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  )

    A、M将减速下滑 B、M仍匀速下滑 C、M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D、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 2、有一种研究磁约束核聚变的实验装置,需要将加速到较高速度的离子束变成中性粒子束,那些没有被中性化的高速带电离子要通过“偏转系统”从粒子束中剥离出来。“偏转系统”的原理如图甲所示,均匀分布的混合粒子束先以相同的水平速度通过加有电压为U(U可以调节),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区域I,再进入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区域II。中性粒子继续沿原来的方向运动,被接收器接收;未被中性化的带电粒子一部分打到区域I的下极板被吸收后不可再利用,另一部分则进入区域II后发生偏转,若能被吞噬板吞噬则可以再利用。已知未被中性化的粒子带正电,电荷量为q、质量为m,区域I中的两极板长度为L、极板间距为12L , 吞噬板长度为L,不考虑粒子重力及混合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若两极板间电压U=0时,恰好没有带电粒子进入区域II。

    (1)求混合粒子束进入区域I的初速度v0

    (2)若所有粒子都能进入区域II,求此时区域I所加电压U0

    (3)由(2),若区域I所加电压变为1+kU0(k为常数且0<k1),可以把带电粒子在区域I中的运动近似看成类平抛运动,求能进入区域II的带电粒子占总带电粒子数的比例;

    (4)由(3),若所加电压在U0~1+kU0(k为常数且0<k1)内随时间小幅度线性波动(粒子在区域I中运动时间极短),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区域II的边界足够大,要求所有能进入区域II的带电粒子全部被吞噬板吞噬,求区域II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2的取值范围。

  • 3、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内间距为l=0.2m的平行粗糙长直金属轨道与相同间距、半径为r=0.5m的四分之一光滑竖直金属圆弧轨道在c、d处由绝缘材料平滑连接,cd两侧分别接有阻值为R1=R2=1.0Ω的电阻,电源电动势为E=6V , 电源内阻及轨道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在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0T。现单刀双掷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有一根电阻不计、长度L=0.3m、质量M=0.2kg的金属棒从轨道最高位置ab处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5m/s沿圆弧轨道向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到达cd时撤去外力。金属棒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R1右侧水平轨道足够长。求:

    (1)金属棒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时棒中电流的大小及方向;

    (2)金属棒在cd右侧圆弧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2的电荷量及电阻R2上产生的热量;

    (3)若金属棒到达cd时,将开关S接1,金属棒向左运动直到速度减为0,若此过程中通过R1的电荷量为0.5C,求金属棒向左运动的时间t;

    (4)若金属棒到达cd时,将开关S接2,求此后运动过程中金属棒的最终速度vm

  • 4、物理兴趣小组自制了一套游戏装置,该装置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由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OA、半径为R1=0.6m的半圆单层轨道ABC、半径为R2=0.1m的半圆圆管轨道CDE、平台EF和IJ、凹槽FGHI组成,且各段平滑连接。凹槽里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0.1kg的无动力摆渡车Q并紧靠在竖直侧壁FG处,其长度L1=1m且上表面与平台EF、IJ平齐。水平面OA的左端通过挡板固定一个弹簧,可以通过压缩弹簧发射小滑块P,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3.6J。小明同学选择质量为m=0.1kg的滑块P参与游戏,游戏成功的标准是通过弹簧发射出去的滑块能停在平台的目标区IJ段。已知凹槽GH段足够长,滑块滑上摆渡车后,能在摆渡车Q到达IH前与其共速,摆渡车Q与侧壁IH相撞后立即停止,滑块P与摆渡车Q上表面及平台IJ段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0.5 , 其他摩擦都不计,IJ段长度L2=1.2m

    (1)若小明以最大弹性势能弹出滑块P,求滑块经过与圆心O1等高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某次游戏中,小明通过弹簧发射出去的滑块P运动到E点时的速度v1=2m/s , 求滑块最终所停位置距I点的距离;

    (3)如果滑块P弹出后最终能成功停在目标区IJ段,则发射时的弹性势能应满足什么要求?

  • 5、固定在水平地面开口向上的圆柱形绝热气缸如图所示,用质量m=2kg的绝热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以在气缸内无摩擦移动。活塞下端与气缸底部间连接一劲度系数k=1000N/m的轻质弹簧。初始时,活塞与缸底的距离H=40cm , 弹簧正好处于原长,缸内气体温度T1=309K。已知大气压强P0=1.01×105Pa , 活塞横截面积S=100cm2 , 不计弹簧的质量和体积。

    (1)求初始状态时缸内气体的压强p1

    (2)现通过电热丝R加热缸内气体,使活塞缓慢上升4cm,求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T2

    (3)在满足(2)的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158J,求其吸收的热量Q。

  • 6、下列有关物理实验的操作及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为了准确得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通过作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合力与分力 B、如图乙,在计算油膜面积时,若只数完整的方格数,则油酸分子直径的测量值会偏大 C、如图丙,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应当尽可能快速移动注射器的柱塞 D、如图丁,在“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玻璃砖的宽度应适当大一些,且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纸面上
  • 7、
    (1)、某同学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①请根据图1电路图在图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②先闭合S1 , 再将S2分别接1、2两处进行试触,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比较明显,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将S2接在(选填“1”或“2”)进行实验。

    (2)、为了更精确的测得此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合上;S1后,将S2先后接在1和2处,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记录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将两次实验数据分别描绘在同一坐标系中,得到的U-I图像如图4所示。

    ①某次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电压表的示数为V;

    ②请结合两条图像得出此电池电动势的准确值E=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内阻的准确值r=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8、某学习小组利用不同的实验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1)、分别选用如图甲、乙、丙装置进行研究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
    A、选用装置甲,A、B两球的质量可以不相等 B、选用装置甲,需要用眼睛仔细观察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C、选用装置乙,要获得稳定流速的水柱所显示的平抛轨迹,瓶内液面须高于A管上端口 D、选用装置丙,必须要求斜槽光滑且末端切线水平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丁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每次都让钢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滚过桌边后的钢球做平抛运动,打到附有白纸和复写纸的墙上,记录钢球的落点。现测得钢球直径为d,某次实验桌子边缘到墙的水平距离为x,钢球在墙上的落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

    ①此次实验钢球平抛的水平位移为 , 钢球离开桌面的速度为

    ②现保持钢球释放位置不变且仍由静止开始滚下,改变桌子与墙间的距离,结合第①问,若使钢球平抛的实际水平位移变为原来的2倍,且钢球平抛后仍能打到墙上,则钢球下落的竖直位移变为原来的倍。

  • 9、如图甲所示,S1S2为x轴上的两波源,其平衡位置坐标分别为x1=10cmx2=70cmt=0时,两波源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同时激发两列简谐横波,图乙为两波源的振动图像,已知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c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S1的振动方程为y=sin2tcm B、两列波相遇后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C、两列波相遇后,平衡位置坐标为x=40cm的质点是振动减弱点 D、t=5.5s时,平衡位置坐标为x=20cm的质点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
  • 10、下列四幅图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扼流圈对通过的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且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其阻碍作用越强 B、乙图是李辉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变压器线圈的电阻,刘伟手握线圈裸露的两端协助测量,当李辉将表笔与线圈断开的瞬间,刘伟感受到电击说明欧姆挡内电池电动势很高 C、丙图是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该现象说明方解石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D、丁图是某气体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像,①状态所对应的温度较高
  • 11、如图甲为农田安装的一种自动浇水装置,如图乙是装置的简化模型。O点装有高度为h的竖直细水管,其上端安装有长度为l的水平喷水嘴。水平喷水嘴可以绕轴转动,出水速度及转动的角速度均可调节,以保证喷出的水能浇灌到不同地方的农作物。某次浇灌时水平喷水嘴以恒定角速度ω绕轴转动,出水速度大小为v0 ,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管口的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只增大ω , 水平喷水嘴转动一周时间内喷出的水量将变多 B、若只增大v0 , 水平喷水嘴喷水时出水口对水的作用力将保持不变 C、浇水装置能浇灌到草地上离O点距离为l+v02hg的位置 D、若浇水装置停止转动,则喷水时的输出功率为ρv0Sgh+12ρSv03
  • 12、如图所示为某条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牵引变电所利用变压器将220kV或110kV的电网电压降至27.5kV输送给高铁牵引网,再通过接触网上的电线与车顶上的受电弓使机车获得25kV工作电压,若将牵引变电所的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电网的电压为110kV,则n1:n2=22:5 B、若高铁机车运行功率增大,则牵引变电所至机车间的热损耗功率也会随之增大 C、若高铁机车运行功率增大,则机车工作电压将会高于25kV D、如果高铁机车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为9000kW,机械效率为90%,则牵引变电所到机车间的等效电阻为62.5Ω
  • 13、为了研究某种透明新材料的光学性质,先将其压制成半圆柱形,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由真空沿半圆柱体的径向与其底面过O的法线成θ角射入,CD为光学传感器,可以探测光的强度。从AB面反射回来的光强随θ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又将这种新材料制成的一根光导纤维束弯成半圆形,暴露于空气中(假设该激光在空气中的折射率与其在真空中的相同),此半圆形外半径为R,光导纤维束的半径为r,如图丙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激光在此新材料中的折射率n=1.25 B、图甲中若减小入射角θ , 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也将变小 C、用同种激光垂直于光导纤维束端面EF射入,若该束激光恰好不从光导纤维束侧面外泄,则弯成的半圆形外半径R与光导纤维束半径r应满足的关系为R=10r D、如果用红色激光垂直于光导纤维束端面EF射入时该激光不会从侧面外泄,则换成紫色激光时也将不会从侧面外泄电网
  • 14、如图所示三颗赤道上空的通信卫星就能实现环赤道全球通信,已知三颗卫星离地高度均为h,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为6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颗通信卫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B、能实现全球通信时,卫星离地高度h2R C、其中一颗质量为m的通信卫星动能为mgR22R+h D、通信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之比为7R3R+h3
  • 15、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时,每10km耗油约1L。根据汽油的热值进行简单的计算可知,这时的功率约为70kW。如图是该汽车行驶时功率分配的大致比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发动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随着技术的发展,总有一天能实现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B、由图中数据计算可得发动机的输入功率为9kW C、由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该汽车的机械效率约为11% D、如果汽车以题中速度连续行驶5小时,则耗油约为5L
  • 16、如图所示,图甲为直线加速器,它由多个横截面积相同的金属圆筒共轴依次排列,圆筒长度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增加。被加速的带电粒子在金属圆板0中心处由静止释放,之后每次通过圆筒间隙都被加速,且加速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图乙为回旋加速器,D1D2为两个中空的半圆形金属盒,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中。被加速的带电粒子在A点由静止释放,之后每次通过D形盒间隙都会被加速,且加速时间也可以忽略不计。在粒子运动的过程中,两个加速器所接交流电源的电压大小及频率均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在直线加速器的金属圆筒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直线加速器中,1、2、3金属圆筒长度之比为1:2:3 C、若用回旋加速器加速不同种类的粒子,则必须改变其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 D、带电粒子通过回旋加速器后获得的最大速度与加速电压有关
  • 17、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固定着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带电粒子由A点静止释放,并以此时为计时起点,此后沿直线经过B、C,其运动过程中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粒子在B点时图线对应的切线斜率最大,可以确定(  )

    A、中垂线上B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最大 B、带电粒子带负电 C、带电粒子在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7m/s2 D、UBC>UAB
  • 18、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L和电容器C如图连接,先闭合开关S,稳定后将开关S断开并记为t=0时刻,当t=0.06s时LC回路中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且电荷量第一次达到最大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C回路的振荡周期为0.04s B、t=0.05s时回路中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C、t=0.14s时线圈的自感电动势最大 D、拔出线圈中的铁芯,振荡电路向外界辐射能量的本领将减弱
  • 19、如图甲、乙、丙分别为商场里的厢式电梯、台阶式电梯和履带式电梯,小明在逛商场时先后随三部电梯上楼,在匀速阶段这三部电梯的速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阶段图乙与图丙电梯对小明均有摩擦力 B、匀速阶段图甲与图乙中的小明机械能均不守恒 C、加速阶段图乙与图丙中的支持力均对小明做正功 D、加速阶段三部电梯对小明的支持力均大于其重力
  • 20、智能手表通常采用无线充电方式。如图所示,充电基座与电源相连,将智能手表压在基座上,无需导线连接,手表便可以充电。已知充电基座与手表都内置了线圈,则(       )

    A、无线充电的原理是互感 B、充电时因无导线连接,所以传输能量没有损失 C、若用塑料薄膜将充电基座包裹起来,则不能给手表充电 D、充电时,基座线圈的磁场对手表线圈中的电子施加力的作用,驱使电子运动
上一页 848 849 850 851 8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