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扫地机器人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已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某次清扫过程中,主人在A处启动扫地机器人,在B处完成清扫工作,其规划清扫路线如图所示,完成清扫任务用时180s。数据表明:机器人清扫路线的总长度为36m,A、B两点间的距离为9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36m B、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0.05m/s C、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05m/s D、机器人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2m/s
  • 2、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单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得自由落体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

    A.直流电源          B.天平及砝码          C.8V交流电源          D.毫米刻度尺

    (2)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点,则每一个点的时间间隔为s;

    (3)在打下点D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m/s,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2Hz,而计算时仍按f=50Hz处理,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将(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 3、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电源频率为50Hz)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

    A.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C.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同时进行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个点没有标出;

    (3)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 , 试将下表中所计算出的B、C、D、E、F五个计数点对应的纸带的瞬时速度标在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由图像可计算出加速度a约为m/s2

    速度

    vB

    vC

    vD

    vE

    vF

    数值(ms1

    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 4、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 5、甲、乙两小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往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知(     )

    A、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6s末乙追上了甲 C、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两车的最远距离为10m D、8s末甲、乙两车相遇,且离出发点距离为32m
  • 6、关于速度v、速度变化量△v、加速度a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也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 D、加速度大于0,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 7、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物体在第一秒内和最后一秒内的位移比为(  )
    A、1:1 B、1:3 C、3:5 D、1:5
  • 8、图1中的A、B、C和D球均为光滑球,E球是一足球,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和斜面之间可能有弹力作用 B、B球和与C球间没有弹力作用 C、倾斜的细绳对D球没有拉力作用 D、E球(足球)与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
  • 9、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来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那么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
    A、24m B、25m C、96m D、75m
  • 10、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2r,向东;πr C、r,向东;πr D、2r,向东;2r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77km”“100km”等指的是位移 B、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等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的“72”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的“27分钟”指的是时刻
  • 12、2016年10月10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后一起跟着地球转起,如图所示。这标志着我国向建成国际空间站的目标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并为最终实现在2022年前后完成载人空间站的全部建设奠定了基础。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验室对接的过程,它们都可视为质点 B、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二号”为参考系,“神舟十一号”飞船是运动的 C、对接成功前,以“神舟十一号”飞船为参考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静止的 D、载人空间站建成后,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的时间时,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
  • 13、如图所示,AB、CD、EF都为半径为R的空间球面的直径,其中AB与EF同在水平面内,EF与AB的夹角θ=60° , CD与水平面垂直,现将电荷量大小均为Q的正、负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两点,已知无穷远电势为零,静电引力常量为k,则(  )

    A、E点电势低于C点 B、E、F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均为10kQ3R2 , 方向相同 C、将带负电的检验电荷从E点沿直线移到F点,电势能增加 D、将带负电的检验电荷从C点沿直线匀速移到D点,电场力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 14、某快递公司在将货物从高处送至平台Q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货物与地面相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传送装置,装置P固定放在水平面上,上表面有光滑的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面,水平部分BC与圆弧面的最低点B相切,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平板车左端与装置P接触,平板车上表面与BC面及平台Q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质量为m的货物从圆弧面的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从C点滑上平板车,平板车右端到平台Q左端前,货物与平板车已相对静止,货物与BC段和平板车上表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2,平板车的质量为0.5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要使货物能滑上平板车,BC段长应满足什么条件?

    (2)若BC长为R,则平板车从开始运动到右端抵达平台Q左端所用时间至少为多少,开始时平板车的右端离平台Q的左端距离至少为多少;

    (3)若BC长为R,平板车右端与Q碰撞没有机械能损失,碰撞前后瞬间,速度等大反向,平板车第二次与Q碰撞的一瞬间,货物恰好滑上平台Q,则平板车长为多少?

  • 15、如图所示,P为质量不计的动滑轮,Q为高度可调节的滑轮,绕过滑轮Q的轻绳b一端连接在P上,另一端吊着小球,绕过动滑轮的长度一定的轻绳a,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在水平天花板上,现将轻绳a的B端沿水平天花板缓慢向右移,同时调节滑轮Q的高度,使QP保持水平,则在移动过程中(  )

    A、a绳上拉力变大 B、a绳上拉力不变 C、b绳对滑轮P的作用力变大 D、b绳对滑轮Q的作用力变小
  • 1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dA板带正电,B板接地,两板间一点PB板的距离为34d , 电容器的电容为C,P点的电场强度为E , 取大地电势为零,则(  )

    A、A板带电量为34CEd B、P点的电势为34Ed C、AB两板间的电压为43Ed D、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P点的电势将降低
  • 17、如图甲,足够长木板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右端放置一小物块。在t=0时刻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 , 作用1s后撤去F , 此后木板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1kg , 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为24N B、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 C、物块最终停止时的位置与木板右端间的距离为3m D、t=2s时刻,物块的速度减为0
  • 18、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1)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乙中,请作出FL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cm , 劲度系数k=N/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避免弹簧自身所受对实验的影响;缺点在于: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造成实验的误差。

  • 19、如图所示是用来测量各种发动机转速的转速计原理图。在同一铁支架MN上焊有固有频率依次为100Hz、90Hz、80Hz、70Hz的四个钢片a、b、c、d,将M端与正在转动的电动机接触,发现b钢片振幅很大,其余钢片振幅很小,则(  )

    A、钢片a的振动频率约为90Hz B、钢片b的受到的驱动力最大 C、钢片c的振幅最小 D、电动机的转速为100r/s
  • 20、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省三亚军港正式服役。已知“歼-15”战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 , 当“歼-15”战机的速度达到50 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山东舰”处于静止状态。求:

    (1)假设未来航母上应用电磁弹射技术,要求“歼-15”战机滑行160 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山东舰”上还没有安装弹射系统,要求“歼-15”战机仍能在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跑道至少应为多长?

    (3)假设“山东舰”的飞机跑道长为L=160 m,为使“歼-15”战机仍能从舰上正常起飞,可采用先让“山东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再让“歼-15”战机起飞,则“山东舰”的航行速度至少为多少?

上一页 803 804 805 806 8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