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是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也是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回收过程中产生的沉锂后的母液中的溶质主要是 , 可根据电化学原理采用双极膜(BP)与离子交换膜(A、C)组合技术处理沉锂后的母液,实现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回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双极膜(BP)可有效阻隔和的通过,膜A为阴离子交换膜 B、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 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C、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阳极上的电势比阴极上的高 D、当阳极上放出(标准状况)气体时,该装置有 , 和生成 -
2、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铝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B
向溶液中通入 , 无明显现象;再通入X气体,出现沉淀
气体X一定具有强氧化性或溶于水显碱性
C
向两支分别盛有少量等物质的量的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振荡,白色固体溶解,黑色固体不溶解
D
向盛有甲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溶液褪色
苯环受甲基影响,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A、A B、B C、C D、D -
3、科研人员利用高压气流将水微滴喷射到涂覆催化剂的石墨网上,研究常温制氨,其反应历程中微粒转化关系如图1,相对能量变化关系如图2,图中“*”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过程中,未发生非极性键的形成 B、I、Ⅱ表示的微粒符号分别是 C、反应历程中放热最多的反应是 D、的能高于 -
4、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另外三种元素不在同一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多3,Z与W同族,由这四种元素与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化学式:]是分析化学常用的滴定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M中的化合价为 B、简单离子半径: C、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沸点: D、的空间结构均为正四面体形
-
5、稀土被称为新材料的宝库。稀土中的镧系离子可用离子交换法分离,其反应可表示为:
。某温度时,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前,正反应速率始终大于逆反应速率 B、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时增大 , 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 D、后,该离子交换反应的正反应仍在进行 -
6、实验室制备水合肼溶液的反应原理为:将溶液和过量溶液缓慢滴入尿素水溶液中,控制一定温度,发生反应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控温装置已省略):充分反应后,三颈烧瓶中的溶液经蒸馏获得水合肼粗品。
已知:能与剧烈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仪器X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 B、溶液可用与溶液反应制得 C、滴加溶液的速度不能过快 D、图中冷却水应a口进,b口出 -
7、从某中草药中提取一种具有治疗癌症作用的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该有机物最多能与反应 C、可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
8、和以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两者的水解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均为非极性分子 B、和的水解反应机理不相同 C、和的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不同 D、能与形成氢键,不能与形成氢键 -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 B、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C、硫酸铜溶液与过量的氨水混合: D、在溶液中滴加溶液:
-
10、工业制备茉莉醛(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庚醛易自身缩合生成与茉莉醛沸点接近的产物;萃取、分液过程中需要进行酸洗和水洗。
A、制备茉莉醛的反应原理是
B、“干燥剂”可选用无水硫酸钠
C、可将最后两步“蒸馏”和“柱色谱法分高”合并替换为“真空减压分馏”
D、用质谱法可以快速、精确测定茉莉醛的相对分子质量
-
11、氢元素有氕、氘(D)、氚(T)三种核素,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含有的中子数为 B、中,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为 C、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D、电解水生成 , 外电路通过的电子数为
-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空间结构模型为
B、钠、镁、铝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均为
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D、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
13、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代三彩釉陶中,黄色釉、褐色釉是利用赭石来着色的,赭石的主要成分为 B、三国时期魏国谋士、将领钟会在《刍荛论》中写道:“夫莠生似金,鍮石像金”。鍮石的主要成分为 C、《本草纲目》中对酿酒有如下记载:“…以大麦蒸热,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其中用到的操作为蒸馏和过滤 D、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以说水沤其丝”。说水为草木灰的水浸液,内含大量的
-
14、奥司他韦是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的特效药。目前主要以有机物A为原料,经如下路线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奥司他韦中的含氮元素官能团的名称是。(2)、有机物A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3)、反应①的条件是;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4)、反应②可表示为: , M的结构简式是 , 设计该反应的目的是。(5)、有机物N的分子式为 , 结合下列信息可知N的结构最多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N与A含有相同种类的官能团,且羟基与碳碳双键不直接相连
②N中含有六元碳环结构
(6)、结合上述信息,写出以
和
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设计:(无机试剂任选)。 -
15、乙酸水蒸气重整制氢气是一项极具前景的制氢工艺,该过程中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I.水蒸气重整:
Ⅱ.热裂解:
Ⅲ.脱羧基:
Ⅳ.水煤气变换: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 , 该反应在中(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具有自发性。(2)、若反应I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 C、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断裂4mol O-H键的同时断裂4mol H-H键(3)、已知:水碳比(S/C)是指转化进料中水蒸气分子总数与碳原子总数的比值。下图是水碳比(S/C)分别为2和4时,反应温度对(g)平衡产率影响的示意图:
①表示水碳比(S/C)=4的曲线是(填“a”或“b”),该水碳比下制氢的最佳温度是。
②水碳比(S/C)=2时,(g)平衡产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逐渐减小。(g)平衡产率逐渐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4)、一定温度下,若按水碳比(S/C)=0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g),达到平衡状态时(g)的物质的量为0.4mol,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1.4倍。①体系中的物质的量为。
②反应Ⅱ的化学平衡常数K=。
-
16、及其水合物在建筑、工业农业、医药中有着广泛应用。一种以铁菱镁矿(主要成分是 , 还含有、及少量)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通常要将矿石粉碎,目的是。写出该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3)、从物质分离提纯的角度考虑,“沉铁”时“X”应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填字母)。A、氨水 B、NaOH溶液 C、MgO D、(4)、25℃时,为保证“沉铁”充分,至少要将溶液的pH调节到(已知:①25℃, , ;②一般认为,离子浓度小于时该离子即沉降完全)。检验“沉铁”充分的实验方法是。(5)、根据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滤液”获得的“一系列操作”是将温度控制在67.5℃以上,蒸发结晶、、、干燥。
(6)、除外,人们发现也有着广泛应用。①可看作是中的一个O原子被S原子取代的产物,的空间结构是。
②的晶胞是与构成的长方体,在晶胞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晶胞的体积为V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 晶体的摩尔体积(列出计算式)。

-
17、硫脲[]是一种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试剂。实验室合成硫脲的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如图所示。

已知合成硫脲的反应原理为:
回答下列问题:
(1)、硫脲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满足2电子或8电子稳定结构,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2)、仪器a的名称是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中饱和NaHS溶液的作用。(3)、C中适宜的加热方式是。(4)、已知溶于水得到二元弱酸氢硫酸,若反应结束后D中溶液含等物质的量的和NaOH,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 B、 C、 D、(5)、反应结束后将C中溶液进行一系列处理得到含硫脲的产品。按如下步骤测定产品中硫脲的含量:步骤1:称取20.00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100mL溶液备用
步骤2:向一锥形瓶中加入0.03mol碘单质和足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
步骤3:向锥形瓶中加入10.00mL步骤1配制的溶液,发生反应:
步骤4:待步骤3反应充分后加稀硫酸,发生反应:
步骤5: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用1.00的 , 标准液滴定步骤4得到的溶液,发生反应: , 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
①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②产品中硫脲的含量为。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硫脲含量偏高的是(填字母)。
A.配制溶液时,所用容量瓶未干燥
B.“步骤4”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
C.盛装标准液的试管未润洗
D.滴定开始时俯视读数,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
18、亚磷酸()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弱酸。常温下,向100mL 0.5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所有含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正盐 B、的 C、当pH=4时, D、水的电离程度:a>b -
19、某废水中含有和 , 且浓度远大于。用NaOH溶液调节废水pH(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上层清液中铜元素的含量随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
在溶液中可形成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溶液中 B、c点铜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于上层清液中 C、d点之后,随着增大,上层清液中铜元素的含量可能上升 D、根据已知Ⅱ,由于K值太小,整个过程中没有生成 -
20、2-溴-2-甲基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解反应的速率由反应I决定 B、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原料的水解平衡转化率 C、反应Ⅱ既有极性键的断裂又有极性键的生成 D、增大NaOH的浓度,有利于加快水解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