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α的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底部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的物块。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34l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且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

    (1)、选物块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用x表示物块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证明物块做简谐运动;
    (2)、求弹簧的最大伸长量;
    (3)、为使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什么条件(假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 2、重力加速度参数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空间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高精度的重力加速度值的测量对重力场模型建立与完善、自然灾害预警、矿物勘探、大地水准面绘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某同学在“用单摆周期公式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利用了智能手机和两个相同的圆柱体小磁粒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铁夹将摆线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将两个小磁粒的圆柱底面吸在一起,细线夹在两个小磁粒中间,做成图(a)所示的单摆;

    (2)用刻度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磁粒的底面直径d;

    (3)将智能手机磁传感器置于小磁粒平衡位置正下方,打开手机智能磁传感器,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变化;

    (4)将小磁粒由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手机软件记录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b)可知,单摆的周期为

    ②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为(用测得物理量的字母符号表示);

    ③改变摆线长度l,重复实验操作,得到多组数据,画出对应的图像如图(c),算出图像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为(用含有k字母符号表示)。

    (5)某同学在家里做实验时没有找到规则的小磁铁,于是他在细线上的某点A做了一个标记,实验中保持标记A点以下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悬点О、A间细线长度改变摆长。实验中,测得悬点О到A点的距离为L1时对应的周期为T1 , 悬点О到A点的距离为L2时对应的周期为T2 , 由此可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用L1L2T1T2表示)。

  • 3、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间距d=0.4mm,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0.5m,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___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如图2中所给出,则

    ①分划板在图中A位置时游标卡尺的读数为xA=11.1mm,在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为xB=

    ②该单色光的波长λ=m;

    (3)、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3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Δx时,测量值______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4、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深h处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不同颜色的a光和b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有光线射出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圆形区域,周围为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见图乙)。设水对b光的折射率为nb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B、在水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 C、复色光圆形区域的面积为S=πh2nb21 D、由点光源s垂直水面发出的光,a光在水中的传播时间比b光长
  • 5、如图(甲)为用干涉法检查玻璃平板b是否平整的装置。将标准玻璃样板a放置在b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当红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b板上表面P点附近条纹向左侧弯曲,则(       )

    A、P点有凹陷 B、P点有凸起 C、换用绿光照射,条纹间距变大 D、抽去一张纸片,条纹间距变大
  • 6、某同学做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后,发现自己所测的分子直径d偏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 B、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C、计算油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D、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多记了20滴
  • 7、如图所示,在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头针P4只须挡住大头针P3 B、利用量角器量出i1、i2 , 可求出玻璃砖的折射率n=sini2sini1 C、若误将玻璃砖的边PO画到P'Q' , 折射率的测量值将偏小 D、若增大入射角i1 , 经过P1、P2的光可在PQ面上发生全反射现象
  • 8、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Р是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图乙是质点Р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振幅为4cm B、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 C、该波的波速为2m/s D、t=1s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
  • 9、两分子之间的分子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B、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C、两分子从相距r=r0开始,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然后一直增大 D、两分子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 10、运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和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仅与温度有关 B、“一叶小舟烟雾里”是因为烟雾在空中弥漫,烟雾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存放过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内都有黑色颗粒,说明煤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D、水流流速越快,说明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但并非每个水分子运动都剧烈
  • 11、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 B、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偏振 C、在岸边观察水中的鱼,看到的深度比实际的深 D、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由光的衍射现象造成的
  • 12、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刚性金属导轨(电阻不计)CD、PQ平行放置,间距为L,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 , 导轨左端用导线连接有一阻值为2R0的定值电阻,导轨上有一略长于L的导体杆(质量为m,接入电路阻值为R0)垂直导轨放置,用轻绳连接后绕过光滑定滑轮与一质量为2m的物块连接(滑轮左侧部分的轻绳始终与导轨平行,物块离地足够高),与导体杆平行的MN上方区域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现让导体杆距MN为x0处由静止释放,已知导体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2 , 且始终接触良好,导体杆通过MN后又运动了x0达到最大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导体杆在释放瞬间的加速度a大小;
    (2)、杆达到的最大速度vm
    (3)、导体杆从进入磁场到刚达到最大速度过程中,导体杆上产生的焦耳热;
    (4)、导体杆速度从0到刚达到vm过程运动的时间。
  • 13、如图所示,绝缘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方空间,MN右侧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2×104V/m , 左侧有一长为L=2m轻绳系一质量为m=0.1kg的可视为质点的绝缘不带电小球Q,小球Q与地面B点接触但无弹力;质量也为m=0.1kg , 带电量为q=+105C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由A点静止释放,P和Q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电荷不转移。已知P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 , A、N间的距离x1=8m , B、N间的距离为x2=2mg=10m/s2求:

    (1)、P第一次离开电场时的速率v0
    (2)、Q能到达的最大高度h;
    (3)、P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路程s。
  • 14、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L,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感应强度为B,在a点有一粒子源,可以以不同速率沿ab方向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粒子进入正六边形内磁场中运动。求:

    (1)、粒子从e点射出时,该粒子的速率是多少?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3)、若要求粒子从bc边射出磁场,其速率满足什么条件?
  • 15、电磁血流量计是运用在心血管手术和有创外科手术的精密监控仪器,可以测量血管内血液的流速。如图甲所示,某段监测的血管可视为规则的圆柱体模型,其前后两个侧面a、b上固定两块竖直正对的金属电极板(未画出,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2T的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液一起从左至右水平流动,则a、b电极间存在电势差。

    (1)、若用多用电表监测a、b电极间的电势差,则图甲中与a相连的是多用电表的色表笔(选填“红”或“黑”);

    (2)、某次监测中,用多用电表的“250μV”挡测出a、b电极间的电势差U,如图乙所示,则U=μV;
    (3)、若a、b电极间的距离d为3.0mm,血管壁厚度不计,结合(2)中数据可估算出血流速度为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为了测量动脉血流接入电路的电阻,某小组在a、b间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测量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的阻值,由多组灵敏电流计G的读数I和电阻箱的示数R,绘制出1IR图像为一条倾斜的直线,且该直线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b,如图丁所示。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内阻为Rg , 则血液接入电路的电阻为(用题中的字母k、b、Rg表示)。

  • 16、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中两滑块质量不同,但滑块上的遮光片规格相同。

    (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遮光片的宽度d=cm
    (2)、若验证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动量守恒,应选用_______(选填字母)组滑块进行实验。(A中在两滑块接触的一面安装了弹性圆环;B中左边滑块右侧装了撞针,右侧滑块左边附着一块橡皮泥;C未做任何处理)
    A、 B、 C、
    (3)、有同学发现遮光条宽度的测量值偏大,则对实验结果(选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4)、将滑块1放到光电门1的左侧,滑块2放到光电门1与光电门2之间,向右轻推滑块1使它与滑块2相碰。光电门1的计时器显示遮光时间为t1 , 光电门2的计时器先后显示有两次遮光时间,依次为t2t3 , 若碰撞为弹性碰撞,应满足的表达式为1t1=(用已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17、如图所示,在同一足够大的空间区域存在方向均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场强度为Et=0时,一个正离子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开始运动,离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离子重力。此后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B、T=2πmqB , 则经过T时间,离子到出发点的距离为2π2mEqB2 , 且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C、若磁场方向改为水平向右,则离子做类平抛运动 D、若磁场方向改为垂直纸面向里,且v0<EB , 则离子在竖直方向最大的位移为2mEBv0qB2 , 此时速度为2EBv0
  • 18、如图所示,abcd为边长为L的正方形,在四分之一圆abd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b点沿ba方向以初速度大小v(未知)射入磁场,粒子仅能从正方形cd边(含c、d两点)射出正方形区域,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t,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A、πm2qBt3πm4qB B、21qBLmvqBLm C、3πm8qBtπm2qB D、qBLmv2+1qBLm
  • 19、如图甲所示,圆环a和b均由相同的均匀导线制成,a环半径是b环的两倍,两环用不计电阻且彼此靠得较近的导线连接。若仅将a环置于图乙所示变化的磁场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1 , M、N两点电势差的绝对值为U1;若仅将b环置于图乙所示变化的磁场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2 , M、N两点电势差的绝对值为U2。两次磁场均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E1:E2=2:1 B、E1:E2=4:1 C、U1:U2=4:1 D、U1:U2=2:1
  • 20、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P、Q是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5mx=15m的两个质点,图甲为t=0时刻的波形,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波沿x轴负向传播 B、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5m/s C、t=2s时,质点P在波峰位置 D、 t=2s时,Q移动到了x=5m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