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运动员持球竖直起跳后,在空中某位置将篮球投出,在将篮球投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与篮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运动员对篮球作用力的冲量等于球的动量变化量 C、运动员与篮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篮球所受重力的冲量持续增加
  • 2、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转动蹄形磁体时,静止的铝框(可绕轴自由转动)会随磁体同向转动 B、图乙中蹄形磁体靠近自由转动的铜盘时,铜盘转速不变 C、图丙中磁电式电流表中铝框骨架若用质量相等的塑料框替代效果相同 D、图丁中磁体从内壁光滑闭合竖直铝管的上端静止释放,磁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 3、如图所示,用绳吊起一个铝环,用条形磁体的N极去靠近或者远离铝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磁体向右侧靠近铝环时,铝环向左摆动 B、使铝环摆动的力是磁场对铝环的安培力 C、若磁体向左侧远离铝环,铝环一定不会摆动 D、磁体向右侧靠近铝环时,从右向左看铝环产生逆时针的感应电流
  • 4、下列物理量是矢量且单位正确的是(  )
    A、电流A B、磁通量Wb C、动量变化量Ns D、磁感应强度Wb/m
  • 5、如图所示,木块和木板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墙壁间用一弹簧相连,给木板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木板被抽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越大,弹簧弹力越大 B、桌面越粗糙,弹簧弹力越大 C、木板抽出速度越快,弹簧弹力越大 D、木块质量越大,弹簧弹力越大
  • 6、图中的A、B、C和D球均为光滑球,E球是一足球,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和斜面之间可能有弹力作用 B、B球和与C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C、倾斜的细绳对D球可能有拉力作用 D、E球(足球)与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方向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 7、某兴趣小组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遥控玩具小车A、B研究追及相遇问题。已知两蓝牙设备通信的最远距离d=3.75m,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平直路段上有相距s0=6m的两点O1、O2 , 开始时B车停在O2点,A车以v0=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两小车可视为质点,均向右运动,相遇时擦肩而过,不会相撞。求:

    (1)、当A车到达O2时,B车立即以1.5m/s2的加速度启动,求两车相遇前达到最大距离的时间及最大距离;
    (2)、当A车到达O1时,B车立即以1.5m/s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说明两车蓝牙设备能否通信;
    (3)、在(2)问中,若两车的蓝牙设备能通信,求能保持通信的时间;若不能通信,求能让两车通信的B车的最大加速度。
  • 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置于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通过一根跨过轻质定滑轮A、B的轻绳与一个质量为m0的物块相连,两滑轮间的轻绳水平,现将滑块置于斜面上,斜面体、滑块和物块三者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两滑轮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求:

    (1)、当斜面光滑时,m与m0的比值及杆对定滑轮B的弹力大小;
    (2)、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
    (3)、当斜面体固定且斜面动摩擦因数为μ时,能使系统静止的m0的取值范围。
  • 9、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块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在倾角α由0逐渐缓慢增大的过程中,当α为37°时物块恰好沿木板匀速下滑,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 , sin30°=0.5,sin37°=0.6,sin53°=0.8)求:

    (1)、当α=37°时的摩擦力大小;
    (2)、动摩擦因数;
    (3)、当α=30°时的摩擦力大小;
    (4)、当α=53°时的摩擦力大小。
  • 10、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t1=0.5s,t2=1.5s,t3=2.0s。求:

    (1)、0~t1时间内的加速度;
    (2)、t2~t3时间内的加速度;
    (3)、0~t3时间内的位移。
  • 11、甲、乙两组同学用不同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甲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2)、在某次实验中,他们在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上选取7个计数点,如图乙所示,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物体在打E点时的速度v=m/s,加速度a=m/s2(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乙组同学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条。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实验中用遮光条通过光电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代替滑块通过光电门这一位置时的瞬时速度。配套的数字计时器可以记录显示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和t2 , 已知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

    ①某次实验时,测得各数据如下:d=4mm,t1=0.02s,t2=0.01s,L=60cm,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时只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仍将滑块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测得多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结果绘制了1t22L的图像如图丁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滑块的加速度为。(用d、k表示)

  • 1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其中A、O间为橡皮筋,BO、CO为分别挂有弹簧测力计的细绳套,分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A、O间的橡皮筋可以用细绳代替 B、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应直接挂在橡皮筋的下端 C、应在细绳上用笔尖记录间距较远的两点来确定细绳的方向 D、两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2)、如图乙是某同学所作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图,则实际的合力是 , 一定沿AO方向的是。(均选填“F”或“F'”)

  • 13、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形光滑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O点正上方有一光滑小定滑轮,小定滑轮到轨道最高点B的距离为h,轻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小定滑轮均可视为质点),靠放在光滑圆形轨道上的A点,A点到小定滑轮的距离为L,另一端绕过小定滑轮后用力拉住.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缓慢地拉轻绳使小球由A运动到B,该过程中FN大小不变 B、缓慢地拉轻绳使小球由A运动到B,该过程中FT一直变小 C、小球静止在A点时,圆形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FN=mgLR+h D、小球静止在A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FT=2mgLR+h
  • 14、两根相同的轻弹簧的原长均为l , 将两弹簧与两相同物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并悬挂于天花板上,静止时两根弹簧的总长为2.6l , 现用手托着B物体,使下面的弹簧2恢复到原长,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悬挂稳定时弹簧1的长度为1.4l , 弹簧2的长度为1.2l B、弹簧2恢复原长时弹簧1长度为1.4l C、物体A上升的距离为0.4l D、物体B上升的距离为0.4l
  • 15、如图所示,在距离地面1.8m高的位置竖直向上以v0=8m/s的速度抛出一枚网球,最后落回地面,g=10m/s2 , 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

    A、网球落地时的速度为10m/s B、网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1.8s C、上升过程加速度的方向向上,下降过程加速度的方向向下 D、上升过程加速度不断减小,下降过程加速度不断增大
  • 16、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队再创佳绩,下列有关蹦床运动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对蹦床的压力是由蹦床形变产生的 B、蹦床对运动员的力和运动员对蹦床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从接触蹦床到离开蹦床的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先变大后变小 D、蹦床发生明显形变是因为运动员对蹦床的力大于蹦床对运动员的力
  • 17、“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研究物理有很多方法。下列关于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方便研究物理问题,体积小的物体均可以视为质点,质点是理想化模型 B、加速度a=ΔvΔt是用微元法定义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 C、由速度v=ΔxΔt可知,当Δt趋于零时,v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这里采用了极限法 D、速度v=ΔxΔt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 18、图中的正点电荷固定,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p从M点运动到N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p的电势能增大 B、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p的电势能减小 C、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p的电势能增大 D、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p的电势能减小
  • 19、竖直平面内有三个圆轨道,甲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A点,甲、乙轨道相切于B点,甲、丙轨道相切于D点,在各自相切部位轨道稍微错开,使得小球能无能量损失从一个轨道进入另一轨道,轨道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沿水平面进入半径为R的甲轨道,经过相切点B后进入乙轨道,并恰好经过其最高点C,随后又从B点飞出,经过丙轨道后再次经过甲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压力为30N。已知R=2r=0.4mm=1kgO1O2O1O3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60° , 整个轨道除了AD弧线是粗糙的,其余均光滑,求:

    (1)小球第一次经过A点时的初速度大小;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以及该过程离地面最高的高度;

    (3)小球从A点进入轨道后再次回到A点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 20、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通过传感器测得水平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斜面上滑,当速度为0时立马锁定物块。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 , 假设斜面足够长,求:

    (1)物体从0时刻开始上滑到被锁定的过程中,各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从0时刻开始上滑到被锁定的过程中运动的总位移大小?

上一页 495 496 497 498 4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