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如图所示,老师上课做演示实验时,用绝缘细线吊起一个轻质闭合铝环,当手持磁铁使其N极突然向右沿铝环轴线靠近铝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环起先向右摆动 B、铝环有扩张的趋势 C、铝环对磁铁的作用力对磁铁做正功 D、从左向右看,铝环中有顺时针方向电流 -
2、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平行于x轴方向传播,图(a)是时该波的波形图,图(b)是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则时该波的波形图为( )
A、
B、
C、
D、
-
3、汽车的悬挂系统是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及避震器组成的支持系统。某型号汽车的“车身—悬挂系统”振动的固有频率是5Hz,这辆汽车匀速通过铺设有条状减速带的路段,已知相邻两条减速带间的距离为1.8m,如图所示。若该车经过减速带的过程中,车身上下颠簸得极为剧烈,则该车的速度最接近( )
A、8km/h B、16km/h C、32km/h D、64km/h -
4、光学知识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科技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B、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形成彩色的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C、用标准平面来检查光学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D、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比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
5、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长L=2.4m。质量M=2.0kg的B物体放在斜面底端,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通过轻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物体相连接,连接B的细绳与斜面平行。A的质量m=2.5kg,绳拉直时用手托住A物体使其在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释放,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 A、B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取g=10m/s2 , sin37º=0.6,cos37º=0.8。

(1)求A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及绳子拉力T的大小;
(2)求当A物体从多高处静止释放,B物体恰好运动至斜面最高点;
(3)若A物体从h1=1.6m处静止释放,要使B物体向上运动且不从斜面顶端滑出,求A物体质量m的取值范围。(设B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6、2017年8月,云南省某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420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m/s的初速度、0.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汽车启动后以0.5m/s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泥石流到达坡底所用的时间;
(2)泥石流到达坡底时汽车的速度大小;
(3)试通过计算分析汽车能否安全脱离?

-
7、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1)、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_____。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2)、实验中,造成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A、长度测量不准确 B、打点时间间隔不均匀 C、运动中受摩擦力作用 D、木板未调成水平(3)、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获得的打点的纸带。A、B、C、…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是T,对应的距离依次是s1、s2、s3、…

①下列计算加速度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有。
A. B. C.D.
②下列用于计算D点速度的表达式有。
A. B.
C. D.
③上面纸带中,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为50Hz,如图所示,纸带两个计数点中间还有4个点,量得A与B两点间距离s1=30.0mm,D与E两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小车在A与B两点间平均速度为m/s,小车加速度为m/s2.
④上面纸带中,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而未被发觉,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1)、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2)、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的顺序排序。 -
9、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内的位移是 B、第末的速度是 C、任意相邻的内位移差都是 D、任意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
-
10、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 , 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 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可知和的关系为(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D、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11、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
12、将一个物体在t = 0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t = 0.8s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8m/s(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一定是在t = 3.2s时回到抛出点 B、t = 0.8s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16m/s D、t = 0.8s时刻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下方
-
1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树叶在空中的飘落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
-
14、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乙一直比甲运动的快 B、2s时乙追上甲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 -
15、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s内与刹车5s内的位移之比为( )A、 B、 C、 D、
-
1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图像 B、丙是图像 C、乙是图像 D、甲是图像 -
17、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在距地面10m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A、1s B、2s C、 D、
-
18、“神舟七号”飞船在刚离开地面后以初速度、加速度a做加速直线运动,若飞船从t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则飞船从t时刻开始(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高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19、“子弹在枪筒里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a,经过时刻t,子弹以瞬时速度vt从枪口射出”。这段话中用错的概念是( )A、初速 B、时刻 C、瞬时速度 D、加速度
-
20、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小球从斜面上某点A以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并开始计时,经恰好到达斜面顶端,然后立刻沿斜面下滑,再经过到达斜面底端,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不变,求:
(1)小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运动到距A点3m处时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