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力加速度 B、速度路程 C、质量时间 D、位移速率
  • 2. 2024年巴黎奥运会,体操运动员张博恒以21套动作交上了完美的答卷,关于体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竞技体操吊环运动,不可以把运动员视为为质点 B、分析竞技体操男子双杠运动,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 C、分析鞍马运动的技术动作,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 D、分析竞技体操自由操运动,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
  • 3. 2023年9月14日上午9时,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台州站启动,台州站的路线以“合和台州、活力城市”为主题,分为起跑仪式、传递、收火仪式三个阶段,整个过程历时约2小时,长度约8km,途经多个著名景点和地标建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月14日上午9点,指的是时间间隔 B、历时约2小时,指的是时刻 C、长度约为8km,指的是位移约为8km D、由题目信息不能计算出整个活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 4. 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 B、为“冲淡”重力,伽利略设计用斜面实验来研究小球的运动情况 C、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D、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把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 5. 电动汽车不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因此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刹车测试中,初速度为24m/s,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 , 汽车的运动可以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则4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32m B、36m C、160m D、108m
  • 6. 地铁列车出站过程简化如下:列车先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某一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若列车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 7. 关于物理课本中的四幅插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研究鹰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时可将其看做质点,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B、图乙中为了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快慢定义了速度v=ΔxΔt , 运用了比值定义法 C、图丙中用极短曝光时间内小球的平均速度来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运用了极限思想 D、图丁中把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作用于重心,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 8. 如图所示,挪威选手西耶·奥普塞特在2024年跳台滑雪RAWAIR锦标赛跳出了230.5米的惊人距离,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奥普塞特从跳台上腾空而起,在空中时,该运动员和滑板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冲力 B、重力、空气阻力 C、重力、空气阻力、冲力 D、空气阻力、冲力
  • 9.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v=(2t+4)m/s,则下列对质点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速度为4m/s B、初速度为0 C、3s末的瞬时速度为6m/s D、加速度为4m/s2
  • 10. “掰手腕”是中学生课余非常喜爱的一项游戏。甲、乙两同学正在进行“掰手腕”游戏。关于他们的手之间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掰赢了乙,是因为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 B、无论谁胜谁负,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小总是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大小 C、甲、乙比赛时,无法比较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和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D、当甲、乙僵持不分胜负时,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11. 网上热传一段视频,唤醒了“80、90后”的记忆,奶奶站在凳子上用杆秤给小孙子称体重,多才的网友根据视频画了一幅漫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奶奶对凳子的压力是由于凳子的形变引起的 B、小孩所受的重力方向一定垂直于地面 C、凳子对奶奶的支持力与奶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孩被提起后的重心一定位于秤钩的正下方
  • 12. 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郑钦文斩获金牌,在网球训练中,经常用到以下工具捡球,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网球,网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网球没有掉下去,是由于摩擦力大于小球的重力 B、若增大铁夹对网球的压力,网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C、网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重力相等 D、机械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 13. 2024年9月11日12时,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如图为某次回收火箭减速降落时所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降落过程中,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B、火箭的速度越小,其加速度一定越小 C、火箭落地的瞬间,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火箭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
  • 14. 2008年8月18日,何雯娜在国家体育馆结束的奥运女子蹦床决赛中以37.80分为中国蹦床队夺得,成中国蹦床史上首枚金牌。蹦床运动可简化为如下往复直线运动:从出发点向上运动到最高点再落回原处,向上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1 , 下落的平均速率为v2 , 则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v1+v22,v1+v22 B、v1v22,v1v22 C、0,v1v2v1+v2 D、0,2v1v2v1+v2
  • 15.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大小为5N、方向与竖直黑板夹角为53°的作用力F将黑板擦(可视为质点)沿黑板表面竖直向上缓慢推动,黑板擦无左右运动趋势。已知黑板擦与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sin 53°=0.8,cos 53°=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板擦的质量为0.1kg B、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大小为3N C、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大小为3N D、黑板对黑板擦的作用力大小为5N
  • 16.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匀加速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3.0 s,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

    A、0.067 m/s2 B、0.67 m/s2 C、6.7 m/s2 D、不能计算出
  • 17.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我国跳水运动员陈芋汐和全红婵获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项目冠军。跳水运动员训练时,从10m跳台双脚朝下由静止自由落下,某同学利用手机连续拍摄了多张照片。选取其中两张照片,根据比例运算可知,运动员双脚离水面的实际高度分别约为8.2m和5.0m。由此估算手机拍摄这两张照片的时间间隔为( )
    A、2×10-2s B、2×10-1s C、4×10-2s D、4×10-1s
  • 18. 如图所示,一物体P通过细绳系在两根等长细绳OA、OB的结点O上,细绳的A端、B端挂在半圆形的支架上,开始时绳OB处于水平位置,此时细绳OA、OB的拉力大小各为5.0N和3.0N。保持A端、O端的位置不动,将B端沿半圆形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在这一过程中(       )

       

    A、细绳OA的拉力一直增大 B、细绳OB的拉力一直减小 C、细绳OB的最小拉力为2.4N D、细绳OB的最大拉力为5N

二、实验题(19题第1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8分)

  • 19.
    (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使用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则电源选择(填“A”或“B”);打点计时器纸带操作正确的是(填“C”或“D”)。

    A.       B.     C.       D.

    (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打点计时器求解瞬时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释放小车时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C、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时,应移动刻度尺分别测量每段长度 D、用纸带上点求解某点的瞬时速度时,应选择临近该点的左右两个点间距求解
    (3)、某同学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两个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根据纸带上的信息,可以计算出各点的瞬时速度,求打下计数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其速度值填入表格;(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速度时间表

    瞬时速度

    v1

    v2

    v3

    v4

    v5

    数值(m/s)

    0.165

    0.200

    0.263

    0.363

    (4)、以O点为计时起点,将1、2、3、4、5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 并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m/s2。(要求保留2位有效数字)

  • 20.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结合测得的实验数据在白纸上画出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

    ①本实验采用了(填“控制变量”“微元法”或“等效替代”)的科学研究方法;

    ②图乙中力F1和F2合力的理论值是。(请选填写“F”或“F'”)

    (2)、做完(1)中实验后,小组同学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拆开,取出其中的轻弹簧,将其一端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再在其下端悬挂钩码,测量此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丙所示。由测得相关数据,画出弹簧弹力大小F与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丁所示,则由图可得:

    ①该弹簧的原长为cm;

    ②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三、解答题(21题7分,22题8分,23题13分)

  • 21. 某实心小铁球由静止开始下落至地面时的速度为40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球下落的高度;
    (2)、小球下落的时间;
    (3)、小球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
  • 22. 在一次机器人灭火比赛中,机器人在直轨道上取水后向着火点运动。机器人开始时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6m/s时开始匀速运动,当距离目标3.6m时开始匀减速运动,其运动的v-t以图像如图所示,t=0时刻在起点处,求:

    (1)、机器人加速时加速度的大小;
    (2)、机器人减速所用时间;
    (3)、目标与出发点的距离。
  • 23. 如图所示,斜面体C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A悬挂在绳OP、OQ的结点O处,OP水平,OQ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且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与斜面体C上质量为mB=1.5kg的物块B相连,斜面体C的质量mC=1kg , 倾角为53°,B与C之间、C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3。改变物块A的质量,使A、B、C始终保持静止,设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g取10m/s2sin53°=0.8cos53°=0.6 , 则:

    (1)、当B与C之间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时,求绳OQ的拉力大小;
    (2)、当A的质量mA=0.6kg时,求物块B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求物块A质量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