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Na2S2O3标准溶液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常用的还原性标定试剂,但是Na2S2O35H2O固体通常含有一些杂质,且易风化和潮解,Na2S2O3溶液也容易被O2氧化。因此,Na2S2O3标准溶液配制好后常用K2Cr2O7进行标定。但是由于K2Cr2O7与Na2S2O3反应的产物有很多种,不能按确定的反应式进行,故无法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确定浓度。故应先用K2Cr2O7与过量的KI反应,定量生成I2 , 再用Na2S2O3滴定I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r2O72+6I+14H+=2Cr3++3I2+7H2O2S2O32+I2=2I+S4O62。我们将这种Na2S2O3I2联用的方法称为碘量法,碘量法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常用于一些无法直接滴定的反应的物质的间接滴定。

    已知:K2Cr2O7与KI的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进行得比较完全,故需放置约5 min。

    (1)、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

    ①配制480 mL 0.1 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②将下述实验步骤A到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2)、Na2S2O3标准溶液的标定:取20.00 mL 0.017 mol/L K2Cr2O7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5 mL 6 mol/L HCl溶液,再加入10 mL 100 g/L KI溶液,摇匀后用牛皮纸扎紧瓶口,静置约5分钟。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后加入2 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3次,计算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

    ①用量取220.00 mL 0.017 mol/L K2Cr2O7溶液。

    ②加入KI摇匀后用牛皮纸扎紧瓶口的目的是

    ③如何判定滴定结束?

    ④列式并计算Na2S2O3标准溶液的浓度。

    K2Cr2O7溶液

    KI溶液

    V(Na2S2O3)/mL

    c(Na2S2O3)/(mol/L)

    20.00 mL 0.017 mol/L

    10 mL 100 g/L

    20.35

    20.45

    20.40

    21.20

    (3)、借鉴(2)的方法,用碘量法测量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量取25.00 mL待测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2 mol/L H2SO4溶液25 mL,再加入10% KI溶液10 mL,然后用已知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到淡黄色,加0.5%的淀粉溶液3 mL,用Na2S2O3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

    ①滴定时需加入硫酸。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为什么?

    ②写出KMnO4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借鉴(3)的方法,某小组用碘量法测量磷酸铁锂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

    提出问题:Fe3+I是可逆反应,Fe3+的存在是否会影响滴定?

    实验验证:①在磷酸铁锂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静置一段时间后,加入KSCN,观察到溶液颜色变红;请写出Fe3+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取标准量的磷酸铁锂溶液,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加入过量的KI溶液,另一组加入等量的水。再分别使用Na2S2O3溶液进行标定,发现消耗的Na2S2O3溶液体积相同。

    实验小结:Fe3+是否会影响滴定:

  • 2、已知:常温下,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4×10-6.36Ka2=10-10.32。常温下,向20 mL 0.1molL1Na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20 mL 0.2molL1盐酸,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含H+OH)随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L1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曲线 B、滴加至A点时,溶液pH约为10.32 C、滴加至C点时,溶液中c(Cl-)>c(HCO3-)>c(CO32-)>c(H2CO3) D、滴加至D点时,溶液中存在c(HCO3-)+2c(CO32-)+c(OH-)=c(H+)
  • 3、在处理汽车尾气的三元催化剂中,Rh的主要作用是消除NxO , Pd的主要作用是消除CO,部分催化机理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NO和CO的整个反应过程中步骤Ⅲ是决速步骤 B、反应进行的三步分别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C、第一步反应:Rh2Pd2+NO+CONRh2Pd2+CO2 D、CO能促进NO转化成N2
  • 4、化合物Z2XYM4是一种常见的复合肥,所含的4种元素均为前20号元素,每个周期都有。Y的基态原子价层p轨道半充满,X最常见的同位素没有中子,M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电负性:M>Z>X B、简单氢化物的熔点:Z>Y>M C、第一电离能:X>Z>Y D、M3为极性分子
  • 5、我国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闭合K2、断开K1时,制氢并储能;断开K2、闭合K1时,供能。已知Zn(OH)2Al(OH)3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连接K2时,X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连接K2时,溶液pH不变 C、连接K1时,Zn电极表面生成沉淀 D、该装置能直接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 6、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

    氨气是电解质

    B

    H—F键能比H—Cl键能大

    HF的沸点比HCl高

    C

    工业合成氨需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进行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可用于CO2SO2等气体干燥

    A、A B、B C、C D、D
  •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Na在空气中受热完全转化成Na2O2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B、0.1 molL1NaHCO3溶液中所含HCO3的数目小于0.1NA C、Na2O2H2O反应的过程中涉及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D、Al与NaOH溶液的反应中NaOH作氧化剂
  • 8、部分含Fe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可存在a→e→b的转化 B、e溶液可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C、能用a制作的容器运输浓硫酸 D、a可与稀硝酸恰好反应,生成只含b的溶液
  • 9、制备并检验SO2性质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强氧化性 C、用98%浓硫酸代替70%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 D、棉花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用于尾气处理
  • 10、绿原酸(结构如图)是金银花中富含的一类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菌、保肝、消炎、解热的作用。下列关于绿原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加成反应 B、1 mol绿原酸最多能与8 mol NaOH完全反应 C、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能与氨基酸和蛋白质中的氨基反应
  • 11、劳动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

    纯碱能促进油脂水解

    B

    用糯米酿制米酒

    酵母能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进而转化为乙醇

    C

    汽油中添加乙醇

    乙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D

    回收铝制易拉罐

    再利用废旧金属,节约资源

    A、A B、B C、C D、D
  • 12、如图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起、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由氧气通入的Pt电极流出 B、质子(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负极流向正极 C、每消耗22.4 LO2 , 会产生1 mol醋酸 D、左侧Pt电极表面发生的反应:CH3CH2OH+2e=CH3COOH+2H+
  • 13、岭南文化包罗万象,新旧文化相互交融。下列有关岭南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戏剧文化”:现代粤剧舞台上灯光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现象 B、“节日文化”:深圳新年烟花秀中绚烂的颜色来自焰色试验 C、“茶艺文化”:沏泡工夫茶利用了萃取原理,水作萃取剂 D、“粤菜文化”:制作正宗盐焗鸡所用的粗盐由海水晒制而成,涉及复杂的化学变化
  • 14、NH3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医药领域的重要化工气体,下列有关氨气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制取NH3

    干燥NH3

    收集NH3

    先从a口通NH3 , 再从b口通CO2NaHCO3

    A、A B、B C、C D、D
  • 15、化学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下列化学物质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牡蛎、虾类等海洋产品均为高蛋白食物,可为人体补充多种氨基酸 B、碳酸钠可作为膨松剂,用来制作糕点 C、甘油是护肤品中常见的成分,不溶于水,可用于隔绝水分,起到保湿、保润作用 D、医学上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杀菌消毒
  • 16、近年来,我国科技迅猛发展,下列科技成果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人造太阳”中发生核聚变的3H2H1H的同位素 B、华为麒麟芯片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 C、歼-20战斗机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等,其中石墨烯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球壳所使用的钛合金能承受深海高压
  • 1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下列中国酒具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

    A

    B

    C

    D

    青铜兽面纹爵

    犀角雕玉兰花果纹杯

    斫木云纹漆耳杯

    清代彩绘龙纹蓝瓷壶

    A、A B、B C、C D、D
  • 18、化合物I是某抗肿瘤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图:

    已知:

    +H2NR2  

    RCH2CHO+R1NHR2

    ③苯环上的卤原子较难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E→F所需试剂有
    (2)、化合物H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 D→E的反应类型为
    (3)、上述合成路线设置反应A→B、C→D的目的是
    (4)、化合物D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为
    (5)、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为
    (6)、写出任意一种满足下列条件E的同分异构体

    ①含有苯基和氨基,且二者直接相连,但Br原子不与苯环直接相连;

    ②属于酯类,可发生银镜反应;

    ③含有手性碳原子。

    (7)、参照题干中的合成路线,设计以苯胺、乙醛、一氯甲烷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 19、通过捕捉空气中的CO2和电解水产生的H2可以合成“零碳甲醇”,实现碳中和。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燃烧热为286kJ.mol-1 , 甲醇的燃烧热为726 kJ.mol-1 , 反应CO2g+3H2gCH3OHl+H2Ol△H,△H= kJ.mol-1
    (2)、采用绿色光伏发电电解Na2SO4溶液制备H2 , 同时获得H2SO4和NaOH。已知a、b均为惰性电极,气体甲和乙的体积比为2:1,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在2L恒温恒容有某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molH2 , 发生如下反应:

    主反应①:CO2g+3H2gCH3OHg+H2Og△H1<0

    副反应②:CO2g+4H2gCH4g+2H2Og△H2<0

    副反应③:CO2g+H2gCOg+H2Og△H3>0

    某温度下反应均达平衡后,测得CH3OH为1mol、CH4为0.4mol、CO为0.2mol, 则CH3OH的选择性为CH3OH=CH3OHCO2×100%)。反应②的平衡常数(只列出计算式)。

    (4)、若测得上述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如下图:

    通过图示分析,更适合生产甲醇的温度为(填标号),

    A.400℃ B.600℃ C.800℃ D.1000℃

    高于800℃时,CO2转化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5)、利用电喷雾电离等方法可得MO+ , MO+与CH4反应能高选择性地生成甲醇,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已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替换成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MO+与CD4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为(填c、d),写出MO+与CHD3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的结构简式

  • 20、一种利用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 , 含少量Al2O3、SiO2和Fe3O4)制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极LiFePO4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已知室温下难溶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认为沉淀完全。

    难溶物

    Fe(OH)3

    Fe(OH)2

    Al(OH)3

    FePO4

    KSD

    1.0×1039

    1.0×1017

    1.0×1033

    1.4×1022

    Ka1H3PO4=7.6×10-3Ka2H3PO4=6.3×108 ,Ka3H3PO4=4.2×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焙烧”到“氧化”要经历“酸浸→还原→过滤一除铝”4道工序。

    ①若“酸浸”工序用硫酸,“还原”工序加入FeS。“还原”工序的离子方程式为 , 滤渣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②“除铝”工序可加入的难溶物质是(填化学式),除净铝离子需要调节的最小pH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氧化”步骤中,加入的试剂“R”最佳是(填标号),

    A.HNO3                B.H2O2                 C.Ca(ClO)2            D.KMnO4

    判断是否氧化彻底的试剂名称为

    (3)、“沉铁”步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4)、“高温煅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一页 785 786 787 788 7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