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

  • 1. “子弹在枪筒里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a,经过时刻t,子弹以瞬时速度vt从枪口射出”。这段话中用错的概念是(  )
    A、初速 B、时刻 C、瞬时速度 D、加速度
  • 2. “神舟七号”飞船在刚离开地面后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加速直线运动,若飞船从t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则飞船从t时刻开始(  )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高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3.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的物体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
  • 4. 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在距地面10m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g=10m/s2
    A、1s B、2s C、2s D、(22)s
  • 5.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vt图像 B、丙是xt图像 C、乙是xt图像 D、甲是at图像
  • 6. 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1s末速度为6m/s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速度为6m/s2 B、任意1s内速度变化6m/s C、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D、第1s内的位移为6m
  • 7. 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15层的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10m/s2)(  )
    A、3.0s B、1.7s C、0.4s D、1.3s
  • 8.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s内与刹车5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4 C、3:1 D、4:3
  • 9.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比分别为(  )

    A、v1∶v2∶v3=3∶2∶1 B、v1∶v2∶v3=53∶1 C、t1∶t2∶t3=1∶23 D、t1∶t2∶t3=(32):(2—1):1
  • 10. 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乙一直比甲运动的快 B、2s时乙追上甲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

  • 11.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树叶在空中的飘落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
  • 12. 将一个物体在t = 0时刻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t = 0.8s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8m/s(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一定是在t = 3.2s时回到抛出点 B、t = 0.8s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16m/s D、t = 0.8s时刻物体一定在初始位置的下方
  • 13.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T2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9d2T
  • 14.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 , 它在中间位置x2处的速度为v1 , 在中间时刻t2的速度为v2。可知v1v2的关系为(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 15.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1s内的位移是5m B、2s末的速度是9m/s C、任意相邻的2s内位移差都是8m D、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1m/s
  • 16. 如图所示,一个滑块从固定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BC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 B、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2 C、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2 D、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2+1:1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 17.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1)、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
    (2)、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的顺序排序
  • 18.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
    (1)、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_____。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2)、实验中,造成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
    A、长度测量不准确 B、打点时间间隔不均匀 C、运动中受摩擦力作用 D、木板未调成水平
    (3)、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获得的打点的纸带。A、B、C、…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对应的时间间隔是T,对应的距离依次是s1、s2、s3、…

    ①下列计算加速度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有

    A.a=s3-s1T2             B.a=s5-s32T2       C.a=s6+s5-s2-s18T2D.a=s3+s4-s2-s14T2

    ②下列用于计算D点速度的表达式有

    A.vD=s3+s42T       B.vD=s1+s2+s3+s44T

    C.vD=s6s1T       D.vD=s2+s3+s4+s54T

    ③上面纸带中,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为50Hz,如图所示,纸带两个计数点中间还有4个点,量得A与B两点间距离s1=30.0mm,D与E两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小车在A与B两点间平均速度为m/s,小车加速度为m/s2.

    ④上面纸带中,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而未被发觉,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

  • 19. 一辆公共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 6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快到下一站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12 s停止. 求

    (1)汽车匀速行速时的速度

    (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

    (3)汽车在匀速行速的过程中突遇紧急情况,需要停车,若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 , 那么刹车2 s和5 s时的速度分别为多大?

  • 20. 2017年8月,云南省某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420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m/s的初速度、0.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汽车启动后以0.5m/s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泥石流到达坡底所用的时间;

    (2)泥石流到达坡底时汽车的速度大小;

    (3)试通过计算分析汽车能否安全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