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钪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宇航、电子、超导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从钛白工业废酸(含钪、钛、铁、锰等离子)中提取氧化钪的一种流程如下:

已知:① , 当某离子浓度时,可认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
②;
③草酸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配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钪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洗涤“油相”可除去大量的钛离子。洗涤液是用93%的硫酸、27.5%的双氧水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混合这三种液体的实验操作是。(3)、常温下,“调”时先加入氨水调至 , 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再向滤液中加入氨水调至 , 此时滤液中的浓度为。(4)、用草酸“沉钪”,写出“沉钪”得到草酸钪的离子方程式: , 反应过程中,若草酸用量过多,钪的沉淀率会下降,原因可能是。(5)、在空气中将草酸钪充分“灼烧”,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可用氧化钪制备金属钪,钪晶体在较高温度下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其晶胞参数为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 则该晶体密度为(列出计算式即可)。
-
2、正丁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以正丁醇为原料可制得正丁醚,反应原理和反应装置如下:
(正丁醚)
已知:
物质
状态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无色液体
74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醚
无色液体
130
142.4
0.773
难溶
查阅资料:正丁醇能溶解在50%的硫酸中,而正丁醚则溶解很少。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正丁醇和浓硫酸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在分水器中加入一定体积的饱和食盐水,用电热套加热A,维持至反应完成;
②A中液体冷却后连同分水器中的液体一起倒入盛有水的分液漏斗中,振荡后静置,分液得到粗产品;
③得到的粗产品先用50%硫酸洗涤2次(每次)、再用水洗涤;
④向③中洗涤后的产物中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氯化钙固体;
⑤进行蒸馏纯化,收集的馏分,得正丁醚。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进行步骤⑤时,下列玻璃仪器需要用到的是(填标号)。
(2)、下列关于步骤①中的操作分析正确的是(填标号)。a.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先加入正丁醇,再加入浓硫酸
b.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立即补加
c.加热A前,冷却水需先从a口进入
d.分水器中加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是为了降低正丁醇及正丁醚在水中的溶解度
e.仪器B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
(3)、步骤①使用电热套加热而不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原因是(写出两点)。当观察到(填实验现象)时,停止加热,结束反应。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的目的:。(4)、下列关于步骤③中粗产品的提纯操作分析正确的是(填标号)。a.用50%的硫酸洗涤可以除去未反应的正丁醇
b.将用50%的硫酸洗涤的次数改为一次(总酸量不变),洗涤效果更好
c.用水洗涤可以除去酸洗时带入的酸
d.分液时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依次从下口放出
(5)、本实验所得到的正丁醚的产率是(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3、乙醇和乙酸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配位键,断裂配位键 B、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质子发生转移 D、若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 -
4、已知X、Y、Z、W、R均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Z同主族,Y、Z、W、R同周期,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它们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简单离子半径: C、Z的单质可能为极性分子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
5、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状晶体,在水中几乎不溶,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可溶于乙醇、乙醚和石油中,且在95%的乙醇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熔点为 , 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沸点为。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如下所示:

下列有关此工艺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玻璃棒、烧杯 C、操作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操作的主要过程为加95%的乙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
6、已知某芳香族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 , 则X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图符合下图的物质种数为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
7、从中草药中提取的(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溶液显酸性,可与溶液反应 B、可与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 D、该分子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 -
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溶液
分液
B
蒸馏
C
溴苯(溴)
溶液
分液
D
(Br2)萃取
A、A B、B C、C D、D -
9、已知甲醛分子的所有原子共平面,某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下列关于该芳香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最多有4个 B、分子中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8个 C、碳原子存在3种杂化方式 D、1mol该物质含19NA个σ键 -
10、下列有机物命名错误的是A、
2,4-二甲基己烷
B、
3-异丙基戊烷
C、
3-甲基-4-乙基己烷
D、
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
11、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B.制备乙酸乙酯


C.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
D.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A、A B、B C、C D、D -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C、乙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下水解: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
13、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业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基态溴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 B、乙烷的空间填充模型:
C、的电子式为
D、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
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甘油可作护肤保湿剂 B、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C、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D、乙烯是水果催熟剂,可以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
15、烯烃进行加成反应的一种机理如下:

此外,已知实验测得与进行加成反应的活化能依次减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与HCl反应的中间体为 B、乙烯与氯水反应无生成 C、卤化氢与乙烯反应的活性: D、烯烃双键碳上连接的甲基越多,与的反应越容易 -
16、从微观视角探析物质结构及性质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符的是
选项
实例
解释
A
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线状谱线
原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
B
键角依次减小
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
C
晶体中与8个配位,而晶体中与6个配位
比的半径大
D
逐个断开中的键,每步所需能量不同
各步中的键所处化学环境不同
A、A B、B C、C D、D -
17、下列包装标签上的安全标识与试剂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D




丁烷
葡萄糖
浓硫酸
氯化钡
A、A B、B C、C D、D -
18、氮的化合物在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25℃,NH3·H2O的Kb=1.8×10−5 , H2SO3的Ka1=1.3×10−2 , Ka2=6.2×10−8。
①若氨水的浓度为2.0 mol·L-1 , 溶液中的c(OH−)=mol·L−1。
②将SO2通入2.0 mol·L-1氨水中(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当溶液呈中性时, =。
③向10 mL 0.10 mol·L-1的氨水中加入10 mL 0.02 mol·L-1的CaCl2溶液,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生成沉淀。[已知Ca(OH)2的Ksp=5.5×10-6 , 氨水中]
(2)、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HCl溶液中滴加0.1 mol·L-1氨水,得到溶液pH与氨水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c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②写出a点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近似计算): mol·L−1。
(3)、联氨为二元弱碱,第一步电离:该步平衡常数的值为。(已知:的K=8.7×107 , Kw=1.0×10−14)(4)、利用催化剂通过电化学反应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
19、反应 Ⅰ 可用于在国际空间站中处理二氧化碳,同时伴有副反应 Ⅱ发生。
主反应 Ⅰ. CO2(g) + 4H2(g) ⇌ CH4(g) + 2H2O(g) △H1=-270kJ·mol-1
副反应 Ⅱ. CO2(g) + H2(g) ⇌ CO(g) + H2O(g) △H2
回答下列问题:
(1)、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
C—H
H—H
H—O
C=O
键能/kJ·mol-1
413
436
463
a
则a =。
(2)、为了进一步研究上述两个反应,某小组在三个容积相同的刚性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2和4molH2 , 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见表)下进行两个反应,反应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
a
b
c
温度/K
T1
T1
T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80
120
120
①T1T2(填“>”、“<”或“=”),曲线Ⅲ对应的实验编号是。
②若在曲线Ⅱ的条件下,10min达到平衡时生成1.2molH2O,则1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H2O) = kPa•min-1 , 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将原料气按nCO2 ∶ nH2 = 1 ∶ 4置于密闭容器中只发生主反应 Ⅰ,测得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平衡曲线)。温度高于380℃,H2O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降低的原因是。
(4)、主反应 Ⅰ在空间站运行时,下列措施能提高CO2转化效率的是(填标号)。A.适当减压
B.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C.反应器前段加热,后段冷却
D.提高原料气中CO2所占比例
E.合理控制反应器中气体的流速
-
20、高磷镍铁是生产钙镁磷肥的副产品。以高磷镍铁(主要含Ni、Fe、P,还含有少量Fe、Cu、Zn的磷化物)为原料生产碳酸镍晶体(NiCO3)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 电解时,选用2mol·L-1硫酸溶液为电解液。
② H2S的电离常数K1=1.0×10−7 , K2=1.0×10−16;Ksp(NiS)=1.0×10−19;
回答下列问题:
(1)、先将高磷镍铁制成电极板,“电解”时,该电极板作极;阴极的电极方程式为。(2)、“除铁磷”时,溶液中Fe2+先被氧化为Fe3+ , 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再加入Na2CO3调pH=2,并将溶液加热至50℃,形成铁、磷共沉淀。(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CuS和 (填化学式)。(4)、“除铜”后,溶液中c(H2S)=0.1 mol·L−1 , c(Ni2+) = 0.1 mol·L−1 , 溶液中c(H+) ≥mol·L−1才不会使Ni2+形成NiS沉淀。(5)、“沉镍”后,滤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6)、“沉镍”时,若用Na2CO3溶液做沉淀剂,产物容易不纯,该杂质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