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同学在家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他找到了几个相同的橡皮筋,又找来了一些同规格的钩码,但没有弹簧秤。他猜想橡皮筋上的弹力也遵循胡克定律,可以代替弹簧秤完成实验。为了探究橡皮筋弹力的变化规律,他先设计实验装置如图甲并实施了以下方案:

    ①将橡皮筋挂在固定的钩子上,并在橡皮筋上挂上一个钩码;

    ②待静止后,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l

    ③逐次增加钩码的个数,测量对应的长度l

    ④将测量数据输入电脑,用电脑中WPS软件生成如图丙所示的Fl图像,其中l<12cm时的图像为直线,后半部分为平滑曲线。

    (1)、实验中某次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筋长度的情形如图乙,则此时l=cm;
    (2)、由图丙可知,橡皮筋自然伸长时的长度l0约为cm;
    (3)、接下来小明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将三根相同的橡皮筋一端系在一起形成结点O;在方木板上合适位置钉好三根图钉,随后将三根橡皮筋分别挂在图钉上,如图丁所示。小明认为橡皮筋OAOB的弹力的合力应与OC上的弹力等大反向,于是测量了三根橡皮筋的长度;为了明确各力方向,此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记录结点O的位置;

    (4)、取下图钉后,小明直接用橡皮筋的形变量ll0当作橡皮筋上弹力的大小,在坐标纸上绘制了戊图所示的橡皮筋OAOBOC上弹力FAFBFC的图示,请你帮他把FAFB的合力F画出来;
    (5)、多次实验发现,当某一橡皮筋拉伸太长时,画出的另两个拉伸较短橡皮筋的合力F合总是小于拉伸太长橡皮筋的弹力F。对此,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来解释这个现象,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
    A、绘制F时出现作图误差 B、F对应橡皮筋的长度测量值偏大 C、橡皮筋提供弹力较大时不遵从胡克定律,其形变量偏大
  • 2、如图所示,摄影师调节三脚架使相机高度降低。与调节前相比,水平地面对任意一只支撑杆的(  )

    A、支持力增大 B、支持力不变 C、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不变 D、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变小
  • 3、用两段细绳将一根木棒吊起并保持静止。下列各悬吊方式中,细绳拉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 4、小李讲了龟兔沿直线赛道赛跑的故事,兔子和乌龟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兔子和乌龟同时出发 B、乌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比赛过程中龟、兔相遇2次 D、t1t3时间内乌龟的速度更大
  • 5、某学习小组用智能手机测自由落体加速度,手机屏幕显示加速度传感器的图像如图所示。实验中,手机自由下落的高度约为(  )

    A、0.1m B、0.8m C、1.5m D、2m
  • 6、如图甲所示,用力传感器拖动水平固定木板上的静止木块,直到使其匀速运动;图乙是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拉力随时间变化的F-t图像。则木块(  )

    A、12s时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B、12s时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C、12s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0N D、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0N
  • 7、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则下列计算打下实验点C时小车速度vC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

    A、vC=x3+x42T B、vC=2Tx3+x4 C、vC=x3T D、vC=x3T
  • 8、如图所示,大人跟小孩班手腕;大人把小孩的手压倒在桌面上的过程中,大人对小孩的作用力与小孩对大人的作用力(  )

    A、大小不同 B、方向相同 C、是一对平衡力 D、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9、如图所示,一架直梯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直梯处于静止状态。墙壁对直梯的弹力(  )

    A、方向垂直于直梯 B、方向平行于直梯 C、是由于直梯的形变引起的 D、是由于墙壁的形变引起的
  • 10、小明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小明启动计时器,然后放开小车,让它拖着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绘制出小车的vt图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 11、国庆期间宋老师从徐州出发自驾到南京游玩,导航提供了三条路线如图所示,其中推荐方案路线用时3小时50分,全程335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3小时50分”指的是时刻 B、“3小时50分”指的是时间 C、“335km”指的是位移大小 D、三种方案对应的位移不同
  • 12、如图甲所示,力F(未画出)变化时弹簧长度不断变化,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得外力F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原长为5 c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N/m C、l=10 cm时,弹簧对墙壁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D、l=10 cm时,弹簧对墙壁的弹力大小为20 N
  • 13、如图所示,在竖直墙壁上固定水平轻杆OB,B为铰链装置,OA为轻质细绳且与水平方向夹角θ=30° , 小球质量为m,通过轻绳系于O点,初始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保证O点位置不变,逐渐减小绳OA的长度,使绳的上端由A点缓慢移动至C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所有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时OA绳的拉力大小为3mg B、移动过程中OA绳的拉力大小逐渐增大 C、移动过程中OB杆的弹力逐渐减小 D、最终OA绳的拉力大小减小至0
  • 14、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芳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列火车车头朝向一致,则下列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火车停在轨道上,甲火车向前运动 B、乙火车向后倒车,甲火车停在轨道上 C、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乙火车运动较慢 D、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快
  • 15、如图甲所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火箭助推器回收画面。火箭发射后,助推器点火提供向上的推力,到达某一高度后与火箭分离,并立即关闭助推器上的发动机,在接近地面某处重启发动机减速并使助推器的速度在着陆时为零。从火箭发射开始计时,助推器上速度传感器测得助推器竖直方向的速度如图乙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t2~t4过程助推器的位移大小相等 B、t2时刻助推器与火箭分离并关闭发动机 C、t3~t4过程中助推器处于超重状态 D、t2<t4t2 , 则可能v1=v2
  • 16、第33届夏季奥运会已于2024年8月11日在法国巴黎闭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水裁判员在给运动员评分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B、赵杰以74.27m的成绩获得女子链球铜牌,这个成绩指的是链球的路程 C、在男子100米预赛中,有两位选手的成绩均为9.91s,说明他们平均速度相等 D、潘展乐以46.40s的成绩打破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其平均速度约为2.16m/s
  • 17、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小滑块置于长木板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滑块与木板左、右两端距离分别为L1 = 6 m、L2 = 8 m,木板与滑块、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 = 0.2、μ2 = 0.1,木板的质量M = 1 kg,上表面距水平面高度h = 0.8 m,滑块的质量m = 2 kg。现给滑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 = 8 m/s,重力加速度g = 10 m/s2

    (1)、要使木板保持静止,在木板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1 , 求力F1的最小值;
    (2)、为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在木板上加一水平方向的力F2 , 求力F2的大小范围;
    (3)、若在木板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3 , 且F3 = 13 N,求滑块落地时距木板左端的距离Δx。
  • 18、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小汽车正以v1=20m/s的速度匀速超车,距前车L=8m时遇突发状况放弃超车,前车正以v2=16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求:
    (1)、若无突发状况,小汽车再过多长时间追上前车;
    (2)、为避免相撞,小汽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刹车;
    (3)、若小汽车司机立即以大小为a1=0.50m/s2的加速度刹车,同时鸣笛提醒前车司机加速,前车司机经过t0=1.0s的反应时间后,至少以多大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
  • 19、如图甲所示,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的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在甲同学放开手指让直尺下落时,乙同学立刻捏住直尺。读出乙同学捏住直尺的刻度,不计空气阻力,即可算出该次测试的反应时间。如图乙是“人的反应时间测量尺”的一部分,图中C点对应的反应时间是tC=0.1s,A点对应的反应时间是tA=0.3s。g取10m/s2。求:

    (1)、C点在刻度尺的什么位置;
    (2)、若乙同学恰好捏住A点,求直尺被捏住瞬间的速度v大小;
    (3)、若B点是AC的中点,求位置B对应的反应时间t。
  • 20、2024年元旦哈尔滨火了。冰雪大世界的门票一度被抢光,各大景点拥挤程度堪比春运……无数热情的南方游客用所见所闻、亲身感受书写的“泼天的”美誉,使哈尔滨变成旅游“顶流”。如图,雪橇和小孩的总重力大为600N,在大人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沿水平方向匀速拉雪橇,此时拉力大小为300N,若接触面粗糙程度均匀,求:

    (1)、雪橇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把300N拉力改成与水平方向夹角30°斜向右上方拉动时,水平面对雪橇摩擦力的大小;
上一页 316 317 318 319 3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