合物和足量AgNO3溶液反应得到2mol AgCl沉淀,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上一页 882 883 884 885 8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