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1=11S3=21 , 则an的公差为(       )
    A、-4 B、-2 C、2 D、4
  • 2、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z满足iz+2=z2i , 则z=
  • 3、已知非零复数z1z2 , 其共轭复数分别为z1¯z2¯ ,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z1+z1¯R B、z1z1¯=z12 C、z1¯z2=z1z2¯ D、z12=z12
  • 4、设l,m,n均为直线,其中m,n在平面内,“l”是“lm且ln”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5、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设BC=aCA=bAB=c , 那么ab+bc+ca=(       )
    A、3 B、3 C、32 D、32
  • 6、过点A(3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 7、佛山电视塔位于文华公园内,是佛山地标性建筑.某位高中生想运用所学知识测量验证一下高度,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了两种测量方案.

    方案一(两次测角法):如图一,在电视塔附近广场上的C点测得电视塔顶部的仰角为α , 正对电视塔前进s米后,到达D点,在D点测得电视塔顶部的仰角为β , 然后计算出电视塔AB的高度.

    方案二(镜面反射法):如图二,在电视塔附近广场上,进行两个操作步骤:①将平面镜(大小合适,厚度忽略不计)置于地面M上,人后退至从镜子中恰能看到电视塔的顶部位置,测量出人与镜子的距离为m1米;②正对电视塔,将镜子后移m米,重复①中的操作,测量出人与镜子的距离为m2米,然后计算出电视塔AB的高度.

    实际操作中,方案一测量数据为s=106.4米,α=39°,β=51° , 测得电视塔高度为H1;方案二测量数据为m1=1.4米,m2=1.5米,m=16米,测得电视塔高度为H2;假设测量者的“眼高h”都用1.6米.

    (1)、用s,α,β,h表示H1
    (2)、计算H1,H2的实际测量值(参考数据:tan39°0.8,tan51°=1tan39° , 结果保留整数).
  • 8、如图,PA是四棱锥PABCD的高,AD//BCAB=AD=AC=6PA=BC=8,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PC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B
    (2)、求四面体NBCM的体积.
  • 9、已知向量a=1,0,b=1,1
    (1)、若c=22 , 且cb , 求向量c的坐标;
    (2)、若OA=ab,OB=3a2b,BC=a+mb , 且A,B,C三点共线,求实数m的值.
  • 10、如图,在ABC中,已知AB=2,AC=4BAC=45°D为线段AC上一动点,则CDBD的最小值为

  • 11、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点G,H分别在A1B1,A1C1上,且GH经过A1B1C1的重心,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且B,C,G,H四点共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EF//GH B、GH//平面A1EF C、GHEF=32 D、棱柱被平面A1EF截得的三棱锥A1AEF与多面体B1C1A1BCFE的体积之比为1:11
  • 12、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b=3a , 且向量b在向量a上的投影向量是32a , 则向量ab的夹角是(       )
    A、5π6 B、2π3 C、π3 D、π6
  • 13、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AD , 且AB=2CD=2,AD=3 , 则将四边形ABCD绕直线AD旋转一周后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
    A、73π B、53π C、73π3 D、53π3
  • 14、在ABC中,点D在边BC上,BD=2DC , 记AB=m,AD=n , 则AC=(       )
    A、12m+32n B、32m12n C、32m+12n D、12m+32n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a,b是两条直线,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一个平面 B、如果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平行于平面α内的任何一条直线 C、如果直线a,b满足a∥α,b∥α,则a∥b D、如果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b,a∥α,bα,那么b∥α
  • 16、为了引导学生阅读世界经典文学名著,某学校举办“名著读书日”活动,每个月选择一天为“名著读书日”,并给出一些推荐书目.为了了解此活动促进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情况,该校在此活动持续进行了一年之后,随机抽取了校内100名学生,调查他们在开始举办读书活动前后的一年时间内的名著阅读数量,所得数据如下表:

    多于5本

    少于5本

    合计

    活动前

    35

    65

    100

    活动后

    60

    40

    100

    合计

    95

    105

    200

    (1)、试通过计算,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举办该读书活动对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有促进作用;
    (2)、已知某学生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内阅读6本文学名著,其中4本国外名著,2本国内名著,并且随机安排阅读顺序.记2本国内名著恰好阅读完时的读书数量为随机变量X , 求X的数学期望.

    参考公式:K2=n(adbc)2a+bc+da+cb+d,n=a+b+c+d.

    临界值表:

    PK2k0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0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 17、对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x,y , 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回归直线方程y=10.5x+a , 据此模型预测当x=20时,y的估计值为(       )

    x

    2

    4

    5

    6

    8

    y

    20

    40

    60

    70

    80

    A、210 B、210.5 C、211.5 D、212.5
  • 18、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某学校开展了共青团知识竞赛活动.在最后一轮晋级比赛中,甲、乙、丙三名同学回答一道有关团史的问题,每个人回答正确与否互不影响.已知甲回答正确的概率为23 , 甲、丙两人都回答正确的概率是12 , 乙、丙两人都回答正确的概率是14
    (1)、若规定三名同学都回答这个问题,求甲、乙、丙三名同学中至少1人回答正确的概率;
    (2)、若规定三名同学抢答这个问题,已知甲、乙、丙抢到答题机会的概率分别为12,16,13 , 求这个问题回答正确的概率.
  • 19、老师有6本不同的课外书要分给甲、乙、丙三人,其中甲分得2本,乙、丙每人至少分得一本,则不同的分法有(       )
    A、248种 B、168种 C、360种 D、210种
  • 20、有一组样本数据:15,16,11,11,14,20,11,13,13,24,13,18,则这组样本数据的上四分位数是(       )
    A、11 B、13 C、16 D、17
上一页 1279 1280 1281 1282 128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