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甲,“战绳”训练是当下一种火热的健身方式,健身员晃动战绳一端,使战绳的一端上下振动(可视为简谐振动),如图乙所示是某次训练中t=0.2s时战绳的波形图,绳上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抖动的频率,波速不变 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P点的振动方程为y=40sin5πtcm D、t=0.2st=0.6s , 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200cm
  • 2、历史上,为了研究原子、原子核的性质,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下面四幅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根据图①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图②表示的重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92235U56144Ba+3689Kr+201n C、图③中向左偏转的是β射线,向右偏转的是α射线,不偏转的是γ射线 D、用图④中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3.34eV的锌板,能发生光电效应
  • 3、手机拍照时手的抖动产生的微小加速度会影响拍照质量,光学防抖技术可以消除这种影响。如图,镜头仅通过左、下两侧的弹簧与手机框架相连,两个相同线圈c、d分别固定在镜头右、上两侧,c、d中的一部分处在相同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拍照时,手机可实时检测手机框架的微小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依此自动调节c、d中通入的电流IcId的大小和方向(无抖动时IcId均为零),使镜头处于零加速度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c沿顺时针方向,Id=0 , 则表明a的方向向右 B、Id沿顺时针方向,Ic=0 , 则表明a的方向向上 C、若a的方向沿左偏上30° , 则Ic沿顺时针方向,Id沿逆时针方向且Ic>Id D、若a的方向沿右偏上30° , 则Ic沿顺时针方向,Id沿顺时针方向且Ic>Id
  • 4、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距离地面高度为hAhB处的A、B两点,A、B所在竖直线与球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有两个网球以相同大小的速度v0分别斜向上和斜向下抛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网球恰好均能掠过球网,且轨迹平面与球网垂直,tanθ=12 , 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点高度差为(  )

    A、L B、5L4 C、L2 D、L4
  •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质量分别为mA=2kg,mB=1kg,mC=2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碰撞。A、B间动摩擦因数为0.5,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与C碰撞后的瞬间A的速度大小是2m/s B、碰撞后到三者相对静止,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5J C、碰撞后到三者相对静止,B相对长板滑动的距离为0.6m D、碰撞后到三者相对静止,需要时间为0.4s
  • 6、有关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B两板中,A板电势高 B、图2中,两D形盒间接直流电源 C、图3中,通过离子打在底片上的位置可以算出离子的比荷 D、图4中,该装置可以把具有速度v=BE的带电粒子选择出来
  • 7、某小山坡的等高线如图,M表示山顶,A、B是同一等高线上两点,MA、MB分别是沿左、右坡面的直滑道。山顶的小球沿滑道从静止滑下,不考虑阻力,则(  )

    A、球沿MA运动的加速度比沿MB的大 B、小球分别运动到A、B点时速度相同 C、若把等高线看成某静电场的等势线,则A点电场强度比B点大 D、若把等高线看成某静电场的等势线,则右侧电势比左侧降落得快
  • 8、质量均匀的钢管,一端支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竖直绳悬挂着(如图所示),下列钢管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9、北京时间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的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背面月壤采样。下列可以将着陆器看成质点的是(  )

    A、操控着陆器机械臂,进行采样作业 B、监测着陆器在落月前的姿态 C、定位着陆器在月球上的位置 D、观测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
  • 10、自感电动势正比于电流的变化率,其大小E=LΔIΔt。L为自感系数,其单位“亨利”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A、H B、Vs/A C、kgm2/A2s2 D、Ωs
  • 11、一重为G的圆柱体工件放在V形槽中,槽顶角α=60°,槽的两侧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槽与工件接触处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大小为μ=0.25,则:

    (1)要沿圆柱体的轴线方向(如图甲所示)水平地把工件从槽中拉出来,人至少要施加多大的拉力?

    (2)现把整个装置倾斜,使圆柱体的轴线与水平方向成37°角,如图乙所示,且保证圆柱体对V形槽两侧面的压力大小相等,发现圆柱体能自动沿槽下滑,求此时工件所受槽的摩擦力大小。(sin 37°=0.6,cos 37°=0.8)

  • 12、如图所示,质量为 m =1 kg 的物体置于倾角θ =37°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37°=0.6 ,cos37°=0.8)

    (1)、如图甲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求F1大小;
    (2)、如图乙所示,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求F2大小。
  • 13、某同学想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现有如下实验器材:一重物、木板、白纸、图钉、刻度尺、细绳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a。

    (1)、为了完成实验,他找来一根轻弹簧b,用刻度尺和弹簧秤测量轻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作出如图甲所示图像,根据图像,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贴有白纸的木板竖直固定,弹簧测力计a上端悬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重物Q,测出重物Q的重力G,如图乙所示;

    ②将轻弹簧b的右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拉轻弹簧的左端,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如图丙所示。测量轻弹簧b的和读出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并在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三条细线的方向;

    ③根据图甲求出轻弹簧b的弹力,在白纸上作出各力的图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否成立;

    ④改变弹簧的拉力,进行多次实验。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B.弹簧可以贴在木板上

    C.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时,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⑤改变弹簧的拉力时,发现两次结点O的位置与P刚好在同一直线上,如图丁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二次弹簧测力计a示数较大       B.两次弹簧测力计a示数相同

    C.第二次弹簧b的长度一定更长       D.第二次弹簧b的长度可能不变

  • 14、如图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圆柱体,现在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完全相同的圆柱体B,不计一切摩擦,将A缓慢向左移动(B未与地面接触)) , 则在此过程中A对B的弹力F1、墙对B的弹力F2 ( )

    A、F1变小、F2变小 B、F1变小、F2变大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大、F2变小
  • 15、如图所示,P为光滑定滑轮,O为光滑轻质动滑轮,轻绳跨过滑轮,左端与物体A相连,右端固定在杆Q上,重物B悬挂在动滑轮上。将A置于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斜面体上,轻绳AP段与斜面平行,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杆Q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斜面体与物体A仍保持静止状态,待动滑轮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绳中拉力减小 B、物体A与斜面体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斜面体与地面之间的弹力增大 D、斜面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 16、如图所示,用一轻绳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小球静置在光滑的半圆柱体上,小球的半径远小于半圆柱体截面的半径R , 绳AB长度为L , 长度为H的杆BC竖直且与半圆柱体边缘相切,OA与水平面夹角为θ , 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表达式表示绳对小球的拉力F是(  )

    A、mgLH B、mgR1+cosθH+Rtanθcosθ C、mgLH+Rtanθ D、mgLtanθHtanθ+R
  • 17、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现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个物体上,ABC都静止。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2N2N0 B、2N02N C、02N2N D、02N0
  •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 有以下几种说法: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则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19、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PMN三点,已知PM=10mMN=20m , 且运动员经过PMMN两段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求出OP间的距离 B、不能求出运动员经过OP段所用的时间 C、不能求出运动员的加速度 D、不能求出运动员经过PM两点的速度之比
  • 20、如图所示是户外露营中使用的一种便携式三脚架,它由三根完全相同的轻杆通过铰链组合在一起,每根杆均可绕铰链自由转动。将三脚架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吊锅通过细铁链挂在三脚架正中央。三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37° , 吊锅和细铁链的总质量为m,支架与铰链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  )

    A、每根杆中的弹力大小为13mg B、每根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4mg C、减小θ时杆对地面压力增大 D、减小θ时杆对地面摩擦力增大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