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乙酰氧基苯甲酸在医疗上可用作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9H8O4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2、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FeS2SO2Na2CO3Na2SO3SNa2S2O3S

    A、反应①高温煅烧时,另外一种产物为Fe2O3 B、反应②可以说明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元素 C、做反应③实验后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以用CS2清洗 D、反应④中当生成1mol硫时,转移电子为2mol
  • 3、NO与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CO2N2O均为酸性氧化物             B、N2CO2中均含有极性共价键 C、该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的催化剂是Pt2O+
  • 4、碳、硅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和硅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B、在硅酸盐中,Si和O构成了硅氧四面体的结构 C、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高温下,SiO2能分别与C、CaCO3Na2CO3发生反应
  •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B、钠、钾两种元素焰色试验的颜色分别为紫色、黄色 C、侯氏制碱法中,应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再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D、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是由于氯气的漂白性
  • 6、依据下列含硫物质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

    2H2S(g)+O2(g)=2S(s)+2H2O(1)   ΔH3

    2H2S(g)+3O2(g)=2SO2(g)+2H2O(1)   ΔH4

    SO2(g)+2H2S(g)=3S(s)+2H2O(1)   ΔH5

    A、ΔH1>ΔH2 B、ΔH3<ΔH4 C、ΔH4=ΔH2+ΔH3 D、2ΔH5=3ΔH3ΔH4
  • 7、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W同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Z单质是生产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X<Y<W B、X与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ZX2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 8、某小组利用氢氧燃料电池电解法处理含苯甲醛的废水,获得苯甲醇和苯甲酸,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池中B处为正极,通入的气体是O2 B、甲池中H+由铂Ⅰ电极移向铂Ⅱ电极,乙池中H+由石墨Ⅱ电极移向石墨Ⅰ电极 C、若甲池消耗2.24L O2(标准状况),则理论上处理0.4mol D、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 9、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电极一定为正极 B、该电池电解质溶液可以是蔗糖溶液 C、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铝电极表面有气泡生成 D、若烧杯中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 10、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各种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化学电池不断涌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型化学电池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 B、锂离子电池 C、铅蓄电池 D、乙醇燃料电池
  • 11、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的除杂试剂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H2S(HCl)

    饱和Na2S溶液

    洗气

    B

    CH3COOC2H5CH3COOH

    饱和Na2CO3溶液

    过滤

    C

    H2SO4CuSO4

    H2S气体

    过滤

    D

    CH4CH2=CH2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A、A B、B C、C D、D
  • 12、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Fe(NO3)3Cu(NO3)2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溶液B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血红色 B、将固体A投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生成,则溶液B中可能含有大量H+Cu2+ C、若溶液B呈蓝绿色,则固体A中一定不含铁元素 D、若溶液B无色透明,则固体A中一定含有Zn粉
  • 13、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0.1molL1的氨水中:Ag+Cu2+NO3SO32 B、在0.1molL1的氯化钠溶液中:Fe3+IBa2+HCO3 C、在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SO42NH4+BrNa+ D、25℃时,pH=1的溶液中;K+ClNa+CO32
  • 1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FeO与稀硝酸反应: F e O + 2 H + = F e 3 + + H 2 O B、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N a 2 S i O 3 + 2 H + = H 2 S i O 3 + 2 N a + C、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 S O 2 + H 2 O + 3 C l O = S O 4 2 + C l + 2 H C l O D、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2 A l O 2 + C O 2 + 3 H 2 O = C O 3 2 + 2 A l ( O H ) 3
  • 15、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钻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小 B、“钴酞菁”分子具有丁达尔效应 C、“钴酞菁”分子不属于胶体 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 16、某同学欲配制480mL 0.1molL1CuSO4溶液。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应选择480mL规格的容量瓶 B、称量时,可以使用托盘天平称取12.50g胆矾 C、实验开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残留,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 1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L1Na2SO3溶液中,含硫粒子数之和为0.1NA B、NH3与NO反应生成1mol N2时,转移电子数为3NA C、通常状况下,0.2mol由D2O与HF组成的混合物中电子数为2NA D、11.2L(标准状况)CO2完全溶于水后溶液中H2CO3分子数为0.5NA
  • 1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氧化钙作吸氧剂和干燥剂 B、碳酸镁和氢氧化铝均可作抗酸药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 19、已知正丁烷和异丁烷可以相互转化:CH3CH2CH2CH3(g,正丁烷)CH3CH(CH3)CH3g , 异丁烷)。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正丁烷发生异构化反应,正丁烷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图中T为温度)。已知:速率方程式为v=kck为速率常数,与温度、催化剂等有关,与浓度无关),ab点反应速率相等,即v(a)=v(b)

    回答下列问题:

    (1)、bf段平均反应速率v=molL1min1
    (2)、T1T2(填“>”“<”或“=”),判断依据是
    (3)、活化分子总数:n(a)n(d)(填“>”“<”或“=”),判断依据是
    (4)、v(e)v(d)=
    (5)、速率常数:k(e)k(f)(填“>”“<”或“=”)。
  • 20、Fe(NO3)3Fe(NO3)2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回答下列问题:
    (1)、Fe(NO3)3溶液中存在:Fe3+(aq)+3H2O(l)Fe(OH)3(s)+3H+(aq) ΔH

    ①实验室配制Fe(NO3)3溶液的操作是取一定量Fe(NO3)3固体溶于浓硝酸中,加入蒸馏水稀释至指定体积。其中,浓硝酸的作用是

    ②对Fe(NO3)3溶液进行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由此判断,ΔH0(填“>”或“<”),判断理由是

    (2)、在稀Fe(NO3)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丙、丁四份并进行如下实验(甲为参照组):

    序号

    操作

    现象

    向乙中加入少量铁粉,振荡

    溶液颜色比甲浅

    向丙中加入少量KNO3粉末,振荡

    溶液颜色与甲无明显变化

    向丁中滴加足量的新制氯水,振荡

    溶液颜色变为黄色

    ①参照组甲溶液颜色为

    ②解释产生实验Ⅰ中现象的原因:

    ③实验Ⅲ中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为了验证该猜想,请设计简单实验:

上一页 811 812 813 814 8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