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阿斯巴甜是市场上主流甜味剂之一,以下是以天门冬氨酸为原料合成阿斯巴甜的路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门冬氨酸难溶于乙醇、乙醚 B、①④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氨基 C、反应过程中包含了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D、相同物质的量的阿斯巴甜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消耗HCl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B、53131I的化学性质与53127I基本相同 C、H2O2的电子式: D、Na2S2O8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进行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硫酸 B、用乙装置收集NO2气体 C、用丙装置制备气体并对生成的气体体积进行测量,可以减少误差 D、用丁装置灼烧碳酸钠晶体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伏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钢铁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4e+2H2O=4OH C、通过电解NaCl水溶液的方法生产金属钠 D、铅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Pb,正极材料是PbSO4
  •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2H2C2H6的混合气体与22.4LC2H4中所含原子总数均为6NA B、常温下,1LpH=14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个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L12C16O14N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中子数和原子数的差值为6NA D、200mL0.1molL1FeCl3溶液制成胶体,所得FeOH3胶体粒子数为0.02NA
  • 6、生活处处都伴随有化学,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金刚石形成于地壳中 B、液晶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可用于制造显示器 C、细胞双分子膜的两边都亲水 D、生物机体可以产生具有光学活性的分子
  • 7、工业制备盐酸以H2Cl2为原料。实验室将在空气中点燃的气体a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模拟制备少量HCl(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气体aCl2 B、工业上不能采用混合光照的方法制备HCl C、反应过程中集气瓶口有白雾生成 D、实验方案会用到等图标进行提示
  • 8、环己烯是工业常用的化工品,工业上通过催化重整将环己烷脱氢制备环己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6-己二硫醇HSCH26SH在铜的作用下可制得环己烷。涉及的反应有:

    Ⅰ.HSCH26SHg+CusCuSs+CH3CH25SHg     ΔH1

    Ⅱ.CH3CH25SHg+CusCuSs+CH3CH24CH3g     ΔH2

    Ⅲ.CH3CH24CH3gC6H12,g+H2g     ΔH3

    已知:几种物质的燃烧热如表所示。

    物质

    C6H12,g

    CH3CH24CH3g

    H2g

    燃烧热/kJmol1

    -3952.9

    -4192.1

    -285.8

    ΔH3=kJmol1 , 反应Ⅲ在(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环己烷气体,发生反应C6H12,gC6H10,g+H2g   ΔH4>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平衡后再充入C6H12,g , 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 C、加入高效催化剂,单位时间内C6H10,g的产率可能会增大 D、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能加快正、逆反应速率
    (3)、其他条件不变时,环己烷的平衡转化率和环己烯的选择性(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发生的反应为(2)中的反应]。

    ①随着温度升高,环己烷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

    ②随着温度升高,环己烯的选择性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4)、在723K、压强恒定为120kPa条件下,向反应器中充入氩气和环己烷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C6H12,gC6H10,g+H2g

    ①环己烷的平衡转化率随nArnC6H12的增大而升高,其原因是

    ②当nArnC6H12=13时,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为20min,环己烷的平衡转化率为23 , 则环己烷分压的平均转化速率为kPamin1

    ③该温度下,Kp=

  • 9、化合物H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一种合成H的路线如下:

    已知:①

    回答下列问题:

    (1)、A到B的反应类型为 , B的结构简式为
    (2)、等物质的量的A、C、D、F四种有机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数最多的是(填标号)。
    (3)、K是G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K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9:3:2:2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       ②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

    (4)、E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 E的沸点远低于F,其原因为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设计以CH2=CCH3CH2CH2CH=CH2和甲醇为原料合成的合成路线如下:

    写出由R转化为T的反应方程式:

  • 10、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杀菌能力持久,毒性较小,是一种适用范围广、高效的杀菌剂。二氯异氰尿酸钠在20℃以上易溶于水,其溶液在温度较高时不稳定。一种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的装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装有CNO3H3的吡啶溶液的仪器的名称为
    (2)、实验需要cmolL1 NaOH标准溶液。该溶液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所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3)、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步骤二:关闭K1 , 打开K2 , 向A中滴加足量的浓盐酸,关闭K2 , 制备NaClO。

    步骤三:氧化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制备NaClO溶液结束后,滴入尿氰酸CNO3H3的吡啶溶液,制备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l2 , 反应结束后打开K1 , 通一段时间的N2

    步骤四:取装置D中溶液,冰水浴冷却、过滤、冷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产品。

    ①尿氰酸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反应结束后打开K1 , 通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

    (5)、二氯异氰尿酸钠优质品的要求是有效氯含量大于60%。通过下列实验检测二氯异氰尿酸钠产品是否达到优质品标准。

    实验步骤:准确称取1.1200g样品溶于适量的稀硫酸中(二氯异氰尿酸钠在酸中可将氯元素全部转化为HClO),用容量瓶配成250.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恰好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已知:a.I2+2S2O32=S4O62+2I

    b.该样品的有效氯含量=HClO×2×100%

    ①滴定过程中,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②产品中的有效氯含量约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下列操作可能使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高的是(填标号)。

    A.滴定前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后尖嘴有气泡

    C.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外还悬着一滴液体

    D.锥形瓶盛放待测液前未干燥

    E.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 11、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稀土化合物,可以从催化剂废料[主要成分为CeO2Fe2O3及少量惰性杂质(800℃以下不参与反应)]中回收CeO2

    已知:①三价铈Ce3+的硫酸盐可溶于水;

    ②分配系数:可以近似理解为萃取剂加入水溶液中进行萃取达到平衡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浓度与在水溶液中的浓度的比值;

    ③焙烧时,催化剂中的CeO2Fe2O3转化为CeSO42Fe2SO43CeSO42的分解温度为450℃~500℃,Fe2SO43的分解温度为550℃~625℃。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将催化剂废料粉碎后与浓硫酸混合,将催化剂废料粉碎的目的是
    (2)、控制焙烧温度为200℃~300℃,焙烧时控制温度不超过300℃的主要原因是
    (3)、“水浸渣”中除少量惰性杂质外,还有(填化学式)。
    (4)、有机试剂HR萃取水溶液中的Ce3+(有机层中以CeR3形式存在)。有机试剂HR的分配系数为10,取200mLCe3+浓度为0.1molL1的溶液,加入100mL有机试剂HR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水溶液中剩余Ce3+的浓度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molL1
    (5)、常温下,通过向含Ce3+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来调节溶液的pH,以获得CeOH3沉淀。常温下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 , 即可认为Ce3+已沉淀完全。{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105molL1时,可以认为沉淀完全。已知常温下,KspCeOH3=1.0×1020}
    (6)、写出加NaClO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在石英管式炉中加热时,CeSO42Fe2SO43分别转化为CeSO43Fe2O3。将18g加入浓硫酸焙烧后的产物在氮气氛围中焙烧,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产物中nCe3+:nFe3+的比值为

  • 12、CIGS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铜铟镓硒(CIGS)的半导体层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薄膜光伏器件,因其良好的电子和光学特性而被认为在太阳能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一种铜铟镓硒(化学式可表示为CuInxGaySez , 其摩尔质量为Mrgmol1)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晶体中,距离Cu最近且等距的Se的个数为4 B、若该晶体中In与Ga的个数比为3:2 , 则y=0.4 C、该晶体密度为4Mra2b×1030NAgcm3 D、T原子分数坐标为(0,0,0) , 则R原子分数坐标为(34,78,34)
  • 13、在强碱中氢氧化铁可被一些氧化剂氧化为高铁酸根离子FeO42FeO4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极强且不稳定。隔膜电解法制备K2FeO4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一段时间后,Fe电极区pH增大 B、Fe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6e+8OH=FeO42+4H2O C、若以铅蓄电池为电源,则Fe电极应与铅蓄电池的Pb电极相连 D、电路中每转移0.2mole , 由Pt电极区向Fe电极区转移的K+数目为0.2NA
  • 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探究目的

    A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火焰颜色

    该溶液中是否存在钠盐

    B

    向2mLNa2SO3溶液中通入足量H2S,观察实验现象

    SO32是否具有氧化性

    C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2O3H2SO4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观察出现浑浊的快慢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观察颜色变化

    SO2水溶液是否具有酸性

    A、A B、B C、C D、D
  • 15、利用油脂厂的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有沙土、油污、Fe3O4和FeO等杂质)制备磁性纳米Fe3O4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O2溶液可用O2代替,消耗11.2LO2 , 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纳米Fe3O4分散在水中可形成胶体,可用丁达尔效应来验证胶体的形成 C、预处理可用热的纯碱溶液,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废铁屑中的油污 D、“混合反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FeOOH+2OH=Fe3O4+2H2O
  • 16、某种聚碳酸酯的透光性好,可制成车、船的挡风玻璃,以及眼镜镜片、光盘等,其结构可表示为:   ,原来合成聚碳酸酯的一种原料是有毒的光气(COCl2 , 又称碳酰氯)。为贯彻绿色化学理念,可以改用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与什么缩合聚合生产聚碳酸酯
    A、二卤化物 B、二酚类物质 C、二醇类物质 D、二烯类物质
  • 17、将试剂W、X、Y、Z分别加入Fe2SO43澄清溶液中,能观察到相应现象的一组物质是

                           选项

    试剂(现象)

    A

    B

    C

    D

    W(溶液:黄色→浅绿色)

    Na2SO3

    FeO

    铁粉

    Fe

    X(溶液:黄色→红色)

    酚酞溶液

    石蕊溶液

    KSCN溶液

    KSCN溶液

    Y(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NH3H2O溶液

    NaOH溶液

    Na2O2

    Na2CO3

    Z(有白色沉淀生成)

    BaCl2溶液

    AgNO3溶液

    PbNO32

    MgCl2溶液

    A、A B、B C、C D、D
  • 18、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利用稀硫酸、KNO3、铜片制硝酸铜:3Cu+8H++2NO3=3Cu2++2NO+4H2O B、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4NH3+4H2O=AlOH4+4NH4+ C、Na2Cr2O7溶液中加入NaOH至溶液呈碱性:Cr2O72+2OH=2CrO42+H2O D、MgOH2悬浊液中滴加几滴0.1molL1 FeCl3溶液:3MgOH2s+2Fe3+aq2FeOH3s+3Mg2+aq
  • 19、下列关于实验室突发事件或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A、制备金属镁的电解装置失火时,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水银温度计摔碎后,可用手将水银捡起来 C、中学实验室中,未用完的钠、钾、白磷可放回原试剂瓶 D、碱液沾在皮肤上时,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10%的硫酸
  • 20、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B、食醋的溶质是醋酸,醋酸分子中的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C、小苏打溶于水显碱性,HCO3的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H2CO3+OH D、蔗糖和核糖都是二糖,它们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