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中学生刘某,出于好奇,拨打火警电话“119”慌称学校失火。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刘某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了( )A、法律维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 B、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 C、人们不能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D、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
2、下列做法中,你认为可取的是( )A、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在室内拨打手机报警 B、泥石流发生时,赶紧爬上树躲避 C、遇到不法分子抢劫,要勇敢地与他拼到底 D、陌生网友约见面,不要轻易就答应
-
3、202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某中学德育处为了落实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对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
调查一:存在的欺凌行为
调查二:面对被欺凌的做法
忍气吞声
正当防卫
报警、向父母、老师报告
请他人报复
72%
5%
30%
30%
请你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调查一和调查二的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 )①反映在校园中存在不同的欺凌情况②校园欺凌者法律意识淡薄
③学生都懂得采取正确方式应对欺凌④学生的整体维权意识不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当遇到欺凌行为时,青少年应该( )①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于与欺凌者作斗争
②与同学友好相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③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依法惩治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4、下列能体现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A、某游客在长城墙上刻字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B、班主任陈老师对经常迟到的小冲进行了批评教育 C、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D、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
5、实名制越来越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实名制的推行( )
①是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②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隐私权
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有关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
④需要公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集体利益实现离不开健全的班规。下列关于班规的实现路径,正确的是( )
①人人自觉遵守班规,共建良好班风
②成立班规起草小组,拟定班规草案
③召开班规大会,审议表决完善后的班规草案
④将班规草案印发给全班同学,征求意见修改
A、①→③→④→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
7、某校七年级优秀班集体七(10)班,班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老师营造教学相长的和谐氛围,该班各方面的成绩都处于年级前列。为此,以下诗词描述的意境与之相符的是( )A、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B、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
8、网上流行的“树洞”业务,按时长付费后就可以在线吐槽、分享秘密。不少人认为,在“情绪垃圾桶”里可以尽情诉说自己的遭遇,宣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舒缓、释放心理压力。可见( )A、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互相感染,情绪表达别依靠他人 B、调节情绪的方法多种多样,负面情绪要立刻宣泄出来 C、负面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需要防止负面情绪的产生 D、要合理地宣泄和表达情绪,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
9、下列诗句与情绪表达一致的是( )
选项
诗句
情绪表达
A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
喜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怒
C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哀
D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惧
A、A B、B C、C D、D -
10、漫画《修身之道》启示我们( )
①要将慎独作为自己唯一的行为准则
②要树立底线意识,不断增强自控力
③要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必须依靠他人监督,提升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某中学组织一次题为“青春的心弦”的国旗下讲话,旨在帮助中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青春期的变化,更好地学会与异性同学友好相处。下列可能属于讲话内容的是( )
①我们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真正的爱情,不需慎重对待
②男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③与异性交往会产生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妨碍我们的身心健康
④与异性相处,需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12、2023年3月,京津冀消协组织发布“盲盒”消费调查结果显示,盲盒能满足好奇心增添生活乐趣,备受年轻人青睐,但是有部分商家掺杂使用期限较短或三无产品进行售卖。对此,未成年人应( )A、克服好奇心理,坚决抵制盲盒 B、严格执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C、学会理性消费,不能人云亦云 D、追求新鲜感,多多购买盲盒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此,八(3)班同学开展“书写时代答卷”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问需于民“两会”答卷】
材料一 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老百姓说话”是“两会”代表委员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他们的议案、提案和建议承载着满满的民意。
(1)结合材料一思考,“民生幸福答卷”体现了哪些制度?
(2)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请你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增效为民政府答卷】
材料二 百姓有关注,政府有回应。政府聚力提质增效,答好百姓“民生之问”。
时代答卷二:增效提质卷
答题人:国务院
◎针对就业压力凸显,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使经济社会活动更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开展国务院大督查;
……
(3)作为青年一代,中学生应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向我国政府提建议。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生小云生活在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爸爸和妈妈开办了一个水果加工厂,是县里的纳税大户,爸爸今年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哥哥今年光荣参军入伍;每天吃完早餐后,小云去上学;五一时,小明的奶奶和伙伴们一起参加广场舞比赛。
(1)小云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体现了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材料二 今年春节假期,“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曾占据多个热搜榜单,众多自媒体竞相跟进炒作,衍生出“秦朗舅舅”“西场小学”等多个话题。2024年4月,警方调查后通报“在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作业本”视频系编造,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相关人员作出行政处罚。涉事博主多平台账号被关停。
(2)请你运用法治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涉事博主的言行进行评析。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漫画
材料二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一周年纪念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全国开展了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
(1)、两则材料体现了什么观点?(2)、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在“宪法宣传周”中,如何增强宪法意识?(至少写两点) -
16、期末了,学校要求班级出一期主题为“守护正义平安暑假”的宣传画报。同学们写到: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请记住及时拨打以下常用热线电话,如报警110,急救120,法律咨询12348,消费者投诉举报12315等等。你认为生活中守护正义正确的方法有( )
①直接和邪恶势力面对面战斗 ②讲求策略,寻找有效方法
③假装看不见,置之不理 ④不盲目见义勇为,而是要见义智为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
17、近年来,十里八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着力打造“村民说事会”这一平台,探索成立了以村调委会主任、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村民代表等人员组成的“村民说事会”,调解了许许多多的大事小情、邻里纠纷。“村民说事会”( )A、有利于保障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体现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C、能够鼓励村民自觉履行民主义务 D、彰显了基层政府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
18、某网红靠着“卖惨”博取网友同情,收获大批粉丝后开始直播带货。有网友质疑其售卖的产品存在与产地不符、产品质量等问题,于是向平台举报。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网红涉嫌虚假宣传,非法牟利。法院一审宣判,该网红及其所属公司负责人等被判处9个月至1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不等罚金。
针对无底线摆拍引流行为,有关部门正在行动。2024年4月21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从严整治漠视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扰乱公共秩序,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丧失底线的“自媒体”。
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识别违法行为。对此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①网友向平台举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②网红侵犯网友合法权益,必承担法律责任
③粉丝应提高警惕,积极防范直播间的侵权行为
④网红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崇尚法治精神。此案例中人民法院( )①依法惩处网红等人,守护社会正义
②用法治手段维护网络秩序,规范和保障人们的自由
③对网红等人的判决,有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
④坚持平等,判处网红等人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罚金,同等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逻辑图是科学掌握相关概念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概念间关系可用如图表示的是( )A、①刑法;②民法典 B、①劳动权;②政治自由 C、①诉讼;②行政诉讼 D、①人民检察院;②国家机关
-
20、下列案例与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
案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①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处以2000元罚款,驾驶证被吊销
行政责任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民事责任
③聂某某因在禁渔期非法捕捞野生鱼被法院判处罚金5000元
刑事责任
④李某插队并谩骂执勤民警,造成核酸检测现场混乱,被拘留7日
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