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的火灾自动报警器工作原理为:放射源处的镅A95241m发生α衰变生成镎N93237pα粒子使壳内气室空气电离而导电。当烟雾进入壳内气室时,α粒子被烟雾颗粒阻挡,于是锋鸣器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火灾时温度升高,A95241m的半衰期变长 B、这种报警装置应用了α射线贯穿本领强的特点 C、A95241m发生α衰变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D、α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结合成了一个α粒子然后释放出来
  • 2、质量为m=2kg的物块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2.5kg的木块与PB相连,M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sin37°=0.6,cos37°=0.8,g=10N/kg)求:

    (1)、轻绳PA和轻绳PB各自产生拉力的大小;
    (2)、拉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 3、我国的最新交通规则规定:黄灯亮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若继续前行则视为闯黄灯,属于交通违章行为;我国一般城市路口红灯变亮之前绿灯和黄灯各有3 s的闪烁时间。某款汽车的刹车性能测试如下:在初速度为15m/s的情况下,制动距离为22.5m。求:
    (1)、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正以v0=6m/s的速度驶向路口,绿灯开始闪时车头距离停车线s=20m,若驾驶员从眼睛看到灯闪到脚下采取动作再到汽车有速度变化的反应总时间是t0=1.0s,则汽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才能在黄灯亮前正常通过路口?
  • 4、某同学用橡皮条与弹簧测力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B和OC为细绳。

    (1)本实验中两次拉橡皮条的过程,主要体现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做本实验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 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调另一端拉到O

    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3)某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到达O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橡皮条的弹力大小为N。

    (4)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图中F1F2合力的理论值(填“F”或“F'”)。

    (5)实验中,如果将细绳换成橡皮筋,O点沿OB OC方向的拉力仍等干弹簧秤的读数,所以实验结果发生变化。 (选填“会”或“不会”)

  • 5、如图所示,质量为4m的物体A和质量为m箱子B,用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A置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向B中缓慢地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

    A、A有上向滑动的趋势,所以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B、A所受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是33 D、当箱子B的总质量变为2.5m时,系统还能保持静止状态
  • 6、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为球心。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地面与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2mg B、小球受到半球形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12mg C、小球受到半球形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mg D、半球形容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 7、在第九届珠海航展上,八一跳伞队惊艳航展.如图在某段时间内将伞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简化为两根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设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0°,运动员重力为G(不计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运动员匀速运动,则每根绳的拉力为3G/3 B、若运动员匀速运动,则每根绳的拉力为3G/2 C、若运动员匀速运动,则每根绳的拉力为2G/2 D、不论运动员运动状态如何,两绳拉力的合力大小都为G
  • 8、水上飞伞是一项锻炼勇气和毅力的水上娱乐活动。快艇开动后,拖在快艇后面的空中飞伞,在风力(方向与伞面垂直)和绳子牵引力的作用下升起,游客乘伞体验在空中飞翔的感觉。下列各图中的O点均表示游客,能反映飞伞(不计伞重)载着游客在空中匀速飞行的是(  )
    A、 B、 C、 D、
  • 9、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长木板,一个人站在木板上用力F水平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三者的质量均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箱子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当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时,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仍等于3mg D、若水平面光滑,人用同样大小的力F推箱子,能使长木板在水平面上滑动
  • 10、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F3 B、F3>F2>F1 C、F3>F1>F2 D、F2>F3>F1
  • 11、粗糙绝缘水平地面AP与光滑绝缘半圆弧竖直轨道PQ相切P点,PQ右侧(含PQ)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3mg4q , 圆轨道半径为R,AP长度L1=5R。A点左侧有一弹射装置,A点右侧B处静置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滑块C,AB长度L2=R , 如图所示。现用此装置来弹射一质量为2m的滑块D,滑块D在A点获得弹簧储存的全部弹性势能后向右运动,到达B点与C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C的电荷量不变),碰撞后滑块C继续向右运动到P点进入光滑圆轨道。滑块C、D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 , 不计空气阻力,滑块都可看作质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滑块D获得10mgR的弹性势能后与C发生碰撞,求碰后瞬间滑块C的速度大小;

    (2)第(1)问的情境中,C继续运动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Q,求此时滑块C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弹射装置弹射出滑块D后,滑块D与C发生弹性碰撞,要使C能滑上圆弧轨道,并且可沿轨道滑回平面,求滑块D获得的弹性势能的范围。

  • 12、如图,水平面内固定有平行长直金属导轨ab、cd和金属圆环;金属杆MN垂直导轨静止放置,金属杆OP一端在圆环圆心O处,另一端与圆环接触良好。水平导轨区域、圆环区域有等大反向的匀强磁场。OP绕O点逆时针匀速转动;闭合K,待MN匀速运动后,使OP停止转动并保持静止。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MN质量为m,OP的角速度为ω,OP长度、MN长度和平行导轨间距均为L,MN和OP的电阻阻值均为r,忽略其余电阻和一切摩擦,求:

    (1)闭合K瞬间MN所受安培力大小和方向;

    (2)MN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3)从OP停止转动到MN停止运动的过程,MN产生的焦耳热。

  • 13、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虹和霓均是太阳光在水珠内经过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如图是霓形成的简化示意图,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a、b从空气进入水滴中,因传播速度变小,频率也变小 B、在水滴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C、改变光进入水滴的角度,a光在水滴内会发生全反射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若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频率的光,则一定是b光
  • 14、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x轴下方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在x轴上方,0<y≤L的范围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在L<y≤2L的范围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0的匀强磁场区域Ⅱ。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y轴负半轴上某点P静止释放,恰好不能进入磁场区域Ⅱ中,不计粒子重力。

       

    (1)、求释放点P的坐标;
    (2)、若磁场区域Ⅰ的磁感应强度变为B02 , 仍从P点静止释放该粒子,求粒子从释放到离开磁场的时间;
    (3)、若磁场区域Ⅰ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随y均匀增大,且满足B=ky,仍从P点静止释放该粒子,粒子恰好不能进入磁场区域Ⅱ,求k值。
  • 15、如图所示为一儿童玩具的简化模型,AB为水平直轨道,BC和CD为两段半径为R、圆心角为37°的圆弧轨道,ABCD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整个轨道无摩擦且各段轨道平滑连接。在水平直轨道的A端有一弹簧枪,向左压缩弹簧可将小球向右弹出。在某次玩耍时,弹簧枪将质量为m的小球弹出后,小球恰好能够到达D点。已知重力加速速为g,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经过B点前后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之比;
    (2)、更换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仍将弹簧压缩到相同的长度后释放,小球经过C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
  • 16、如图所示,有一单匝圆形闭合线圈,质量为m,半径为r,横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ρ,用绝缘细线悬挂着。线圈下半部分处于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B=kt(k>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I;
    (2)、细线拉力减小为零的时刻t0
  • 17、某同学要将量程为3mA的毫安表G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再利用一标准电压表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检测,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毫安表G(量程3mA,标称内阻200Ω)

    B.标准电压表V(量程3V,内阻几千欧)

    C.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0.2A)

    D.滑动变阻器R2(0~50Ω,额定电流0.1A)

    E.定值电阻R3=800Ω

    F.定值电阻R4=1kΩ

    G.电源E(电动势约为3V)

    H.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毫安表G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要将毫安表G与定值电阻(填“R3“或“R4”)串联。
    (2)、接着该同学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逐格校准,应选择滑动变阻器(填“R1”或“R2”);请在答题卡方框内画出对改装电压表进行校准的实验电路图 , 改装电压表用毫安表G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表示。
    (3)、当标准电压表的示数为2.2V时,改装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改装的电压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V;说明毫安表的内阻不是标称值,而是Ω;要达到预期目的,需要将与毫安表G串联的电阻换成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 18、李老师和他的儿子在公园里玩耍,公园里有一个用一块木板和两根绳子做成的秋千,绳子上端系在一棵大榕树的树枝上。小朋友想知道悬挂秋千的绳子有多长,李老师和他一起做了一个简易实验来测量绳子的长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秋千静止时,在秋千旁边支起一根自拍杆,如图所示;

    ②让小朋友坐在秋千上,然后轻推小朋友使秋千前后小弧度摆动;

    ③李老师使用手机上的秒表在小朋友某次经过自拍杆时开始计时;

    ④开始计时后,小朋友第30次经过自拍杆时停止计时,记录的时间为69s。

    (1)、根据以上实验步骤,秋千摆动的周期为s。
    (2)、若将秋千的运动视为单摆运动,且认为摆长等于绳长,可测得绳长为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取g=π2
    (3)、由于人坐在秋千上时,重心不在木板上,仅考虑该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则(2)问中测得的绳长比实际绳长(填“长”或“短”)。
  • 19、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位于竖直平面内,AB边水平,顶点C在AB边上方,3个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已知AB边中点M处的电场方向竖直向下,BC边中点N处的电场方向竖直向上,A点处点电荷的电荷量的绝对值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处的电荷为负电荷 B、C点处点电荷的电荷量的绝对为333q C、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 D、M点的电场强度大于N点的电场强度
  • 20、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大圆环上套有一个小环,小环从大圆环顶端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小环的速率v与它下降的高度h或它到P点的距离L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