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函数fx=2sinωx+φω>0,φ<π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与x轴正半轴的第一个交点(从左至右)为A5π6,0 , 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B0,1

       

    (1)、求fx的解析式及对称中心;
    (2)、将fx的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倍,再将所得图象上各点向右平移π4个单位长度,得到gx的图象,求gx在区间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
  • 2、为提高国民法律意识,某地开通了网上学法考试平台,方便广大群众网上学习法律知识,并且可以通过考试检测自己学习情况.为了解广大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情况,在参与考试的男性参考者和女性参考者中各随机抽取10名参考者的考试成绩(满分100分),得分如下:

    男性参考者考试成绩:70,74,85,84,82,81,92,89,98,95.

    女性参考者考试成绩:69,71,82,84,75,88,89,87,95,97.

    (1)、求抽取的男性参考者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
    (2)、若规定得分在90分及以上的为成绩优秀,从上述成绩优秀的人员中任取2人,求这2人性别相同的概率.
  • 3、已知某操场看台上有一个与操场水平面垂直的圆柱,该圆柱上方挂有高5米的电子屏幕,电子屏幕底部到操场水平面的距离为5.75米.某人站立在操场时,他眼睛中心到操场水平面的距离为1.75米,则该人离圆柱距离米站立,看电子屏幕底部到顶部的视角(从眼睛中心向物体两端所引射线的夹角)最大.
  • 4、复数z1z2满足z1=lg125+3lg2+4ecosπ2iz1¯z2=1 , 则z2的取值范围为
  • 5、某校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高中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其中高一年级有学生900人,从中抽取了18人.则该校高中学生总人数是人.
  • 6、如图,已知O是ABC内部任意一点,BOCAOCAOB的面积分别为SASBSCSAOA+SBOB+SCOC=0 . 根据上述结论,则(       ).

    A、如果4OA+3OB+2OC=0 , 那么SA:SB:SC=2:3:4 B、如果AO=37AB+27AC , 那么SA:SB:SC=2:3:2 C、如果O为ABC的重心,那么SA=SB=SC D、如果O为直角ABC的内心,且两直角边BC=5AC=12 , 那么5OA+12OB+13OC=0
  • 7、某校举办羽毛球比赛,有4名同学进入半决赛,这4名同学恰好来自两个不同的班,每班两名同学,现通过摸球决定半决赛分组情况.袋子里有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2个黄球、2个白球,共4个球.这4名同学每人不放回地摸出一个球,摸到同色球的两人对战,且摸到黄色球两人先进行比赛,胜者进入决赛.记事件A=“决赛两人来自同一个班”,事件B=“决赛两人来自不同班”,事件C=“先进行半决赛两人来自同一个班”,事件D=“后进行半决赛两人来自不同班”.则(       ).
    A、PAB=1 B、A与B互斥但不对立 C、C与D对立 D、PA+PB=PC+PD
  • 8、已知样本数据x1x2 , …,xn的样本平均数为x¯ , 样本方差为s2x , 由这组数据得到新样本数据y1y2 , …,yn , 这组新样本数据的样本平均数为y¯ , 样本方差为s2y , 其中yi=2xi+5i=1,2,,n , 则(       ).
    A、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平均数满足y¯=2x¯+5 B、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方差满足s2y=4s2x C、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标准差相同 D、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极差相同
  • 9、已知甲船在小岛B正东方向4海里的C处,乙船在小岛B正南方向3海里的A处.甲船沿北偏西60°方向直线航行.若乙船要与甲船会合,则乙船航行的最短里程为(       ).
    A、23+32海里 B、2+332海里 C、2332海里 D、3+433海里
  • 10、在某次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50个,成绩均在50,100之间,将这些成绩共分成五组:50,6060,7070,8080,9090,100 , 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由图中数据估计总体的众数和中位数(中位数精确到个位)分别是(       ).

    A、65,70 B、65,71 C、65,72 D、65,73
  • 11、已知sinx=xx33!+x55!++1k1×x2k12k1!+xR,kN , 其中n!=n×n1×n2××3×2×1 . 若函数fx=cosx+π615!0.00833317!0.000198 ,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则fπ31=(       ).
    A、0.5394 B、0.8419 C、0.8415 D、0.5398
  • 12、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A、cos22°sin52°-sin158°cos52°=12 B、sin15°sin75°=14 C、cos275°sin275°=32 D、tan88°tan43°1+tan88°tan43°=1
  • 13、已知复数z=i12i , 则z的虚部为(       ).
    A、15 B、15i C、15 D、25
  • 14、设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4b=6cosC=12 , 则ABC的面积为(       ).
    A、62 B、63 C、12 D、83
  • 15、将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同时投掷,设事件A=“两枚骰子掷出点数均为偶数”,若连续投掷100次,则事件A发生的频数为(       ).
    A、20 B、25 C、50 D、无法确定
  • 16、已知向量a=m,6b=1,3 , 若ab , 则m=(       ).
    A、18 B、18 C、2 D、2
  • 17、202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时,某校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并获得了他们一周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小时)的数据,整理得到下表.

    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1

    0,5

    5

    0.05

    2

    5,10

    a

    0.35

    3

    10,15

    30

    b

    4

    15,20

    20

    0.20

    5

    20,25

    10

    0.10

    合计

     

    100

    1

    (1)、求a,b的值,并在下图中作出这些数据的频率直方图(用阴影涂黑);

    (2)、根据频率直方图估计该组数据的众数及中位数(中位数精确到0.01);
    (3)、现从第4、5组中用比例分配的分层抽样方法抽取6人参加校中华诗词比赛,经过比赛后,第4组得分的平均数x¯=7 , 方差s2=2 , 第5组得分的平均数y¯=7 , 方差t2=1 , 则这6人得分的平均数a¯和方差σ2分别为多少(方差精确到0.01)?
  • 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且DAB=60°ACBD交于点N,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A=PD , 点M为棱PC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PAD
    (2)、若平面PAD平面ABCD , 求直线PC与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弦值.
  • 19、已知函数f(x)=sin2x+23sinxcosx12cos2x

    (1)求f(x)的单调增区间;

    (2)当x0,π2时,求f(x)的值域.

  • 20、(1)已知x=2+i满足x2+bx+c=0 , 求实数bc的值.

    (2)已知向量a=(1,3)b=(2,0) , 求ab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

上一页 1617 1618 1619 1620 16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