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函数为奇函数”是“函数为偶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且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2、已知 , 是两个平面,是两条直线,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若 , , , 则 B、若 , , , 则 C、若 , , , 则 D、若 , , 则
-
3、已知向量满足 , , 且 , 则的夹角为( )A、 B、 C、 D、
-
4、已知 , , 则( )A、 B、 C、7 D、
-
5、样本数据12,12,13,17,19,23,30,34,40,64的分位数是( )A、12 B、13 C、30 D、34
-
6、已知点在双曲线上.(1)、求双曲线的方程;(2)、设点为双曲线右支上除右顶点外的任意点,证明:点到的两条渐近线的距离之积为定值;(3)、过点作斜率为的动直线与双曲线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M,N,在线段MN上取异于点M,N的点 , 满足 .
(ⅰ)求斜率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点恒在一条定直线上.
-
7、如图,在三棱柱中, , , , 为的中点,平面.
(1)、求证:;(2)、若 , 求平面和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
8、已知函数 , 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的解析式;(2)、当时,求证:;(3)、若对任意的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
9、某校高三年级有个班,每个班均有人,第()个班中有个女生,余下的为男生.在这n个班中任取一个班,再从该班中依次取出三人,若第三次取出的人恰为男生的概率是 , 则.
-
10、等差数列中, , 则 .
-
11、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中的一条重要原理,可以推导出双曲线具有如下光学性质:从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双曲线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由此可得,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平分该点与两焦点连线的夹角.已知、分别是以为渐近线且过点的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在双曲线C右支上一点处的切线l交x轴于点Q,则( )A、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B、双曲线C的方程为 C、过点作 , 垂足为K,则 D、点Q的坐标为
-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设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 若 , 则 B、某人在10次答题中,答对题数为 , , 则答对7题的概率最大 C、基于小概率值的检验规则是:当时,我们就推断不成立,即认为和不独立,该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当时,我们没有充分证据推断不成立,可以认为和独立 D、将4名老师分派到两个学校支教,每个学校至少派1人,则共有14种不同的分派方法
-
13、已知函数 , 的定义域均为 , 为奇函数,为偶函数, , , 则( )A、 B、1 C、2023 D、2024
-
14、当时,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
15、若 , , 则等于( )A、 B、 C、 D、
-
16、若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 , 则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A、 B、945 C、2835 D、
-
17、已知向量 , , 若 , 则( )A、 B、 C、1 D、0
-
18、已知复数(是虚数单位),则( )A、 B、 C、 D、
-
19、某高中共有学生1200人,其中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人数比为 ,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所有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则高三年级应该抽取( )人.A、16 B、18 C、20 D、24
-
20、已知三次函数有极小值点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B、函数有三个零点 C、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D、过可以作两条直线与的图象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