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如图所示,小木块A位于长木板B的最左端,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A、B均静止。现用水平恒力F=10N拉动A向右运动,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 , B的长度L=1.0m,A的质量 , B的质量 , 取重力加速度 , 求:
(1)A在B上滑动的过程中,A和B的加速度大小和。
(2)A被拉到长木板B的最右端时,木块A和木板B相对水平面的位移大小和。

-
2、将一物体从距离地面高45m的位置以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g=10 m/s2。求:
(1)物体飞行的时间;
(2)物体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
(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
3、如图所示,一质量的物块恰能沿倾角的固定斜面匀速自由下滑.重力加速度g取 , , 。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受到斜面支持力N;
(2)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
4、(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结合测得的实验数据在白纸上画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①本实验采用了(填“控制变量”“微元法”或“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
②图乙中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是 , 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请选填写“F”或“F'”)
(2)、做完(1)中实验后,小组同学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拆开,取出其中的轻弹簧,将其一端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再在其下端悬挂钩码,测量此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丙所示。由测得相关数据,画出弹簧弹力大小F与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则由图可得:①该弹簧的原长为cm;
②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
5、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1)除了图甲中所给器材以及交流电源和导线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选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秒表 B.天平(含砝码) C.刻度尺
(2)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A、B、C是3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实验测得 , ,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上述信息可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
A.阻力补偿过度
B.阻力补偿不足
C.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
6、如图所示,质最为M的物体用OA和OB两根等长的绳子悬挂在半弧形的支架上,B点固定不动,A点则由D沿圆弧向顶点C移动。在此过程中,两根绳子的张力将( )
A、绳OB拉力逐渐增大 B、绳OB拉力逐渐减小 C、绳OA拉力逐渐增大 D、绳OA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
7、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一直不变 B、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C、时间内乙车在甲车前面 D、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总是大于甲车的速度 -
8、小船在宽的河中渡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 水流速度为。关于小船过河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无法垂直河岸过河 B、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C、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D、小船渡河过程中保持船头方向不变,若水流速度变大,则渡河时间将变短
-
9、如图所示,哪一段的加速度最大(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
10、“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交通安全无小事!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C、汽车超速会减小汽车的惯性 D、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惯性
-
11、人乘坐升降电梯从楼房的底层到达高层,这个过程中可能( )A、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B、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D、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
1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大塑料袋装满水挂起,袋边有竖放的三角尺,他用牙签在塑料袋靠近底部的位置扎一小孔;用杯子接住流出来的水,记录杯口到桌面的高度 , 孔口到桌面的高度 , 杯口中心到孔口的水平距离。忽略该过程中袋内水面高度变化,。
(1)根据题中数据求此孔口的细水流射出速度的大小;
(2)在探究中,他又用牙签在正上方扎了一个小孔,发现这两股细水流恰好都射入到杯口的中心。测出上孔口到桌面的高度 , 袋内水面到桌面的高度未知,查阅资料得知此情况下的孔口水流速度(是一个小于1的常数),H为孔口到袋内水面的高度。求袋内水面到桌面的高度。

-
13、最近很多城市推广一种高楼逃生神器,遇到火灾等突发情况,顺势滑下,便可逃生。某逃生神器如图所示,这种装置类似于“滑梯”,紧急情况中放下,逃生者倚躺在滑梯内,即可顺势滑到底楼。假设每层间的高度 , 滑梯坡度处处相同,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忽略转角处的距离及带来的变化,重力加速度 , , 。
(1)经测试,逃生者从3楼(对应地面是二层的高度)滑到地面需用时10s,求逃生者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
(2)处于高层的逃生者都备有智能躺椅,躺椅配有控速系统和刹车系统,控速系统可以限制下滑过程中速度不超过6m/s,刹车系统可以使减速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不超过 , 为了安全,滑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要求不超过2m/s。求从25楼下滑到地面的最短时间。
-
14、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物体甲、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 。g取。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
15、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的大小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

(1)本实验主要应用的方法是。
A.类比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控制变量法
(2)下图是实验时补偿阻力的情形,其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
B.
C.

(3)在一次实验操作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为计数点,其中相邻两计数点间均有四个点未画出,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另一实验小组在探究“在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合外力关系”实验中,未补偿阻力,将砂和砂桶的总重力作为小车合外力F,得到a-F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F0的物理意义为 , a-F图像中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16、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中,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如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正确的是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伸即可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
17、如图甲所示,倾斜传送带以速度(大小未知)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煤块以初速度从传送带底端点冲上传送带,经历恰好到达传送带顶端点,煤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点间的距离为 B、内煤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C、内煤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D、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为 -
18、物体甲的x-t图像和物体乙的v-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 )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0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0 -
19、在一次杂技表演中,表演者顶着一竖直杆沿水平地面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图像)如图甲所示。与此同时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其沿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图像)如图丙所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8m/s C、猴子在前2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D、猴子在前2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16m -
20、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以速率vA匀速向右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vB与物体A的速度vA之比为( )
A、 B、 C、 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