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校高一年级有学生1800人,高二年级有学生1500人,高三年级有1200人,为了调查学生的视力状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学生,若在抽取的样本中,高一年级的学生有60人,则该样本中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
    A、60 B、50 C、40 D、30
  • 2、给出以下三个材料:

    若函数f(x)的导数为f'(x)f'(x)的导数叫做f(x)的二阶导数,记作f(x).类似地,二阶导数f''(x)的导数叫做f(x)的三阶导数,记作f(3)(x) , 三阶导数f(3)(x)的导数叫做f(x)的四阶导数 , 一般地,n1阶导数的导数叫做f(x)n阶导数,即f(n)(x)=[f(n1)(x)]'n4;

    nN , 定义n!=n×(n1)×(n2)××3×2×1;

    若函数f(x)在包含x0的某个开区间(a,b)上具有n阶的导数,那么对于x(a,b)g(x)=f(x0)+f'(x0)1!(xx0)+f''(x0)2!(xx0)2+f'''(x0)3!(xx0)3++f(n)(x0)n(xx0)n , 我们将g(x)称为函数f(x)在点x=x0处的n阶泰勒展开式.例如,y=ex在点x=0处的n阶泰勒展开式为1+x+12x2++1n!xn.根据以上三段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1)、若f1(x)=cosxf2(x)=sinx在点x=0处的3阶泰勒展开式分别为g1(x)g2(x) , 求出g1(x)g2(x);
    (2)、比较(1)f1(x)g1(x)的大小;
    (3)、证明:ex+sinx+cosx2+2x
  • 3、已知集合A={x|2x2x+1<1} , 集合B={x|x2+x+aa2<0}
    (1)、若存在x0A , 使得B , 求a的取值范围;
    (2)、若“xA”是“x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4、某从业者绘制了他在2635(20142023)之间各年的月平均收入(单位:千元)的散点图:

    附注:

    参考数据:i=110xi=55i=110yi=155.5i=110(xix¯)2=82.5i=110(xix¯)(yiy¯)=94.9i=110ti=15.1i=110(tit¯)2=4.84i=110(tit¯)(yiy¯)=24.2 , 其中ti=lnxi , 取ln11=2.4ln36=3.6

    参考公式:经验回归直线y^=b^x+a^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b̂=i=1n(xix¯)(yiy¯)i=1n(xix¯)2â=y¯b̂x;

    χ2=n(adbc)2(a+b)(c+d)(a+c)(b+d) , 其中n=a+b+c+d


    α


    0.050


    0.010


    0.001


    xα


    3.841


    6.635


    10.828

    (1)、由散点图知,可用经验回归方程ŷ=b̂lnx+â拟合月平均收入y与年龄代码x的关系,试根据附注中提供的有关数据求出所选经验回归方程;
    (2)、若把月收入不低于2万元称为“高收入者”.试利用(1)的结果,估计他36岁时能否称为“高收入者”?

    给定以下列联表的数据,依据α=0.05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年龄高于35岁与成为高收入者有关系?


    为高收入者

    不为高收入者

    高于35

    40

    10

    不高于35

    30

    20

  • 5、已知函数f(x)=x3+ax+b
    (1)、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2)、若函数f(x)的图象是曲线C , 直线y=kx+1与曲线C相切于点(2,3).求函数g(x)=f(x)x1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6、已知函数f(x)=ax+xlnx的图像在x=e(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处的切线斜率为3.kZ , 且k<f(x)x1对任意x>1恒成立,则k的最大值为
  • 7、2024515日至17日“一节一赛”水上运动大赛在重庆彭水举行,甲、乙、丙、丁、戊5名志愿者承担调度服务、安检服务、驾驶服务3个项目志愿服务,每名志愿者需承担1项工作,每项工作至少需要1名志愿者,甲不承担驾驶服务,则不同的安排方法有.(用数字作答)
  • 8、已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1,3) , 则不等式cx2+bx+a<0的解集为
  • 9、设(12x)n=a0+a1x+a2x2+a3x3++anxnxRnN ,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12+a222a123++(1)nan2n=2n1 B、|a8|>|a7||a8|>|a9| , 则n=11 C、x=12000n=2024时,(12x)n>5 D、n3时,2a2+6a3++n(n1)an=4n(n1)
  • 10、袋中装有5张相同的卡片,分别标有数字12345 , 从中有放回地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张卡片.A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卡片数字是奇数”,B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卡片数字是偶数”,C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卡片数字之和是6”,则(    )
    A、P(AB)=1 B、P(BC)=1325 C、AB相互独立 D、P(C|B)=15
  • 1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
    A、若随机变量X~B(5,12),则D(X)=54 B、若随机变量X~N(5,σ2),且P(3X5)=0.3,则P(X7)=0.2 C、若10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和6件正品.现从中随机抽取3件产品,记取得的次品数为随机变量X , 无论是有放回的抽取还是无放回的抽取,D(X)相等 D、从2,4,5,7,9,11,13,15,17,19中任取一个数,这个数比a大的概率为25 , 若a恰为以上数据的第m百分位数,则m的值可能是60
  • 12、已知数列{an}共有9项,其中a1=a9=1 , 且对每个i{1,2,,8} , 都有ai+1ai{2,1,12} , 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数列一共有()个。
    A、461 B、471 C、481 D、491
  • 13、设m>0 , 不等式x2lnxmemx0[e,+)上恒成立,则m的最大值为(    )
    A、1e B、e C、2e D、e2
  • 14、甲、乙、丙三人相互做传球训练,第1次由甲将球传出,每次传球时,传球者都等可能地将球传给另外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人,经过6次传球后,球恰好在甲手中的概率为(    )
    A、516 B、3196 C、1132 D、1748
  • 15、已知xy均为正实数,且1x+2+4y+3=12 , 则x+y的最小值为(    )
    A、10 B、11 C、12 D、13
  • 16、有3名男生、4名女生站成一排,则这3名男生互不相邻的站法共有()
    A、840 B、1020 C、1440 D、1920
  • 17、“x>y”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可以是(    )
    A、2xy>12 B、x2>y2 C、xt2>yt2 D、xy>1
  • 18、树人中学国旗班共有50名学生,其中男女比例3:2 , 平均身高174cm , 用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若样本中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78cm , 样本中女生人数与女生平均身高的估计值分别为(    )
    A、8人  168cm B、8人  170cm C、12人  168cm D、12人  170cm
  • 19、已知集合A={x|1<3x9}B={xZ|x1} , 则AB=(    )
    A、(1,2] B、{1,2} C、[1,2] D、{1}
  • 20、某中医药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服用后需要检验血液是否为阳性,现有nnN*)份血液样本,每个样本取到的可能性均等,有以下两种检验方式:(1)逐份检验,则需要检验n次;(2)混合检验,将其中kkN* , 2≤kn)份血液样本分别取样混合在一起检验,若结果为阴性,则这k份的血液全为阴性,因而这k份血液样本只需检验一次就够了:若检验结果为阳性,为了明确这k份血液究竟哪份为阳性,就需要对这k份再逐份检验,此时这k份血液的检验次数总共为k+1次.假设在接受检验的血液样本中,每份样本的检验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都是相互独立的,且每份样本是阳性的概率为p(0<p<1).
    (1)、假设有6份血液样本,其中只有两份样本为阳性,若采取逐份检验的方式,求恰好经过两次检验就能把阳性样本全部检验出来的概率.
    (2)、现取其中的kkN* , 2≤kn)份血液样本,记采用逐份检验的方式,样本需要检验的次数为ξ1;采用混合检验的方式,样本需要检验的总次数为ξ2

    (ⅰ)若Eξ1Eξ2 , 试运用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求p关于k的函数关系pfk);

    (ⅱ)若p=11e4 , 采用混合检验的方式需要检验的总次数的期望比逐份检验的总次数的期望少,求k的最大值.(ln4=1.386,ln5=1.609,ln6=1.792,ln7=1.946,ln8=2.079,ln9=2.197)

上一页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