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儿子的身高与父亲的身高不仅线性相关,而且还是正相关.有人调查了10名男大学生的身高y(单位:cm)及其父亲身高x(单位:cm)的数据xi,yii1,2,,10 , 已知其中一组数据为182,185 , 且i=110xi=1750 , 求得经验回归方程为y^0.65x+63 , 并绘制了如下残差图(残差观测值-预测值),则

    A、这10名男大学生的身高的平均值为176.75 B、由残差图可判定儿子身高与父亲身高的关系不符合上述回归模型 C、数据182,185对应的残差为3.7 D、去掉数据182,185后,重新求得的回归直线的决定系数R2变小
  • 2、已知函数fxxln1x2x+a,x<0cosx,x0 , 若fx存在最小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0,+) D、0,+
  • 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 已知A120 , 且A的内角平分线AD3 , 则ABC面积的最小值为(       )
    A、2 B、23 C、3 D、33
  • 4、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满足AB=2AD=4 , 以A为圆心的圆与BD相切于P , 则APAC(       )

    A、325 B、365 C、8 D、45
  • 5、若1xax215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31,则a=(       )
    A、1 B、0 C、1 D、2
  • 6、将函数fx=4cos2x+π3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gx的图象,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gx是奇函数 B、gx的图象关于直线x=π12对称 C、gxπ6π3上的值域为24 D、gx0π2上单调递增
  • 7、已知抛物线Γy22pxp>0上的点A的横坐标为4,抛物线Γ的焦点为F . 若AF=5 , 则p的值为(       )
    A、18 B、9 C、4 D、2
  • 8、设集合A{xNx-2x-100}B{xx2n,nN} , 则AB的元素个数为(       )
    A、6 B、5 C、4 D、3
  • 9、复平面上AB两点对应的复数分别是13i2i , 向量AB对应的复数为z , 则z(       )
    A、17 B、17 C、13 D、13
  • 10、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2AA1=4 , M是BB1的中点,N是BC的中点,过点N作与平面ACC1A1平行的直线PN,交A1B1于点P.

    (1)、证明:C1M平面AMN;
    (2)、求C1M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点P到平面AMN的距离.
  • 11、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 且2cb=2acosB
    (1)、求角A
    (2)、若ABC的面积为43DAC的中点,求BD长度的最小值.
  • 12、为了解某地农村经济情况,对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进行抽样调查,将农户家庭年收入的调查数据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此频率分布直方图,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估计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平均值不超过6.5万元 B、估计该地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其家庭年收入介于4.5万元至8.5万元之间 C、若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该地农户家庭年收入在2.5,3.56.5,7.512.5,13.5三组中共抽取48个家庭进行初步访谈,则年收入在6.5,7.5的家庭应抽24个 D、从抽样的12组中的每组中抽出一个数据,得到x1,x2,x12共12个家庭的具体收入数据,若数据a与这12个家庭的收入数据的差的平方和最小,则数据a必为这12个家庭收入数据的平均数
  • 13、函数fx=x4xcosπ2x的部分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 14、已知z+2i=i1i+1 , 则z=(       )
    A、2i B、i C、i D、2i
  • 15、设集合A=0,1,2,3B=x2x<8 , 则AB的元素个数为(       )
    A、0,1,2 B、3 C、2 D、1
  • 16、设函数fxx0处有极值,且fx0=x0 , 则称x0为函数fx的“F点”.
    (1)、判断函数y=xsinx是否存在F点;
    (2)、设函数fx=kx22lnxkR , 当fx存在F点,求k的值;
    (3)、设函数gx=ax3+bx2+cxa0 , 存在两个不相等的“F点”x1x2 , 且gx1gx21 , 求a取值范围.
  • 17、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AA1B1B为正方形,AB=BC=2 , E,F分别为ACCC1的中点,D为棱A1B1上的点.BFA1B1

    (1)、证明:AB平面BB1C1C
    (2)、证明:BFDE
    (3)、当B1D为何值时,面BB1C1C与面DFE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并求此最小值.
  • 18、某企业创新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举行两轮制的党史知识竞赛初赛,每部门派出两个小组参赛,两轮都通过的小组才具备参与决赛的资格,该企业某部门派出甲、乙两个小组,若第一轮比赛时两组通过的概率分别是4523 , 第二轮比赛时两组通过的概率分别是3435 , 两轮比赛过程相互独立.

    (1)若将该部门获得决赛资格的小组数记为X , 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2)比赛规定:参与决赛的小组由4人组成,每人必须答题且只答题一次(与答题顺序无关),若4人全部答对就给予奖金,若没有全部答对但至少2人答对就被评为“优秀小组".该部门对通过初赛的某一小组进行党史知识培训,使得每个成员答对每题的概率均为p0<p<1)且相互独立,设该参赛小组被评为“优秀小组”的概率为fp , 当p=p0时,fp最大,试求p0的值.

  • 19、某校高二年级为研究学生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的关系,采取有放回的简单随机抽样,从高二学生中抽取样本容量为200的样本,将所得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的样本观测数据整理如下:

    语文成绩

    合计

    优秀

    不优秀

    数学成绩

    优秀

    50

    30

    80

    不优秀

    40

    80

    120

    合计

    90

    110

    200

    (1)、根据α=0.01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有关联?
    (2)、现从该校学生中任选一人,A表示“选到的学生语文成绩不优秀”,B表示“选到的学生数学成绩不优秀”.请利用样本数据,估计PBA的值.

    附:χ2=nadbc2a+bc+da+cb+d

    α

    0.05

    0.01

    0.001

    xα

    3.841

    6.635

    10.828

  • 20、已知函数fx=x3+ax+b在点P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1
    (1)、求实数a,b的值:
    (2)、求函数fx3,3上的最大值.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