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8月16日15时3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若地球可看作半径为R、密度为ρ的均质球体,引力常量为G,则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为(       )
    A、4πGRρ3 B、4πGhρ3 C、4πGR3ρ3(R+h)2 D、4πG(R+h)3ρ3R2
  • 2、如图所示的光电管,合上开关,用光子能量为4.4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K,发现电流表示数不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示数小于1.80V时,电流表示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示数大于或等于1.80V时,电流表示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K的逸出功为(  )

    A、1.80eV B、2.60eV C、3.20eV D、5.00eV
  • 3、如图,在xOy坐标系中有三个区域,圆形区域Ⅰ分别与x轴和y轴相切于P点和S点。半圆形区域Ⅱ的半径是区域Ⅰ半径的2倍。区域Ⅰ、Ⅱ的圆心O1,O2连线与x轴平行,半圆与圆相切于Q点,QF垂直于x轴,半圆的直径MN所在的直线右侧为区域Ⅲ。区域Ⅰ、Ⅱ分别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B2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外。区域Ⅰ下方有一粒子源和加速电场组成的发射器,可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由电场加速到v0。改变发射器的位置,使带电粒子在OF范围内都沿着y轴正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0沿纸面射入区域Ⅰ。已知某粒子从P点射入区域Ⅰ,并从Q点射入区域Ⅱ(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影响)

    (1)求加速电场两板间的电压U和区域Ⅰ的半径R;

    (2)在能射入区域Ⅲ的粒子中,某粒子在区域Ⅱ中运动的时间最短,求该粒子在区域Ⅰ和区域Ⅱ中运动的总时间t;

    (3)在区域Ⅲ加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强度的大小E=Bv0 , 方向沿x轴正方向。此后,粒子源中某粒子经区域Ⅰ、Ⅱ射入区域Ⅲ,进入区域Ⅲ时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成74°角。当粒子动能最大时,求粒子的速度大小及所在的位置到y轴的距离sin37°=35sin53°=45

  • 4、今年小明一家到云南自驾旅行。行驶在大理一段限速80km/h的笔直公路上,发现前方正亮着红灯。为了获得良好的乘车体验,小明爸爸先匀减速刹车到车速降为v=5m/s时匀速,当与前车有合适的距离时做减速运动到停止。小明打开全景天窗发现他前面还停着9辆轿车。假设每辆轿车长均为l=4.8m , 两车间隔均为d1=1m , 每个司机的反应时间均为ΔT=0.7s。为了安全,前车启动后当两车间隔为d2=2m时,后车作出反应,然后以a1=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若遇紧急情况可以a2=5m/s2的加速度刹车。

    (1)若小明爸爸开始匀减速刹车后第一个T=2s内的位移为x1=38m , 第二个T=2s内的位移为x2=26m , 则开始匀减速刹车的加速度a为多少?

    (2)当绿灯亮起时经多长时间小明所在的车可启动?

    (3)绿灯的时间间隔为T0=20s , 不考虑黄灯时间;通过计算小明所在的车能否通过信号灯?若不能,则小明车前面还有多少辆车?

  • 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用来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以及一未知电阻Rₓ的阻值,图中电流表内阻极小,可忽略。实验过程如下:

    i.断开开关 S1闭合开关 S2改变电阻箱R阻值,记录不同阻值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ii.将开关 S1S2都闭合,改变电阻箱R阻值,再记录不同阻值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iii.根据步骤 i、ii记录的数据,作出对应的 1IR的图线,如图乙所示,A、B两条倾斜直线的纵截距均为b,斜率分别为 k1k2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步骤ii中记录的数据,作出的 1IR图线是图乙中的(填“A”、“B”);
    (2)、根据图乙中图线的斜率和截距,可以表示出电源电动势 E= , 电源内阻 r= , 电阻 Rx= (用 k1k2和b表示)
    (3)、若电流表内阻较大不可忽略,图线A、B的截距(选填“相同”、“不同”),内阻r测量值(选填“偏大”、   “偏小”、   “不变”)。
  • 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倾角θ= 53°的斜劈放在木板上,一平行于斜面的细绳一端系在斜劈顶,另一端拴接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已知木板、斜劈、小球质量均为1 kg,斜劈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g=10m/s2 , 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μ=0.2,当F=4N时,木板相对斜劈向右滑动 B、若μ=0.5,不论F多大,小球均能和斜劈保持相对静止 C、若μ=0.8,当F=22.5N时,小球对斜劈的压力为0 D、若μ=0.8,当F=26 N时,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241N
  • 7、如图所示,一轻质光滑定滑轮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m和2m的物块A、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B间的接触面和轻绳均与木板平行。A与B间、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时,物块A、B刚好要滑动,则μ的值为(  )

    A、13 B、14 C、15 D、16
  • 8、图甲为平行放置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绝缘环,一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粒子以初速度v0从远离两环的地方(可看成无穷远)沿两环轴线飞向圆环,恰好可以穿越两环。已知两环轴线上的电势分布如图乙所示,若仅将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改为2v0 , 其他条件不变,则带电粒子飞过两环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与最大速度之比为(       )

    A、2 B、3 C、2 D、155
  • 9、如图所示,直流电源与一平行板电容器、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可以视为短路,反向电阻无穷大可以视为断路连接,二极管一端接地。闭合开关,电路稳定后,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平行板电容器下极板向下移动,则P点的电势不变 B、将平行板电容器上极板向上移动,则P点的电势不变 C、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带电油滴会向上移动 D、无论哪个极板向上移动还是向下移动,带电油滴都不可能向下运动
  • 10、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均为R的光滑圆轨道a、b并排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在轨道最低点放置一根质量为m的铜棒,棒长为L,所在空间有平行于圆轨道平面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给铜棒通以从C到D的恒定电流I的同时给铜棒一大小为gR的水平初速度,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B=2mgIL(g为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铜棒获得初速度时对每条轨道的压力为mg B、铜棒获得初速度时对每条轨道的压力为0 C、从轨道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铜棒机械能增加2mgR D、从轨道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铜棒所受合力做功为0
  • 11、在南昌西站,一旅客在站台8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列车每节车厢的长度(不计相邻车厢的间隙)均为25m,列车进站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第6节车厢经过旅客用时10(21)s列车停下时旅客刚好在8号车厢门口,如图所示。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0.5m/s2 B、0.75m/s2 C、1m/s2 D、2m/s2
  • 12、两绳拉木板,每条拉力F = 250N,15s内匀速前进20m,θ = 22.5°,cos22.5° ≈ 0.9。求:

    (1)阻力f大小;

    (2)两绳拉力做的功;

    (3)两绳拉力的总功率。

  • 13、先后两次从高为OH=1.4m高处斜向上抛出质量为m=0.2kg同一物体落于Q1Q2 , 测得OQ1=8.4m,OQ2=9.8m , 两轨迹交于P点,两条轨迹最高点等高且距水平地面高为3.2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抛出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比值为7:4 B、第一次过P点比第二次机械能少1.3J C、落地瞬间,第一次,第二次动能之比为72:85 D、第二次抛出时速度方向与落地瞬间速度方向夹角比第一次大
  • 14、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绝缘长木板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其右侧固定一光滑半圆弧轨道,圆弧轨道的最低点B与木板右上端的A点等高。在长木板左端放一带电小滑块,小滑块带电量为q=+0.01C,质量为m=0.5kg,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05。整个装置处于真空室内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500V/m,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右上。释放小滑块,经过t=1s,长木板与半圆弧轨道相碰,此时小滑块恰好滑到木板最右端A点,之后进入光滑半圆弧轨道,刚好能经过轨道最高点C。小滑块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sin37°=0.6,cos37°=0.8,求:

    (1)、木板长度L;
    (2)、圆弧半径R;
    (3)、小滑块由B到C的运动过程中,电势能最小时滑块的速度大小。
  • 15、如图所示,真空中,与水平面成37°角的固定绝缘长细杆,垂直穿过一固定均匀带正电圆环的圆心O,套在细杆上的带正电小球从杆上的a点以某一初速度沿杆向上运动,恰好能运动到杆上d点,已知圆环半径为R,电荷量为Q,小球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小球半径远小于R,q<<Qab=bO=Oc=cd=R , 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绝缘细杆与小球间的动摩擦因数μ=34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
    (2)、小球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
    (3)、小球在a点的动能。
  • 1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0.20A、1.98V,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另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0.40A、1.96V。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 17、某实验小组尝试测量电动车上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蓄电池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电路。

    (1)、某同学选择合适的仪器按照图甲规范操作,实验时发现,大范围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都不明显,该同学在思考后将R0=15Ω的定值电阻串入电路中,如图(选填“乙”或“丙”),解决了这一问题;
    (2)、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读出相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U和I,用测得的数据描绘出如图丁所示的UI图像,则该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0=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反思发现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系统误差。若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对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在图丁中重新绘制UI图线,与原图线比较,新绘制的图线与横坐标轴交点的数值将 , 与纵坐标轴交点的数值将(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 18、某实验小组测量某金属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L,如图甲所示,则L=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D,如图乙所示,则D=mm;
    (3)、测得圆柱体电阻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I,圆柱体的直径和长度分别用D、L表示,则用D、L、I、U表示的电阻率的关系式为ρ=
  • 19、实验室常用荧光物质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间距为3d的两块足够大的竖直平行金属板M、N,板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两板内侧均匀涂有荧光物质。M板上某处有一粒子源O,可以向各个方向均匀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速度大小为v0的带电粒子,粒子撞击到荧光物质会使其发出荧光。已知粒子打在M板上的位置与O点最远的距离为8d(图中未画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在M板上、位置与O点相距最远的粒子,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 B、打在M板上、位置与O点相距最远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82dv0 C、打在N板上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82dv0 D、N板上的发光面积为12πd2
  •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为r,R1是定值电阻,L是灯泡。现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上滑动,电表A、V1V2V3都是理想电表,测得电压表V1V2V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U1ΔU2ΔU3 , 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V2的示数都增大,V3的示数减小 B、ΔU1ΔIΔU2ΔIΔU3ΔI均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D、电源效率增大
上一页 929 930 931 932 9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