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以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止好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仿佛是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不计水滴受到的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间歇发光的时间间隔是0.2s B、根据条件不可以求出水滴在C点的速度 C、水滴在B、C、D点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2:3 D、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
  • 2、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三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压力就是它的重力 B、图甲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形变 C、图乙中,静止在地面上的两个足球一定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D、图丙中,用脚踢足球时,脚对球的力可能大于球对脚的力
  • 3、运动会即将到来,运动员们将顽强拼搏,挑战极限,争收获得优异的成绩。下面关于运动员们“快”字以及生活中常说的“快”字理解错误的是(  )
    A、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平均速率大 B、专业赛车比家用小轿车起步“快”,是指专业赛车起步时加速度大 C、小王同学很快地冲过终点,是指他经过终点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 D、在100米决赛中,小刘同学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学取得了第二名。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任意时刻速度大
  • 4、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历时约6.5小时。9月17日12时43分,北京飞控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轨道舱和返回舱成功分离。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二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位移为零 B、信息中的“6月17日15时54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C、神舟十二号飞船绕地球飞行时,飞船里的宇航员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D、研究神舟十二号飞船与核心舱对接时的情况,可以将神舟十二号飞船看成质点
  • 5、“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下列关于物理学史或者物理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通过推理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证明了该观点是正确的 B、瞬时速度的定义用了极限的思想方法 C、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将物体看作质点,这样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D、a=ΔvΔt是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由公式可以得出加速度与Δv成正比
  • 6、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波的周期T>1.0s , O和P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0x=5m处的两个质点。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此时质点O的位移为y=0.1m , 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虚线为t=0.7s时的波形图,求:

    (1)简谐波的周期、波速;

    (2)质点O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 7、如图,真空中有一长方体容器底部镀有反射膜,容器内装有一定深度的液体,一束单色光以θ角斜射到液体表面上,在容器右侧的竖直光屏上出现两个光点P和Q,P、Q间的距离为h。若只将液体的深度增大,则P和Q间的距离h将 , 光在液体中传播的时间将。若只将液体的折射率增大,则P和Q间的距离h将。(以上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 8、两端开口的薄壁汽缸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用两个质量及厚度均忽略不计的活塞A、B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2p0Sl的轻弹簧一端与活塞B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汽缸口的O点,如图所示。已知汽缸内壁光滑且导热良好,横截面积为S。初始整个装置置于温度为27℃、大气压强为p0的环境中,活塞A、B静止时相距2l。若在活塞A上放一质量为p0Sg的物体,装置重新达到平衡,重力加速度为g。

    (i)求放上物体重新达到平衡时活塞A下降的距离;

    (ii)改变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使活塞A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则此时气体的温度应为多少K?

  •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1V图像如图所示,图中EF线段的延长线过坐标原点,则EF的变化过程中,该理想气体对外界(选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理想气体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内能(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 10、如图,边长为l的正方形虚线框OABC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宽度为14l的一簇粒子,以大小为v0的速度沿x轴方向射入电场。其中下边沿b粒子自OC中点处射入,恰好从A点处射出;上边沿a粒子射出电场后经过一段时间,刚好从x轴上某一点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已知所有粒子经磁场偏转后都从x轴上的D点射出磁场,D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94l , 不计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圆形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圆形匀强磁场的圆心位置坐标。

  • 11、如图,有10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滑块质量均为m=0.1kg , 其中9个滑块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用长L1=1.0m的轻杆连成一条线。水平地面除一段长L2=3.0m的粗糙区域AB外,其余各段均光滑。现用水平轻绳一端连接滑块1,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第10个滑块。释放系统时,滑块1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设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悬挂滑块未到达地面,B点到滑轮距离足够长,滑块与粗糙区域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第1个滑块刚进入粗糙区域时加速度的大小;

    (2)第3个滑块刚离开粗糙区域时轻绳的拉力;

    (3)第9个滑块刚离开粗糙区域时10个滑块的总动能。

  • 12、某个同学设计了一个电路,既能测量电池组的内阻r,又能同时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池组(电动势6V,内阻未知)

    B.待测电阻Rx(阻值约十欧)

    C.电压表V(量程3V,内阻很大)

    D.电流表A1(量程1mA,内阻约20Ω)

    E.电流表A2(量程3mA,内阻rA=20Ω

    F.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

    G.定值电阻R1=980ΩR2=1980ΩR3=5980Ω各一只

    H.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器材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在将电流表A改装成6V的电压表时,应选电流表(选填“A1”或“A2”)与定值电阻(选填“R1”“R2”或“R3”)串联。

    (2)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先让电压表V接近满偏,逐渐增加电阻箱的阻值,并分别读出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和对应的电阻箱读数R。

    (3)根据记录的电压表V的示数U和电流表A的示数I,以IU为纵坐标,以对应的电阻箱的阻值R为横坐标,描点作图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图像与纵轴的交点数值为 , 待测电阻Rx=Ω。

    (4)若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测得R的最大功率是0.75W,不计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则电池组的内阻r=Ω。

  • 13、小利同学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知道了“物体的动能与质量、速度有关”,她现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表达式。先测出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0.45kg , 用力传感器测出物块在水平长木板上运动时的摩擦力f,将物块压缩弹簧后释放,测出物块脱离弹簧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d,以及测出物块停下时到光电门的距离x。

    利用以上测得的数据算出物块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及v2v3……,以及克服摩擦力做功W=fx。根据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将物块的动能转化为内能,将数据记录描在Wv2坐标系中,刚好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乙所示。

    (1)、她根据图线得到斜率k=(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误差范围内发现斜率k与质量m之间的关系k=m,从而初步得出动能的表达式。
    (3)、她要想知道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还应
  • 14、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有两个相邻且互不影响的有界匀强磁场I、II,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外和垂直纸面向里,磁场宽度均为L=1.0m。有一边长L=1.0m的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从磁场外距离磁场h=0.2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后垂直进入磁场,当线框ab边刚进入磁场I区域时恰好做匀速运动,进入磁场II区域的某位置后线框又开始做匀速运动。已知线框的质量m=0.2kg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ab边刚进入磁场II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线框ab边刚穿出磁场II时的速度大小为0.5m/s C、线框ab边在磁场I和II中运动的总时间为2.35s D、线框ab边在磁场I和II中运动的过程中,线框产生的内能为3.6J
  • 15、三个带电小球的电荷量和质量分别为+q,m+2q,mq,2mq>0。它们先后以相同的速度在同一点沿水平方向射入同一匀强电场中,电场沿竖直方向。下列关于描述这三个带电小球的运动轨迹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6、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用一轻弹簧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紧靠光滑的墙。现用外力推B将弹簧压缩某一长度并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撤去外力,在弹簧恢复原长时B物体的速度为v。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在撤去外力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弹簧再次被压缩到最短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2mv2 C、墙壁对A物体的弹力做的功为12mv2 D、墙壁对A物体的弹力产生的冲量大小为mv
  •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3:1 , 定值电阻R1R2R3的阻值分别为3Ω、1Ω和4Ω,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A、43I B、2I C、4I D、5I
  • 18、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经时间t后撤去F,又经时间t物体刚好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恒力F等于(  )
    A、43mg B、53mg C、2mg D、3mg
  • 19、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中勇夺金牌,为国增光。她从助滑坡滑下,从圆弧形跳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空翻、旋转等动作后在着落坡着陆,假设在着落坡上下滑时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AB、BC连续两段相等位移x内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T2 , 如图所示。则在ABC段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xT1T2T1T2T1+T2 B、xT22+2T1T2T12T1T2T1+T2 C、2xT1+T2 D、2xT1+T2T1
  • 20、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乘组人员将回到地球家园,3位航天员出色的完成了出舱任务以及其他太空实验,为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做出杰出贡献。已知空间站离地面的高度约为400km,地球半径为6400km,则(       )
    A、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80分钟 B、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D、如果空间站外的物体脱落,将沿指向地心的直线落向地面
上一页 806 807 808 809 8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