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第1种情况,原长分别为L1=0.1mL2=0.2m , 劲度系数分别为k1=100N/mk2=200N/m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0.2kg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0.1kg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第2种情况,把上述装置倒置在地面上,并保持静止状态,g=10m/s2。求:这两种情况下弹簧的总长度的差值为多大?

  • 2、如图,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发射器A与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接收器B可以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A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B固定在桌面上或滑轨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B接收到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根据两者的时差t1和空气中的声速v0 , 计算机自动算出A与B的距离(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经过短暂的时间Δt后,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第二次测量,根据B接收到红外线和超声波的时差t2和声速v0 , 得到物体的新位置。试根据以上信息求出发射器A在时间Δt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 3、用运动传感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如图所示,这个系统有一个不动的小盒子B。工作时,小盒B向汽车A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汽车A反射后又被B接收。B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处理该信息,可得到汽车A的速度。若B每间隔1.5s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而第一次收到超声波脉冲与第二次收到超声波脉冲间隔为1.3s ,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340m/s

    (1)试判断汽车A远离小盒B , 还是靠近小盒B

    (2)试求汽车A的速度大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4、某兴趣小组看到一种由两根弹簧嵌套并联组成的减振器,如图(a)所示。他们讨论得出劲度系数分别为kAkB的两根弹簧并联时,等效劲度系数kAB=kA+kB。为了验证该结论,小组选用两根原长相等、粗细不同的弹簧A、B,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如图(b),弹簧上端固定,毫米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次指针稳定后所指的刻度尺示数x和对应钩码的总质量m,并计算弹簧弹力F(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9.8m/s2)。

    依次用弹簧A、弹簧B和A、B嵌套并联弹簧进行实验,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数

    1

    2

    3

    4

    5

    6

    钩码质量m(g)

    50

    100

    150

    200

    250

    300

    弹簧弹力F(N)

    0.49

    0.98

    1.47

    1.96

    2.45

    2.94

    xA(cm)

    11.09

    12.19

    13.26

    14.32

    15.40

    xB(cm)

    10.62

    11.24

    11.87

    12.50

    13.13

    xAB(cm)

    10.41

    10.81

    11.62

    12.02

    12.42

    以刻度尺读数x为横坐标,弹簧弹力F为纵坐标,利用表中数据,作出Fx图像,如图(c)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图(b),读出数据,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cm。
    (2)、在图(c)坐标纸上作出弹簧A、B的Fx图线,计算可得劲度系数分别为kA=45.6N/mkB=77.9N/m。在图(c)坐标纸上,补齐读出的数据点,并作出并联弹簧AB的Fx图线:由作出的图线可得kAB=N/m(结果保留至整数)。
    (3)、定义相对差值α=kABkA+kBkA+kB×100% , 可得本实验a=%(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若该值在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正确。
  • 5、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上空,进行飞行庆祝表演。上午9:00,由29架武装直升机组成的直升机编队组合成“100”字样,飞抵天安门广场上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9:00是时间间隔 B、研究直升机编队通过天安门城楼正上方的时间时,可将编队视为质点 C、以“100”字样飞行时,以编队的某一直升机为参考系,编队的其他直升机是运动的 D、直升机从机场起飞,然后返回机场自己出发的位置,经过的位移大小是零
  • 6、如图所示,长为l的绝缘细线一端悬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现将此装置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球静止在A点,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重力加速度为g(已知sin37°=0.6cos37°=0.8)。

    (1)、判断小球的带电性质,在原图画出小球在A位置的受力分析图;
    (2)、求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若将小球向左拉起至与O点同一水平高度且细绳刚好张紧,将小球由静止释放,求:

    a.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v以及绳子对小球的拉力T;

    b.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ax

    c.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剪断绳子,已知小球最低点距地高度为h(h=14l),试求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d。

  • 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静止的带电粒子经过加速电场后射入偏转电场,最终从偏转电场射出。加速电场两极板间电压为U1 , 偏转电场两极板间电压为U2、极板长为L、板间距为d。不计粒子重力。求:

    (1)、带电粒子经过加速场后速度的大小v0
    (2)、a.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b.带电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y;

    c.带电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v。

  • 8、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器材有电源E、电容器C、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传感器、计算机、定值电阻R、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电表均视为理想电表。

    (1)、先将开关S接1,电压表示数增大,最后稳定在13.02V。在此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到趋于零 B、先迅速增大后稳定在某一非零数值
    (2)、然后断开开关S,将电流表更换成电流传感器,t=0时将开关S接2,此时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选填“a→b”或“b→a”),通过传感器将电流信息输入计算机,画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图像如图b所示,t=2s时电流约为21mA。根据上述信息可得电阻R的阻值为Ωi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阴影区域M和非阴影区域N的面积之比约为

  • 9、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来探究影响电荷间静电力的因素。图甲中,A是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系在绝缘丝线上带正电的小球B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离,静电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

    (1)、他们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B先后挂在如图甲中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小球B平衡后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β依次减小,由此可得,两小球所带电量不变时,距离增大,两小球间静电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B挂在横杆上的P1位置,增大小球A所带的电荷量,小球B平衡时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增大,由此可得,两小球距离不变时,电荷量增大,两小球间静电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以上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等效替代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微小量放大法
    (3)、在阅读教材后,该同学知道了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并知道了均匀分布的带电球体可以等效为电荷量全部集中在球心处的一个点电荷.它将两个半径为R的金属小球分别带上了q1q2的正电,并使其球心相距3R , 应用库仑定律,计算了两球之间的库仑力F=kq1q23R2 , 则该同学的计算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正确”),原因是:
  • 10、如图甲所示,在真空中固定的两个相同点电荷AB关于x轴对称,它们在x轴上的Ex图像如图乙所示(规定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若在坐标原点O由静止释放一个正点电荷q , 它将沿x轴正方向运动,不计重力。则(  )

    A、点电荷qx2处动能最大 B、x1处电势最高 C、AB带等量正电荷 D、点电荷q沿x轴正方向运动的最远距离为2x2
  • 11、某电场中四个等势面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在A点所受静电力大于在B点所受静电力 B、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C、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动能变大 D、电场线由等势面d指向等势面e
  • 12、如图所示,MN是一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某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点沿虚线运动到b点并经过这条电场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C、负点电荷一定位于M的左侧 D、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 13、“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直流电源在悬挂电极和地面之间产生空间电场,其作用之一是加速植物体内带正电的钾、钙离子等向根部聚集,促进植物快速生长。图中实线为该空间电场线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A、B两点场强相同 B、图中所示经过A、B两点的虚线为等势线 C、钾、钙离子向根部聚集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D、空气中带负电的尘埃微粒(重力不计)都将沿电场线向悬挂电极聚集
  • 14、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款车型配备了自动驾驶功能,有A、B两辆自动驾驶测试车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在A车的前面,A车的速度大小vA=10m/s,B车的速度大小vB=30m/s。当A、B两车相距25m时,B车因自动感应前方突发情况而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a=2m/s2 , 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 15、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v0=60m/s,求:
    (1)、飞机到停止所用的时间t;
    (2)、飞机着陆后8s末滑行的速度v;
    (3)、飞机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s。
  • 16、一篮球从高h1 =4.0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经t1=1s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1=8m/s,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Δt=0.1s,然后以v2=6m/s的速度反弹。求:
    (1)、篮球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
    (2)、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 17、如图所示是某汽车通过ETC过程的vt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0t1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t2内,汽车静止 C、0t1t2t3内,汽车加速度方向相反 D、0t1t2t3内,汽车速度方向相反
  • 18、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的问题中是实际存在的 B、定义加速度a=ΔvΔt用了比值法,加速度与Δv成正比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v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 19、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快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 B、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速度变化量方向与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无关
  • 20、如图,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4R,2πR B、4R向东,2πR向东 C、4πR向东,4R D、4R向东,2πR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