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连二亚硫酸钠与CF3Br反应得到三氟甲磺酸钠。有文献报道其机理如下所示:

    (i)S2O422SO2

    (ii)SO2+CF3BrBrSO2+CF3

    (iii)CF3+SO2F3CS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VSEPR理论,SO2的构型为折线型 B、反应体系中可能可以检测到C2F6的生成 C、F3CSO2的水解能力强于SO32 D、反应ii的类型为取代反应
  • 2、12000年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的灾变,气温骤降,导致猛犸灭绝,北美Clovis文化消亡。有一种假说认为,灾变缘起一颗碳质彗星撞击地球。2010年,几个研究小组发现,在北美和格陵兰该地质年代的地层中存在超乎寻常浓度的纳米六方金刚石,这被认为是该假说的证据。立方和六方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分别如下左图和下右图所示。近似认为两种晶胞中碳碳键键长相等且均为d , 每一个碳原子周围的四个碳原子均排布为正四面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方金刚石的晶胞参数a=b=c=42d3 B、六方金刚石的晶胞参数a=b=26d3 C、六方金刚石的晶胞参数c=3d D、六方金刚石的密度比立方金刚石更大
  • 3、快速阅读下列材料,判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Nature Chemistry在2025年发表的新型水系锌-碘电池研究引发关注。该电池正极采用的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具备特殊的表面电荷分布,能对不同离子产生差异化的静电作用,进而精准调控离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与反应活性。电池以含KI的水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充放电过程涉及I3I5I之间复杂的转化,锌电极发生Zn2+的溶解与沉积。放电时总反应为Zn+I3=Zn2++3I , 正极存在副反应I5I(未配平),且副反应程度与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电场强度、离子浓度梯度密切相关。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对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1Γ=1Γm+1KaΓmc , 其中Γ是吸附量,Γm是饱和吸附量,Ka为吸附平衡常数,c为离子浓度。

    A、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副反应的电极方程为:I5+4e=5I B、放电时,不论I3I5消耗的速率之比如何变化,电路中每转移2mol电子,负极减小的质量总是65g C、若用铅酸蓄电池给该电池充电,PbO2电极应当与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相接 D、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对I5的吸附程度随着I5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 4、纳米碗C40H10是一种奇特的碗状共轭体系。高温条件下,C40H10可以由分子C40H20经过连续5步氢抽提和闭环脱氢反应生成。其中第一步反应C40H20gHC40H18g+H2g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共有3个基元反应,其中决速步反应为第三步 B、C40H10纳米碗中五元环结构的数目为5 C、反应过程中生成了具有手性异构的中间产物 D、生成C40H10的五步反应,每步反应的焓变近似相等
  • 5、用如图所示的分馏装置使用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 , A)制取脱氢醋酸( , B)时,发生可逆反应2ANaHCO3B+2C2H5OH

    已知A的沸点为181℃,B的沸点为27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刺形分馏柱上缠绕棉绳的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 B、为确保实验安全,宜选用量程更大的水银温度计来代替酒精温度计 C、反应过程中除去乙醇有利于提高产率 D、可选用水作为脱氢醋酸重结晶的溶剂
  • 6、科学家曾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如图所示的化合物X , 下列关于X的说法错误的是

    A、X分子的化学式为C5H4 B、X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共平面 C、X分子中有1种化学环境的H原子和2种化学环境的C原子 D、X温度升高时迅速分解,这可能与其键角较小而导致的不稳定性有关
  • 7、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溶液与足量小苏打溶液发生反应: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B、黄铜矿在大量空气中充分焙烧:4CuFeS2+17O2=4CuO+2Fe2O3+8SO3 C、将亚硫酸钠溶液倒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Cr2O72+3SO32+8H+=2Cr3++3SO42+4H2O D、由高锰酸钾出发制备氟气时,需要先将高锰酸钾氟化为K2MnF64KMnO4+4KF+20HF=4K2MnF6+10H2O+3O2
  • 8、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结构或性质不能解释其用途的是

    选项

    结构或性质

    用途

    A.

    钠原子半径较大,金属键较弱,导致钠的熔点较低,且钠是热的良导体

    钠可被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循环导热剂

    B.

    立方氮化硼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相似

    立方氮化硼可用于制作切削刀具

    C.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是一种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可被用作更安全的有机合成溶剂

    D.

    酚醛树脂具有网状结构,受热后不能软化或熔化

    酚醛树脂可用于生产烹饪器具的手柄与集成电路板的底板

    A、A B、B C、C D、D
  • 9、自然资源部于2025年1月19日宣布在甘肃安坝里北矿区发现超大规模金矿,这将增加我国黄金资源战略储备量,降低对外部黄金资源的依赖,为芯片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持。关于金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诗描述了收集自然界单质金的传统方法——淘金法,原理是利用了金砂与河沙的化学性质不同 B、氰化法是从含金矿石中炼金的常用方法:4Au+8NaCN+2H2O+O2=4NaAuCN2+4NaOH2NaAuCN2+Zn=Na2ZnCN4+2Au , 则理论上每提炼出1molAu , 转移电子数为6.02×1024 C、根据氰化法的反应原理可知,氧化性:ZnCN42>AuCN2 D、CsHg可直接接触反应生成铯汞齐(一种合金),CsAu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反应生成金化铯(一种盐),据此可以推断出电负性:Au>Hg
  • 10、小明是一位高一新生,有一天他看见饮用水中有些许水垢(含CaCO3MgCO3等) , 于是他想起刚刚学过的“氯及其化合物”一章,新制氯水中含有HClHClO等微粒 , 可与水垢反应使其消失,并且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于是他通过类比认为有效成分为NaClO的“84”消毒液同样可以,便取出厕所中的“84”消毒液,欲加入饮用水中。母亲一把夺过,并告诫他:“氯水中有大量有毒的Cl , 所以ClO也有毒 , 不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但是可用于物品清洁。”上述划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11、短周期元素LREX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其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L、E可以组成最简单的蛋白质 B、X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EL是同族元素 D、E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 12、年关将至,Flawless成员准备对房间进行大扫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准备清理厕所时,可以将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来提高效率 B、清理厨房油污时,可以使用热的碳酸钠溶液 C、整理书柜时发现,一些书籍发生了变黄的现象,这是由于阳光照射引发的还原反应 D、在一些地方有贴灶王爷的习俗,可以使用加热的面糊进行粘贴,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13、以下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CH2Cl2的俗名是氯仿 B、葡萄糖的实验式:CH2O C、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104s1 D、CO2的电子式为
  • 14、对以下物质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AlCl3晶体是离子晶体 B、SO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C、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比为1:1 D、N3的空间结构为V
  • 1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NO3SO32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均为sp2杂化 B、O2O3都是单质,在H2O中溶解度几乎一样 C、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并没有氢键 D、分子晶体都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
  • 16、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X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 C、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
  • 17、某研究小组按以下路线对内酰胺F的合成进行了探索: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A→B中应连有吸收装置,吸收剂为
    (2)、C的名称为 , 它在酸溶液中用甲醇处理,可得到制备(填标号)的原料。

    a.涤纶          b.尼龙            c.维纶            d.有机玻璃

    (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有(填标号)。

    a.A→B            b.B→C            c.E→F

    (4)、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亚胺)。然而,E在室温下主要生成G , 原因是
    (6)、已知亚胺易被还原。D→E中,催化加氢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 , 若催化加氢时,不加入酸,则生成分子式为C10H19NO2的化合物H,其结构简式为
  • 18、

    学习小组为探究Co2+Co3+能否催化H2O2的分解及相关性质,室温下进行了实验I~Ⅳ。

    实验I

    实验Ⅱ

    实验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为红色,伴有气泡产生

    溶液变为墨绿色,并持续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已知:CoH2O62+为粉红色、CoH2O63+为蓝色、CoCO322-为红色、CoCO333-为墨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molL-1CoSO4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填标号)。

    a.     b.        c.       d.

    (2)实验I表明CoH2O62+(填“能”或“不能”)催化H2O2的分解。实验Ⅱ中HCO3-大大过量的原因是。实验Ⅲ初步表明CoCO333-能催化H2O2的分解,写出H2O2在实验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I表明,反应2CoH2O62++H2O2+2H+2CoH2O63++2H2O难以正向进行,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Co3+Co2+分别与CO32-配位后,正向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

    实验Ⅳ:

    (4)实验Ⅳ中,A到B溶液变为蓝色,并产生气体;B到C溶液变为粉红色,并产生气体。从A到C所产生的气体的分子式分别为

  • 19、用BaCO3和焦炭为原料,经反应I、Ⅱ得到BaC2 , 再制备乙炔是我国科研人员提出的绿色环保新路线。

    反应I:BaCO3(s)+C(s)BaO(s)+2CO(g)

    反应Ⅱ:BaO(s)+3C(s)BaC2(s)+CO(g)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aC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Kp=pCOnK=pCO105Pan(n是CO的化学计量系数)。反应Ⅰ、Ⅱ的1gK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见图1。

    ①反应BaCO3(s)+4C(s)BaC2(s)+3CO(g)1585KKp=Pa3

    ②保持1320K不变,假定恒容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达到平衡时pCO=Pa , 若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 , 重新建立平衡后pCO=Pa

    (3)、恒压容器中,焦炭与Ba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Ar为载气。1400K1823K下,BaC2产率随时间的关系曲线依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图2(不考虑接触面积的影响)。

    ①初始温度为900K , 缓慢加热至1400K时,实验表明BaCO3已全部消耗,此时反应体系中含Ba物种为

    1823K下,反应速率的变化特点为 , 其原因是

  • 20、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纳米“分子客车”,能装载多种稠环芳香烃。三种芳烃与“分子客车”的结合常数(值越大越稳定)见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芳烃

    并四苯

    结构

    结合常数

    385

    3764

    176000

    A、芳烃与“分子客车”可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 B、并四苯直立装载与平躺装载的稳定性基本相同 C、从分子大小适配看“分子客车”可装载2个芘 D、芳烃π电子数越多越有利于和“分子客车”的结合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