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过程中,丁图中F是以乙图中F1F2为邻边在同一标度下所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则(  )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一定互成90° B、两次拉橡皮筋时O点位置一定要相同 C、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读数一定要相等 D、丁图中F与丙图中F'的大小一定相等
  •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从白帝城至江陵两地间乘船沿江而下的情景,从物理学的视角来看(  )

    A、“一日”指的是“时刻” B、“千里”指的是“位移” C、由诗能求得“平均速度” D、相对于轻舟,山在运动
  • 3、国庆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中心线前x0=9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m/s。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20m/s和v=34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立即刹车,做加速度大小为a=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收费站窗口前9m处速度恰好减为6m/s,并以该速度匀速通过收费站窗口前区间。求:

    (1)、甲车司机刹车时离收费站窗口中心线的距离;
    (2)、若甲车通过收费站窗口中心线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a=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v1=25m/s后匀速行驶,求甲车从开始减速至运动到速度为v1所用时间;
    (3)、若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乙车做加速度大小为a=4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m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
  • 4、高空抛物被形象地称作“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为制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某小区物业在每栋楼前架设了一台高清摄像机。在一次高空抛物事件中,查看该摄像机拍摄的一段录像时发现,如图所示,某物体经过三楼所用的时间为t=0.2s。已知物体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且每层楼的高度为h=3.2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物体刚到达三楼住户楼顶时的速度大小v;
    (2)、通过计算判断物体是哪层楼的住户抛下的。
  • 5、质量为4kg的物体,放在水平的地板上,用一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弹簧的伸长量为2.5cm时,物体恰好能够从静止开始运动:当弹簧拉着该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量为2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取10m/s2),求:

    (1)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与地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 6、在一段直线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18m/s,相距35m。在t=0时刻,甲车司机发现前方十字路口处有一辆货车突然冲出来,于是马上采取措施,如图中的甲、乙两图分别是甲、乙两车的运动图像,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5s内,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0~5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为13.5m/s C、甲、乙两车在3.5s末速度相等 D、在0~5s内,甲、乙两车的最小距离为3.5m
  • 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5m/s,经过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3m/s,某同学对该物体在这1s内的运动进行分析,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变化量大小可能是18m/s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3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3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5m/s2
  • 8、某武警战士在一次部队特战反恐演练上,通过如图所示的方式匀速爬到杆顶,关于战士受力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战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B、战士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 C、战士所受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战士手握得越紧,杆子与手之间的静摩擦力一定会越大
  • 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1kg的相同物块A、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400N/m的轻弹簧连接,两物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方向用力F缓慢地向上拉物块A,直到物块B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取g=10m/s2 , 对于这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先增大后减小 B、弹簧恢复到原长时,拉力F大小等于20N C、弹簧的弹力一直减小 D、物块B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物块A移动的距离是5cm
  • 10、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通过光电门时球心位于光电门两透光孔的连线上,小球的直径为0.5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s , g取10m/s2 , 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与光电门的距离为(  )

    A、0.25m B、0.5m C、1m D、1.25m
  • 11、下列四幅图中哪个是运动员立定跳远时,脚蹬地起跳瞬间的正确受力示意图(  )
    A、 B、 C、 D、
  • 12、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绿色交通灯开始倒计时,为避免闯红灯,司机立即以大小恒为6m/s2的加速度进行制动。经过6s后汽车速度是(  )
    A、66m/s B、6m/s C、0m/s D、-6m/s
  • 13、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裁判员发令枪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启动,丙自诩实力超群而故意滞后启动,比赛结果让丙懊恼不已,具体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xt图像是(  )
    A、 B、 C、 D、
  • 14、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100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m/s B、2.5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速度变化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
  • 15、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前50米用时22.28秒,后50米用时24.12秒,总用时46.40秒的成绩,打破男子100米自由泳奥运会纪录以及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拿下金牌。已知标准游泳池长度为50米,宽度为25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研究潘展乐的技术动作时,可以将他视为质点 B、46.40秒的比赛成绩指的是时刻 C、潘展乐前50米的平均速度大于后50米的平均速度 D、潘展乐在比赛中运动的位移为100m
  • 16、如图所示,足够长水平面与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斜面底部,通过足够小的光滑曲面在 C点相连,物块经过C点速度大小不变。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和B,与平面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A 和B通过长度为l的水平轻绳相连,A受到向右的水平恒力F作用,沿水平面以v0=6m/s匀速向右运动。当A到达距离C点x1=2.6m处,轻绳突然断裂。当A到达C点时撤去F。A和B的大小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A向右运动到C点的速度大小;
    (2)、若A与B始终未相遇,求轻绳断裂后A运动的总时间;
    (3)、若A和B能够相遇,试讨论:绳长l应满足的条件,以及A和B可能相遇位置的范围。
  • 17、放风筝在中国民间盛行,历史悠久。如左图所示,质量为m=0.5kg的风筝在均匀风力及牵线的作用下静止在空中。牵线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0.8kg的石块相连,石块恰好不滑动。已知风对风筝的作用力与风筝平面垂直,此时风筝平面和牵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θ=30°风筝平面与牵线成 α=60°夹角,如右图所示。近似认为石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牵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风对风筝平面的作用力F大小;
    (2)、石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若风力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可导致牵线方向和拉力大小发生任意变化,则仅考虑石块的受力,在(2)中μ的取值下,能使石块发生移动的最小牵线拉力为多大?
  • 18、两辆汽车均以30m/s的速度沿平直道路行驶,前车的司机发现前方路面有静止的故障车时,经过1s的反应时间后,采取紧急刹车,加速度为10m/s2后车司机可以通过发现前车刹车灯亮起知道发生了紧急情况,也经过1s的反应时间后,采取紧急刹车,加速度也为10m/s2。求∶
    (1)、前一辆车应保持对前方至少多少距离内路况的观察才能保证安全;
    (2)、两车匀速行驶时后车至少应与前车保持多大的安全车距才能避免与前车相撞。
  • 19、在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质量M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在补偿阻力的操作中,该同学(填“需要”或“不需要”)通过细绳把砂桶挂在小车上。
    (2)、已知交变电源频率为50Hz,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小车,小车在砂桶牵引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求得小车在打下计数点2时刻速度大小为m/s,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控制小车质量不变,寻找其加速度a与所受合力F的关系时,将悬挂的砂桶内沙的重力视为小车所受合力F,得出a—F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发现:

    ①在正确补偿阻力的情况下图线未经过坐标原点,原因是

    ②不断增加砂确中沙的质量,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

  • 20、如图所示,一度假村用轻绳依次连接了10个质量均为m的灯笼,灯笼1的左端和灯笼10的右端都被轻绳连接在竖直杆等高的位置上,连接竖直杆的轻绳与竖直杆的夹角均为θ=45°,各段轻绳长度均相同,灯笼5和6之间的轻绳恰好水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灯笼1和2之间的轻绳弹力一定小于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弹力 B、若减小两竖直杆间的距离,灯笼5和6之间的轻绳弹力将减小 C、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弹力的大小为2mg D、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等于25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