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中烧瓶内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B、Ⅱ中无水硫酸铜可替换为无水 C、Ⅲ中溶液褪色,证明产物中有 D、Ⅳ中溶液褪色且Ⅴ中产生沉淀,证明产物中一定有 -
2、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取杂化轨道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B、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缺角的NaCl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变为完美立方体块,体现晶体的自范性 D、绚烂烟花的产生是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引起的
-
3、我国科学家设计了水/有机混合高能锂硫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电极为负极 B、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锂电极方向迁移 C、硫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D、理论上,每消耗1molS,同时消耗2molLi -
4、利用“氧氯化法”以乙烯为原料制备氯乙烯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Ⅰ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化合物Ⅱ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可得到化合物Ⅰ C、裂解时,另一产物X为HCl D、化合物Ⅲ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为
-
5、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实践的机会。课程中所涉及的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烘焙糕点:加入小苏打做膨松剂
固体溶于水吸热
B
酿葡萄酒:向葡萄汁中添加适量的
具有杀菌和抗氧化作用
C
种植瓜果:施肥时,将碳酸氢铵埋入土壤中
受热易分解
D
自制肥皂:向植物油中加入NaOH溶液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A、A B、B C、C D、D -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实现的制备、检验及氨水的制备。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固体为 B、将制得的通入②中,滴入浓盐酸后,②中产生大量白烟 C、为得到氨水,应选择④作为氨气的吸收装置 D、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可生成 -
7、走进美丽广东,体会文化魅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粤绣所用“金银线”中含有的醋酸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加热牛奶和蛋清混合物制作双皮奶,该过程涉及蛋白质的变性 C、岭南古建筑采用青砖黛瓦风格,青砖中青色来自氧化铁 D、航海船舶的外壳安装锌块,利用了牺牲阳极法的防腐原理
-
8、2023年,我国科技事业收获丰硕成果。下列与科技成就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造北斗卫星系统——与星载铷钟所用的物理性质不同 B、实施海底封存——液化时,其共价键被破坏 C、开启航运氢能时代——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D、突破量子通信技术——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其主要成分为晶体硅
-
9、传承中华瑰宝,发扬戏曲文化。下列戏曲表演用品主要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商周傩戏使用的青铜面具
B.战国礼乐使用的青瓷甬钟
C.宋元杂剧使用的缂丝团扇
D.清皮影戏使用的牛皮人偶
A、A B、B C、C D、D -
10、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被人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 医疗上可以用来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课题组以硫铁矿烧渣(含 Fe2O3、SiO2、少量Al2O3等)为原料,先制备碳酸亚铁,再与柠檬酸反应可以制得柠檬酸亚铁。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下表为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金属离子
Al3+
Fe2+
Fe3+
沉淀开始pH
3.1
5.9
1.2
沉淀完全 pH
5.1
6.9
3.2
(1)、基态Fe价电子排布式为。Si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区。(2)、“浸泡”时加入过量硫酸的目的:。(3)、“除杂”时有同学提出下列两种途径,途径一:

途径二:

①请选择较合理的途径并说明理由。
②“加铁粉”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制备FeCO3”时,Na2CO3溶液的浓度对沉淀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FeCO3产率的影响如图:
Na2CO3溶液的浓度大于 4 mol/L时,FeCO3的产率有所下降,而沉淀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仍在上升的原因是。
(5)、已知柠檬酸亚铁易被氧化,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设计试验方案,从“制备FeCO3”中得到的FeCO3制备柠檬酸亚铁晶体: , 静置、过滤、洗涤、干燥, 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必须用到的试剂有:Fe粉、柠檬酸溶液、无水乙醇) -
11、本维莫德(G)是治疗湿疹的非激素类外用药,其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Ph为苯基(
, 即苯失去一个H得到的原子团 )。(1)、室温下,在水中A的溶解度比B的(填“大”或“小”或“无差别”)。(2)、A→B的主要目的为。(3)、Y的分子式为C3H8O,其结构简式为。(4)、B→C的反应类型为。(5)、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碱性条件下水解后酸化生成两种产物。一种产物含有苯环,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组峰;另一种产物能与银氨溶液反应,被氧化为碳酸后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须用Ph3P,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12、ClO2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广谱型消毒剂,它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高浓度的ClO2气体易爆炸。常见制备ClO2的方法如下:(1)、Ⅰ.利用NaClO2与纯净的Cl2反应可制得ClO2和NaCl,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装置B中试剂为。
(2)、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CCl4 , 其作用为。(3)、Ⅱ.草酸(H2C2O4)、氯酸钾和适当浓度的H2SO4溶液反应制取Cl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H2C2O4 = K2CO3+CO2↑+2ClO2↑+H2O。
该方法制备ClO2的优点是。
(4)、Ⅲ.以黄铁矿(FeS2)、氯酸钠和硫酸溶液混合反应制备ClO2 , 再用水吸收获得ClO2溶液。在ClO2的制备和吸收过程中均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如图所示为温度对ClO2纯度、吸收率的影响。
已知:黄铁矿中的硫元素在酸性条件下被ClO3-氧化成SO42- , 写出该法制备ClO2
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 由图可知,反应时采取的适宜措施是。
(5)、某校化学学习小组拟以“”作为衡量ClO2产率的指标。取NaClO3样品质量6.750 g,通过反应和吸收可得400.00 mL ClO2溶液,取出20.00 mL,加入37 mL 0.5000 mol·L-1 (NH4)2Fe(SO4)2溶液充分反应,过量Fe2+再用0.05000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0.00 mL。反应原理如下:4H++ ClO2 + 5Fe2+= Cl-+ 5Fe3++ 2H2O;
H++ Fe2++ Cr2O―― Cr3++ Fe3++ H2O (未配平),试计算ClO2的产率
-
13、(1)、已知。

①
的酮羰基相邻碳原子上的C-H键极性强,易断裂,原因是。②该条件下还可能生成一种副产物,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2)、已知:C2H5OH(g) = C2H5OH(1) △H1=-Q1 kJ·mol-1C2H5OH(g)+3O2(g) = 2CO2(g)+3H2O(g) △H2=-Q2 kJ·mol-1
H2O(g) = H2O(l) △H3=-Q3 kJ·mol-1
则C2H5OH(l)+3O2(g) = 2CO2(g)+3H2O(l) △H=kJ·mol-1(用含有Q1、Q2、Q3的式子表示),若将23 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kJ。
(3)、①Cu与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光学性能。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CuBr2的水溶液呈蓝色,蓝色物质为水合铜离子,可表示为 [Cu(H2O)4]2+ , 1 mol [Cu(H2O)4]2+含有σ键的数目为。[Cu(H2O)4]2+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
14、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将卤代烃与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向体系中加稀硝酸调节至酸性,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确定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种类
B
取4 mL乙醇,加入12 mL浓硫酸及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验证乙醇发生消去反应
C
向1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2 mL 0.1 mol·L-1 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 mL有机物X,加热,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确定X中是否含有醛基结构
D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证明氧化性H2O2 > Fe3+
A、A B、B C、C D、D -
15、抗氧化剂香豆酰缬氨酸乙酯(Z)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化合物Y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和酰胺基 B、化合物X和Z可以用FeCl3溶液鉴别 C、应化合物X与足量H2反应,得到的产物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化合物Z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3种不同有机物 -
16、一种从工业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含有Se、Au、Ag、CuSe、Ag2Se等)中提取硒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e的核外电子排式为[Ar]4s24p4 B、“焙烧”时,Ag2Se与O2反应每消耗1 mol O2 ,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 mol C、甲酸还原H2Se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eO3+2HCOOH=Se↓+2CO2↑+3H2O D、用得到的银可制得氯化银(晶胞如图所示),氯化银晶胞中Ag+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Ag+的数目为8
-
17、下列表示或分析正确的是( )A、C2H2的燃烧热为1299.6 kJ·mol-1。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 + O2(g) = 2CO2(g) + H2O(g) ΔH=-1299.6 kJ·mol-1 B、少量CO2通入足量苯酚钠溶液:C6H5ONa + CO2 + H2O→C6H5OH + NaHCO3 C、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用E表示键能,则:E(N≡N) + 3E(H-H)-6E(N-H)=92.4 kJ·mol-1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u2++ 2NH3·H2O = Cu(OH)2↓+ 2NH4+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9H14Cl2的有机物可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H2O2分子结构示意如图所示,H2O2为非极性分子 C、常温下,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沸点低 D、相同条件下,CF3COOH溶液的酸性比CHCl2COOH溶液的酸性强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阿司匹林是一种合成药物,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人体血液的pH范围为7.35~7.45,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引发酸中毒,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进行缓解。阿司匹林的发现源于柳树皮中含有的一种物质——水杨酸,阿司匹林以水杨酸为原料进行生产,反应如下:

用乙二醇将乙酰水杨酸与聚甲基丙烯酸(
)连接起来,可得到缓释阿司匹林,其结构如下:
(1)、下列关于水杨酸与乙酰水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水杨酸与足量的Na反应可产生1 mol H2 B、1mol乙酰水杨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C、静脉滴注NaHCO3是通过调节血液的pH来达到解毒目的 D、1 mol 醋酸酐分子中含碳氧σ键数目为4 mol(2)、下列关于缓释阿司匹林制备及其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聚甲基丙烯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缓释阿司匹林的每个链节中含有4个碳原子 C、阿司匹林与水分子能形成氢键 D、酸性条件下,缓释阿司匹林完全水解可得到三种有机物 -
20、已知O2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去除烟气中的SO2、NO,可能的反应机理如题3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的键角小于120° B、和H2O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C、N的价电子轨道排布式为
D、参与了反应,其电子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