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光电传感器如图甲所示,若光线被物体阻挡,电流发生变化,工作电路立即报警。光线发射器内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中只有a、b两种可以使该光电管阴极逸出光电子,图乙为a,b光单独照射光电管时产生的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发射器最多能辐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较小 C、光电管中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的光的强度有关 D、若部分光线被遮挡,则放大器的电流将减小,从而引发报警
  • 2、公交车向东进站时的刹车过程可近似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时的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2m/s2
    (1)、公交车进站时2s末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公交车刹车第2s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公交车刹车6s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 3、在台球比赛中,球杆撞击白球后,设杆与球的接触时间t=0.4s,若白球获得水平向左的8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球桌上运动一段时间后垂直打在台球桌壁上并立即反弹,碰撞时间为0.2s,反弹后以4m/s速度原路返回,求:
    (1)、球杆击球时,求白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撞击桌壁后反向弹回,撞击过程中白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 4、如下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着马路经2min由A地出发经B、C两地到达D地。D与A、C两地恰好在一条直线上,

    (1)、汽车行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2)、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 5、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乙是某次实验获取的一段纸带。请你根据题图回答以下问题:

       

    (1)、本次实验选择的打点计时器是图(选填“丙”或“丁”)中的计时器。

       

    (2)、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的是电源(选填“直流”或“交流”)。
    (3)、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若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t=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则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6、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3s停止运动,那么汽车先后连续相等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x1:x2:x3为(  )
    A、1∶3∶5 B、5∶3∶1 C、9∶4∶1 D、3∶2∶1
  • 7、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汽车匀速直线运动 B、BC段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 C、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 D、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
  • 8、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两物体(  )

    A、甲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乙运动方向为反方向 B、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C、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D、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 9、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路程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 10、下列实例中“速度”为瞬时速度的是(  )
    A、50m短跑比赛中,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6m/s B、动车在“盐城到连云港”这一路段行驶的速度是200km/h C、物体在第5s内运动的速度为50m/s D、汽车以80km/h的速度通过长江大桥
  • 11、小李骑车去奶奶家,用时10分钟,两家直线距离为1km,到奶奶家时车上表盘显示为1.5km,此处的“10分钟”、“1km”、“1.5km”分别为(  )
    A、时间间隔、路程、位移大小 B、时刻、路程、位移大小 C、时间间隔、位移大小、路程 D、时刻、位移大小、路程
  • 1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词中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以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两岸青山相对出 C、巍巍青山两岸走 D、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 13、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程是矢量 B、位移是标量 C、速度是矢量 D、速率是矢量
  • 14、如图为一玩具起重机的电路示意图。电源电动势为6V,内电阻为0.5Ω,电阻R=2.5Ω,当电动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升一质量为0.125kg的物体时(不计一切摩擦阻力,g=10m/s2),标有“3V,1.5W”的灯泡正好正常发光,则电动机的内阻为

    A、1.5Ω B、3.5Ω C、4.0Ω D、1.0Ω
  • 15、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 , 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Q2的比值为(  )

    A、25 B、12 C、35 D、23
  • 16、如图,一弹射游戏装置,长度L1=1m的水平轨道AB的右端固定弹射器,其左端B点与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竖直管道平滑连接。已知滑块质量m=0.5kg,可视为质点,初始时放置在弹簧原长处A点,滑块与弹簧未拴接,弹射时从静止释放滑块且弹簧的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滑块动能,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忽略空气阻力,每次游戏都要求滑块能通过半圆形道最高点C。(已知弹簧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1)当r =0.2m时,若滑块恰好能通过圆形管道最高点C,求此时速度大小vC

    (2)求第(1)问条件下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及弹簧弹性势能EP0

    (3)若弹簧压缩量是第(1)问情况的2倍,半圆形管道半径可以变化,当半径为多大时,滑块从C处平抛水平距离最大,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 17、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将构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的优点。在某次施工中,质量m=500kg的建筑构件竖立在地面上,在塔式吊车钢绳的作用下,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上升4m后,达到最大速度2m/s , 之后匀速上升,一段时间后匀减速上升,经过2s停止运动,构件下端与9楼的楼面平齐,不计空气阻力,已知g=10m/s2 , 假设每层楼高3m , 求:

    (1)构件全程运动的时间;

    (2)匀减速阶段构件对钢绳的作用力。

  • 18、如图甲所示为“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小车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细绳一端连着小车,另一端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与竖直悬挂的力传感器相连。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C.本实验M(小车质量)与m(钩码总质量)可随意取值

    D.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2)如图乙所示为某小组在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标出了部分长度。已知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由图数据可求得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在打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力F与加速度a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钩码质量没有远小于小车质量

    B.补偿阻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C.补偿阻力时木板倾角过小或未补偿阻力

  • 19、如图甲所示,是“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小球平抛的运动轨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

    A.安装斜槽轨道时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实验得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其水平位移x和竖直位移y,下列图像能说明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的是

    A. B. C. D.

    (3)图乙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 , 测得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y1=5.0cmy2=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Δx为6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等于m/s,若C点的纵坐标y3=80.0cm , 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C等于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 20、如图,一粗糙斜面放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N升高过程中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上一页 437 438 439 440 4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