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石子,让其自由落下,下落过程中经过A、B、C三点,记录下石子自A 到B所用的时间为t1 , 自 B 到C 所用的时间为t2 , 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d,忽略砖缝之间距离,小石子大小不计,则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4dt1t2t1t2t1+t2 B、2dt1t2t1t2t1+t2 C、4dt1+t2t1t2t1t2 D、2dt1+t2t1t2t1t2
  • 2、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某种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为4m/s2 , 则该车应设计的安全距离最接近(       )

       

    A、5m B、12.5m C、20m D、25m
  • 3、关于物理课本中的四幅插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图乙中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快慢定义了速度v=ΔxΔt , 运用了比值定义法 C、图丙中用极短曝光时间内石子的平均速度来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运用了极限思想 D、图丁中把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作用于重心,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 4、2023年杭州亚运运会上,来自中国天才选手全红婵频频上演“水花消失术”,10米台决赛第二轮的第二跳,7名裁判全部给出1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水过程全红婵的重心一直都在自己身上且重心位置相对自己是不变的 B、跳台受到的压力就是运动员的重力 C、研究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的姿态,全红婵可看作质点 D、全红婵受到的支持力,是因为跳台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5、如图所示,AB为半径R=0.8m的14光滑圆弧轨道,下端B恰与小车右端平滑对接。小车质量M=3kg,车长L=2.06m,现有一质量m=1kg的滑块,由轨道顶端无初速度释放,滑到B端后冲上小车。已知地面光滑,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当车运动了t0=1.5s时,车被地面装置锁定(g=10m/s2)。试求:

    (1)滑块到达B端时,轨道对它支持力的大小;

    (2)车被锁定时,车右端距轨道B端的距离;

    (3)从车开始运动到滑块滑离小车的过程中,滑块与车面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 6、如图所示,轻质动滑轮下方悬挂重物A、轻质定滑轮下方悬挂重物B,悬挂滑轮的轻质细线竖直。开始时,重物A、B处于静止状态,释放后A、B开始运动。已知A、B的质量均为m,假设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在A发生位移h的过程中(动滑轮没有高出定滑轮)。求:

    (1)重物B机械能守恒吗,请说出理由;

    (2)重物B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3)重物A机械能增加量。

  • 7、“春华”学习小组用“碰撞实验器”通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他们第一次实验使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中,a是入射小球,b是被碰小球,先将小球a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从斜槽末端飞出后落到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重复多次,描出小球a的平均落点位置P,再把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a仍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碰撞后,两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重复多次,描出碰后小球a、b的平均落点位置M、N如图乙所示,O点为轨道末端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的质量必须小于小球b的质量且两小球半径相同

    B.斜槽越粗糙,实验误差就会越大

    C.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即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处,应恰好静止

    D.必须测量斜槽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

    (2)实验中,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直接被测得的,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发现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因此可以用间接地来代替小球碰撞前后时的速度。

    (3)同学们用托盘天平测出了小球a的质量记为m1 , 小球b的质量记为m2 , 用毫米刻度尺测得O、M、P、N各点间的距离(图乙中已标出),则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4)同学们在实验中正确操作、认真测量,发现x1:x2:x3=4:9:2 , 若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则m1:m2=

  • 8、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 97.50 cm,摆球直径为 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 50 次所用的时间如图甲所示。则:

    (1)该摆摆长为 cm,秒表的示数为

    (2)(单选)如果他测得的 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 l 并测出相应的周期 T,从而得出一 组对应的 l 与 T 的数据如图乙,再以 l 为横坐标,T 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 k,则重力加速度 g=(用 k 表示)


  • 9、如图所示,挡板P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左下端,斜面右上端M与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MN连接,其圆心О在斜面的延长线上。M点有一光滑轻质小滑轮,∠MON=60°。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B、C由一轻质弹簧拴接(弹簧平行于斜面),其中物块C紧靠在挡板Р处,物块B用跨过滑轮的轻质细绳与一质量为4m、大小可忽略的小球A相连,初始时刻小球A锁定在M点,细绳与斜面平行,且恰好绷直而无张力,B、C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解除对小球A的锁定,当小球A沿圆弧运动到最低点N时(物块B未到达M点),物块C对挡板的作用力恰好为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mg B、小球A到达N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219gR C、小球A到达N点时的速度大小为815gR D、小球A由M运动到N的过程中,小球A和物块B的机械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 10、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设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成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     )
    A、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B、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 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 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
  • 11、如图甲所示,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5s时刻的波动图像,乙图为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像,质点M位于x=1m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波在向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波的传播速率为4m/s C、经过2s时间,质点P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8m D、质点M从图示位置开始运动路程为0.5m时,所需的时间为23s
  • 12、两波源分别位于坐标原点和x=14m处,t=0时刻两波源开始起振,t=4s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在x=4m和x=10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位于x=7m处,质点N的平衡位置位于x=6m处,则(       )

       

    A、t=6s时两列波相遇 B、从0到10s内质点N通过的路程为2.4m C、t=7.5s时质点M的速度在增大 D、t=10s时质点N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 13、如图所示为某人造地球卫星的变轨发射过程,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轨道半径为R1 , 在A点进行变轨,使卫星在椭圆轨道2上运行,在B点再次进行变轨,使卫星在圆轨道3上运行,轨道半径为R3 , 卫星在轨道1、轨道3上运行的环绕速度、加速度大小分别为v1、v3 , a1、a3 , 在轨道2上运行到AB两点的速度、加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 , aA、aB。关于该人造卫星的运行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1,2,3三个轨道上的机械能关系是E1>E2>E3 B、卫星在1,2,3三个轨道上的周期关系是T1>T2>T3 C、卫星在AB两点的环绕速度关系为vA>v1>v3>vB D、卫星在AB两点的加速度关系是aA>a1>a3>aB
  • 1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带有半圆弧槽的滑块N质量为2m,槽的半径为r,槽两侧的最高点等高,将质量为m且可视为质点的小球M由槽右侧的最高点无初速释放,所有接触面的摩擦均可忽略。第一种情况滑块固定不动,第二种情况滑块可自由滑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下,小球均可运动到左侧最高点 B、两种情况下,小球滑到圆弧槽最低点时的速度之比为1:1 C、第二种情况,小球滑到圆弧槽最低点时圆弧槽的速度为13gr D、第二种情况,圆弧槽距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2r3
  • 15、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2s时,振子在O点右侧62cm处 B、t=0.2s和t=0.6s时,振子的速度相同 C、t=0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 D、t=0.4s到t=0.8s的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和速度都逐渐减小
  • 16、2023年2月10日,远在火星执行全球遥感科学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已经在火星“上岗”满两年,不久的将来人类登上火星将成为现实。若a为火星表面赤道上的物体,b为轨道在火星赤道平面内的气象卫星,c为在赤道上空的火星同步卫星,卫星c和卫星b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且两卫星的绕行方向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 < vb < vc B、a、b、c的角速度大小关系为ωa < ωb < ωc C、在卫星b中一天内可看到8次日出 D、a、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 < ab < ac
  • 17、某科学家团队在河外星系中发现了一对相互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系统,两黑洞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黑洞1、2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下列关于黑洞1、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之比为r1:r2 B、线速度之比为r1:r2 C、向心力之比为r1:r2 D、动能之比为r12:r22
  • 18、如图所示,ABCD两竖直线相距为2L , 其间以水平线PT为界,PT上方电场E1竖直向下,PT下方电场E2竖直向上,在电场左边界AB上的PQ两点相距为L。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Q点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匀强电场E2中,通过PT上的某点R进入匀强电场E1后,从CD边上的M点水平射出,其轨迹如图,若MT两点的距离为L2 , 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PT上方的电场强度大小E1PT下方的电场强度大小E2

    (2)带电粒子先后经过两电场所用的时间之比。

  • 19、如图甲是静电喷涂原理的示意图.一带正电荷的涂料微粒从发射极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加速飞向吸板,其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MN是其路径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 B、M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的大 C、涂料微粒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大 D、涂料微粒在M点的加速度比在N点的大
  • 20、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办。开幕式上,某国领队牌的面积为S,所能承受的最大风力为F , 风垂直吹到领队牌上后速度瞬间减为零。已知空气密度为ρ , 不考虑领队牌的运动速度,则该领队牌能承受的垂直迎风面方向的风速最大值为(  )

    A、FρS B、2FρS C、FρS D、2FρS
上一页 1344 1345 1346 1347 13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