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东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11-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深中通道是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特大桥,于2024年6月30日建成开通,全长约24公里,限速100km/h。一游客开小车经过深中通道用时约2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游客的位移为24km B、该游客的平均速度约为72km/h C、100km/h是指小车行驶的瞬时速度 D、对该小车的轮毂在行车过程中进行动平衡测试,轮毂可视为质点
  • 2. 如图所示是研究汽车速度变化时所画出的示意图,汽车的初速度为v1 , 末速度为v2 , 速度的变化量为Δv , 加速度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汽车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C、图甲中汽车做加速运动,其a与Δv方向相同 D、图乙中汽车做减速运动,其a与Δv方向相反
  • 3.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玩弹珠游戏时,将弹珠从A点以速度大小为1m/s沿玻璃斜面向上弹出,弹珠先向上运动再返回斜面底端B点速度大小为2m/s,且AB的距离为1m。若弹珠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可以看成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规定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那么下列物理量的等式中正确的是(     )

    A、弹珠的初速度vA=1m/s , 末速度vB=2m/s B、弹珠的速度变化量Δv=3m/s C、弹珠的位移s=1m D、弹珠的平均速度v¯=32m/s2
  • 4. 如图所示,某国产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当车速v12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若该车在某路况下“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 则该车应设计的安全距离至少为(     )

    A、14.4m B、10m C、20m D、28.8m
  • 5. 某物体从坐标原点开始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s内,物体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6m B、第6s末,物体运动返回到出发点 C、第3s内与第4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D、第2s内物体的速度比第3s内的大
  • 6. 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正式上市,在上市前的某次测试中小米SU7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现因前方发生紧急事件刹车,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 , 现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刹车后行驶的时间为4s B、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6m/s C、刹车后3s内的位移为12m D、刹车后行驶的位移为9m
  • 7. 引体向上是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之一。如图甲所示,小刚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运动,在其运动过程中,其重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

    A、t=0.5s时,其重心的加速度约为30m/s2 B、0~1.0s内,其重心的位移约为0.15m C、t=1.5s时,其重心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t=1.2s时,其重心的运动方向竖直向下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8.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D、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速度、加速度、位移这三个物理量就运用了比值定义法
  • 9. 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g=10m/s2

    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 B、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是210s C、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满足xAB∶xBC∶xCD=1∶3∶5 D、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2∶3
  • 10. 2021年9月17日30分许,“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十公里左右的高处,开始经过多次的减速,当返回舱距地面高约1m时,四台反推发动机会同时点火,以极强的推力帮助返回舱进一步减速至2m/s , 实现软着陆。现假设返回舱软着陆过程可视为竖直下落,着陆过程中其速度随时间按v=(30t8)m/s的规律变化,由此可知,在软着陆的这个过程中(  )

    A、返回舱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返回舱的初速度为30m/s C、返回舱的位移在不断减小 D、相同时间内,返回舱速度变化量不变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计算题作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1. 小明同学在家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用手机拍摄小钢球自由下落的视频,得到分帧图片,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置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①把刻度尺竖直固定在墙上

    ②捏住小球,从刻度尺旁静止释放

    ③手机固定在三角架上,调整好手机镜头的位置

    ④打开手机摄像功能,开始摄像

    (2)、停止摄像,从视频中截取三帧图片,图片中的小球和刻度如图所示,已知所截取的图片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6s ,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由此测得重力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2. 在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甲同学选用了如图乙所示的打点计时器,它的工作电源是__________;
    A、交流220V B、直流220V C、交流约为8V D、直流约为8V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3)、乙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______。(填字母)
    A、 B、 C、 D、
    (4)、丙同学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完成后得到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如图所示,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D=m/s

    (5)、丁同学打出的纸带部分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出AB两点的长度为S1,CD间长度为S2 , 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 , 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 求出打B点时小车速度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6)、若交变电流真实频率f=49Hz ,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选填“大”或“小”)。
  • 13. 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 s,若球获得30 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在空中飞行0.3 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 m/s的速度沿原路弹回,求:

    (1)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守门员接触球瞬间,球的加速度。

  • 14. 在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10米跳台选手全红婵凭借“水花消失术”再次勇夺桂冠。图甲所示,假设全红婵(可视为质点)起跳离开跳板后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某次从最高点到入水后匀减速到最低点的过程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最高点至水面高度h1=11.25m,水面至最低点高度h2=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求:

    (1)、全红婵下落至水面瞬间速度大小;
    (2)、全红婵入水后匀减速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的加速度;
    (3)、全红婵从最高点到入水后匀减速到最低点全过程的总时间?
  • 15. 某地突发特大型泥石流灾害,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司机突然发现在距坡底100 m的山坡处泥石流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8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在水平地面上做加速度大小为2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发现泥石流要开始运动后立即启动汽车远离坡底(司机反应时间为1 s),汽车启动后以2 m/s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求泥石流到达坡底的速度大小及所用时间;
    (2)、当泥石流到达坡底时,汽车行驶的距离;
    (3)、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能否安全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