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大,则速度一定变化快 C、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 2、一木箱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和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水平拉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重50N的物体,受到F1=5NF2=1N的水平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果将F1撤去,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1N B、2N C、3N D、4N
  • 4、在实验室中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当用手按压桌面时,打到桌面的激光束反射在天花板上的光点会发生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受到手的弹力作用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塑性形变 B、桌面受到手的弹力作用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C、按压过程没有发现手形变,所以手没有受到弹力 D、反射在天花板上的光点发生移动,说明桌面发生了形变
  • 5、在救援中,无人机被广泛用来定点投放物资。有三架无人机a、b、c悬停在空中,分别将悬挂的物资由静止释放,已知a、b、c离地面的高度之比h1:h2:h3=3:2:1 , 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物资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之比为ta:tb:tc=3:2:1 B、物资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之比为ta:tb:tc=3:2:1 C、物资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va:vb:vc=3:2:1 D、物资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va:vb:vc=9:4:1
  • 6、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特大桥,于2024年6月30日建成开通,全长约24公里,限速100km/h。一游客开小车经过深中通道用时约2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游客的位移为24km B、该游客的平均速度约为72km/h C、100km/h是指小车行驶的瞬时速度 D、100km/h是指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 7、两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小车A、B进行实验,两车均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t=0时,A、B两车同时沿两条相距x0=6m的平行直线轨道从同一起跑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车始终以v=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从静止开始以a1=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两蓝牙小车自动连接的最大距离L=10m

    (1)、求2s末两车的距离;
    (2)、若26s末B车做加速度a2=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停止运动,求第26s末两车的距离以及26s后两车相距最近的时刻;
    (3)、在0~26s内,求两车能够保持连接的总时间。
  • 8、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以下问题:

    (1)、小球下落的加速度;
    (2)、小球在位置“2”的速度;
    (3)、小球被释放的位置离位置“1”的距离。
  • 9、“祖冲之”研究小组利用气垫导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将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遮光片正对O点),发现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的遮光时间为18.0ms , 经过光电门B的遮光时间为6.0ms , 测得遮光片的宽度d=1.8mm , A、B之间的距离x=20.0cm。(结果保留1位小数)

    (1)、请估算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vA和经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vB
    (2)、滑块加速度的大小;
    (3)、遮光片从O点运动到光电门A的时间。
  • 10、某同学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图中A、B、C、D、E、F、G分别为打点计时器依次打下的点,相邻两个点的距离分别x1x2x3x4x5x6 , 如图所示.已知打点周期为T。

    (1)、若满足x2x1=x3x2=x4x3=x5x4=x6x5 , 则说明小车做直线运动。
    (2)、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打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用x1x2x3x4x5x6、T表示)
    (3)、为了测定小车的加速度,需要用到下列哪些仪器?____________。
    A、220V的交流电源 B、低压交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4)、在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打点时,应先(此问填写“接通电源”或“释放小车”)。
  • 11、A、B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A同学捏住直尺上端,让直尺处于竖直状态,B同学把手放在直尺零刻度线处(未碰到直尺),准备用两个手指夹住下落的直尺;

    (2)A同学突然松手,尺子开始下落,B同学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x,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B同学的反应时间为(用x和g表示),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 , x=45.00cm,可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为s。若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0.1s对应的直尺刻度值为x1 , 0.2s对应的直尺刻度值为x2 , 则x1:x2=

  • 12、某物体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获得某一初速度v0后在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秒内的位移为4m、在第2秒内的位移为0.5m。请判断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该物体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2.25m/s B、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5m/s2 C、该物体的初速度v0=6m/s D、该物体在停止前1秒内的位移为2m
  • 13、滑草是一项前卫运动,和滑雪一样能给运动者带来动感和刺激,成都西岭雪山有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滑草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如图所示,在t=0时刻,一名游客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通过B点滑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在C点,把每隔2秒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中,求:

    t/s

    0

    2

    4

    6

    8

    10

    v/(m/s)

    0

    4

    8

    12

    10

    2

    A、游客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比减速阶段的加速度更大 B、游客的最大速度为14m/s C、A、B间的距离为36m D、B、C间的距离为24.5m
  • 14、某物体在离地面足够远的高空某位置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前3秒,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始终反向 B、在前3秒,物体的位移比路程更大 C、在前3秒,物体的速度改变量大小为30m/s D、有三个时刻,物体离抛出点的距离大小为15m
  • 15、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概念的引入,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运用a=ΔvΔt定义加速度,应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C、运用v=ΔxΔtΔt0计算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化模型法
  • 16、一辆汽车以10m/s开始刹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后第3秒末的速度大小为2m/s B、在运动过程中,汽车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2m C、在汽车刹车后的第3秒内,汽车的位移为2m D、汽车刹车后,第1秒内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5:1
  • 17、某兴趣小组利用内部气压为0.001Pa(可视为真空)、高6m的亚克力管做落体实验,将亚克力管按距离等分为ABBCCDDE四段,羽毛由静止开始从最高点A下落,经过AB段速度的增加量为Δv1 , 经过CD段速度的增加量为Δv2 , 则(  )

    A、羽毛经过各点的速率之比为vB:vC:vD:vE=1:2:3:4 B、 Δv1> Δv2 C、羽毛经过ABBCCDDE四段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2:3:2 D、羽毛从A到E的平均速度比羽毛经过B点的瞬时速度更大
  • 18、一个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x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点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 4m/s B、质点的加速度为 4m/s2 C、质点第1秒末和第2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3 D、质点在第3秒内的位移为10m
  • 19、图示为甲、乙两质点的运动图像,由图可知(  )

    A、在前2秒内,两质点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第2秒末,两质点的速度方向均发生改变 C、在第4秒内,甲、乙均向负方向运动 D、在前4秒内,甲、乙均在第3秒末离出发点最远
  • 20、北京大学著名物理学赵凯华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掌握的概念……”。以下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大,则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改变量就越大 B、加速度增大,则物体的速度也正在增大 C、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也越大 D、速率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上一页 501 502 503 504 5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