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氯化铁浸出硫化锑(Sb2S3)精矿提取锑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I.氧化性:Sb3+>Fe2+;Ⅱ.电解过程中无气体放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矿渣”中含有硫单质 B、“浸出”过程中加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Sb3+Fe2+水解 C、“试剂X”最好选择CO D、“电解”得到的溶液A可循环利用
  • 2、利用燃料电池原理可处理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同时电解含有苯酚、乙腈(CH3CN)的水溶液合成扑热息痛(),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的电极材料为石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H+由甲室向乙室迁移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甲室溶液pH下降 C、乙室每产生1mol N2 , a电极理论上可产生H233.6L(标准状况下) D、丙室中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 3、锂硒电池是一种能量密度很高的新型可充电电池,其正极材料Li2Se的晶胞结构如图。已知晶胞参数为a p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p区 B、基态Li+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型 C、每个Li+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Se2有4个 D、Li+Se2之间最近的距离为34apm
  • 4、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该溶液中不含NH4+

    B

    在烧瓶中加入木炭颗粒和浓硝酸,加热,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木炭,自身被还原为NO2

    C

    向圆底烧瓶中加入NaOH和无水乙醇,搅拌,再加入1-溴丁烷,微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1-溴丁烷消去反应的产物含有碳碳双键

    D

    将钠在燃烧匙中点燃,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生成

    钠具有强还原性,瓶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A、A B、B C、C D、D
  • 5、3-O-咖啡酰奎宁酸是金银花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3-O-咖啡酰奎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存在大π键 B、1个该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C、1mol该分子与H2反应最多消耗6mol H2 D、3-O-咖啡酰奎宁酸易被氧化
  • 6、某种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生物电极的制备原料CB的结构如图所示。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相邻,X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X<Z<Y B、氢化物的沸点:X<Y C、CB分子中有3种不同环境的W D、CB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
  • 7、以Fe、CuO、H2SO4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少量粗铜固体,下列玻璃仪器组合能达到目的的是(连接装置及加热仪器省略)(  )

    A、①②③ B、①②⑦ C、⑤⑦⑧ D、④⑥⑦
  • 8、下列离子方程式,能正确解释沉淀产生原因的是(  )
    A、FeCl3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B、向甲醛中加入足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HCHO+4Cu(OH)2+2OHΔCO32+2Cu2O+6H2O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 产生白色沉淀:Na++CO32+CO2+H2O=NaHCO3 D、Ba(NO3)2溶液中通入SO2 , 产生白色沉淀:Ba2++SO2+H2O=BaSO3+2H+
  • 9、为处理制硝酸过程中产生的尾气NO2 , 可用具有碱性的Na2CO3溶液进行吸收,反应方程式为;2NO2+Na2CO3=NaNO2+NaNO3+C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22.4L NO2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A B、1molL1 NaNO2溶液中,NO2的数目小于NA C、Na2CO3溶液中含有1mol CO32 , 则Na+的数目大于2NA D、每生成22g 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10、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18O C、丙烯的分子式CH3CH=CH2 D、基态N的价层电子轨道表
  • 11、2023年化学诺贝尔奖授予了三位研究量子点的科学家。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的半导体材料,其尺寸通常在1-20nm之间,常见的量子点有CdS、ZnS等,在医疗,科技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dS、ZnS量子点属于金属材料    B、量子点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 C、量子点与水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X射线衍射实验可测定量子点晶体结构
  • 12、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的捕集、利用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CO2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加氢合成甲烷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主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  ΔH1=156.9kJmol1

    副反应Ⅱ:CO2(g)+H2(g)CO(g)+H2O(g)  ΔH2=+41.2kJmol1

    (1)、2CO(g)+2H2(g)CO2(g)+CH4(g)ΔH=kJmol1 , 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为了提高甲烷的产率,反应适宜在条件下进行。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2)、若在恒容绝热的容器中只发生副反应Ⅱ,下列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C、容器内c(CO2):c(H2):c(CO):c(H2O)=1:1:1:1 D、单位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断开H-O键的数目之比为1∶2
    (3)、在一定条件下,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H2 , 若只发生主反应Ⅰ,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H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已知T2时已达平衡状态。

    ①a点vv(填“>”、“<”或“=”);

    ②c点的转化率比b点低的原因是

    ③温度为t1时,将等物质的量的CO2H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若只发生主反应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实验测得:v=kc(CO2)c4(H2)v=kc(CH4)c2(H2O)kk为速率常数。温度为t2 , 达平衡时:k=1.2k , 则t2(填“>”、“<”或“=”)t1

    (4)、500℃时,向I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212molH2 , 初始压强为p,20min时主、副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2O)=5molL1 , 体系压强为34p , 则0~20min内v(H2)=molL1min1;500℃,副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来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3、ZnSO4和ZnO都是常用的化学添加剂,一种以含锌废液(主要含有H+Zn2+Fe3+Fe2+Al3+Cu2+Cd2+Cl)为原料,制备ZnSO4和Zn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Fe3+Al3+Cu2+Zn2+开始沉淀至完全沉淀时的pH分别为2.7~3.7、4.2~5.1、5.4~6.7、6.2~8.0。回答下列问题:

    (1)、Z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加入试剂H2O2氧化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检验滤液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的实验方法为
    (3)、调节pH值时,pH值至少为;物质b为(用化学式表示)。
    (4)、已知:室温下Ksp(Ag2SO4)=5.0×105Ksp(AgCl)=2.0×1010。滤液Ⅱ中加入Ag2SO4的目的是为了除去Cl , 发生的反应为Ag2SO4(s)+2Cl-(aq)2AgCl(s)+SO42-(aq) , 室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5)、“沉锌”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生成碱式碳酸锌[ZnCO32Zn(OH)22H2O]沉淀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硫氰化钾主要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等,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NH3不溶于CS2CS2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

    ②三颈烧瓶内盛放:CS2、水和催化剂;

    CS2+3NH3NH4SCN+NH4HS , 该反应比较缓慢且NH4SCN在高于170℃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的仪器名称为;装置C的作用是
    (3)、装置E可吸收还原性气体,防止污染环境,写出吸收NH3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先通过过滤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通过减压蒸发浓缩、、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5)、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10.0g样品。配成1000mL溶液后量取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Fe(NO3)3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AgNO3标准溶液20.00mL。[注:①滴定时发生的反应:SCN+Ag+=AgSCN(白色);②实验过程中不考虑SCN被硝酸氧化。]

    ①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达到终点后气泡消失,则KSCN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15、Ⅰ.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NH3H2O

    CH3COOH

    HCN

    HClO

    H2CO3

    电离常数

    1.75×105

    1.75×105

    4.9×1010

    3.0×108

    Ka1=4.4×107

    Ka2=4.7×1011

    (1)、25℃时CH3COONH4溶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25℃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Na、NaClO、NaHCO3三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填化学式)。
    (3)、常温下,向HCN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CN溶液,所得混合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25℃时,向NH4Cl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到pH=7,则c(NH4+)c(Na+)=
    (5)、Ⅱ.某科研单位利用NO-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制备高纯铬和硫酸的简单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Pt(Ⅰ)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X膜为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

    ③理论上,若Pt(Ⅱ)电极上参加反应的NO在标况下的体积为4.48L,则Cr棒增重g。

  • 16、25℃时,用0.200molL1NaOH溶液滴定10.00mL0.200molL1H2A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lgc(A2)c(HA)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pH的变化关系 B、H2A的第二步电离常数Ka2的数量级为104 C、M点所处溶液中:c(HA)>c(A2) D、第二滴定终点可以选择甲基橙做指示剂
  • 17、硅锰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充电时,MnO2电极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B、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Si@C电极区移向MnO2电极区 C、电池充电时,Si@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SiO2+4e+4H+=Si+2H2O D、放电时,导线上每通过0.2mol电子,正极区溶液的质量增加8.7g
  • 18、M、L、P、Q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与L相邻,M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P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Q原子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L、P的第一电离能:I1(L)>I1(P)>I1(M) B、L、Q的简单离子的半径:r(L)>r(Q)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L<M D、LP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 19、下列项目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工程师用FeCl3腐蚀铜电路板:2Fe3++Cu=Cu2++2Fe2+ B、消防员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Al3++3HCO3=Al(OH)3+3CO2 C、船舶工程师在船体上镶嵌锌块,防止反应:Fe3e=Fe3+ D、药剂师用NaHCO3作抗胃酸药:HCO3+H+=H2O+CO2
  •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铜片和稀硫酸,观察试管口是否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检验该无色溶液中是否存在NO3

    B

    将酒精与碘水在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混匀、静置

    萃取I2单质

    C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可能混有Na2CO3NaHCO3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检验是否存在Na2CO3

    D

    FeCl3固体溶于适量浓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最后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铁粉

    配制FeCl3溶液

    A、A B、B C、C D、D
上一页 788 789 790 791 7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