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宜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卲樊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文综期末考试试卷(政治部分)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思品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12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12月)试卷
-
1、
材料一 疫来如山,人命关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无数中华儿女舍小家顾大家,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共同铸就了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1)材料一中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过程是如何体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材料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辈子扎根田间地头,“燃灯校长”张桂梅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金手天焊”高风林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外卖小哥”宋增光在配送行业勤奋耕耘了七年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挥洒汗水,胼手胝足,用劳动托举起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此刻,让我们致敬伟大的劳动者,为劳动点赞!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要增强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的依据。材料三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历史赋予崇高使命,时代呼唤青年担当。广大青年既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责任,也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重要机遇。
(3)作为青少年,你将如何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行动】
八年级(3)班的班委们相约周六去养老院看望老人们。但劳动委员小辉却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去参加好朋友的生日会。班长只好带着其他班委到养老院去打扫卫生和表演节目。班长在打扫卫生时把养老院里的水瓶打破了,虽然没有人看见,但他还是主动承认并作出赔偿。
【学校调查】
某中学准备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在此之前,学校对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下表是调查统计的结果:
参加公益活动项目
情况统计
从未参加过
偶尔参加
多次参加
希望工程、救灾等捐款
60%
30%
10%
义务植树、义务劳动
79%
20%
1%
手拉手结对帮扶
90%
8%
2%
(1)、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八年级(3)班班委们的行为。(2)、请你为这次问卷调查拟定一个标题。(3)、表中的统计结果说明了什么?(4)、针对调查到的情况,请谈谈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 -
3、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下边漫画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辨别与分析。
-
4、假期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
我今天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筋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
7月25日
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根据上述情境,回答问题。
(1)、你了解或参与过哪些社会生活?(2)、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为什么离不开社会?(3)、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
5、彭桓武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当有人问起,当年他在英国已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地位,为何要选择回国时,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科学家彭桓武的言行体现了( )
①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6、“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完成祖国交给他的光荣任务,隐姓埋名30年,默默工作。这体现了他( )A、时刻关心国家发展 B、热爱国防事业 C、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D、不计个人得失,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
7、对下列名言分析错误的是( )A、“人而无礼,焉以为德”——人若没有礼貌,就谈不上道德修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没有信仰,不知它能做什么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与人交往要讲语言艺术,要合时宜,不要恶语伤人
-
8、小勤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想通过捡拾废品来赚些钱补贴家用。于是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结果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这警示我们( )
①不知者不为过,他的出发点是善意的
②违法无小事,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③应认真学习法律,增强法治观念
④应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下列行为属于遵守“规则”的是( )A、无车辆通过时可以闯红灯 B、在名胜古迹上乱涂乱画 C、列车上出现霸占座位现象 D、遵循“一米线”排队原则
-
10、“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我相信你,相信屏幕前的你,更多地来发现、来释放自己文明的热情。”这段公益广告词传递着文明的力量,需要我们中学生( )
①做到语言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②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③不文明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必须依法严惩
④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1、下列关于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 B、有的行为会产生一种后果,有些行为会产生多个后果 C、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 D、一种行为就会产生一种后果,一种后果必然由一种行为引起
-
12、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切莫高声语,恐惊书中人。”在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有序上车。”在公园,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示牌:“芳草萋萋,踏之何忍?”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③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3、每年5月7日至13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全国中小学纷纷开展应急避险教育。开展应急避险教育有利于( )A、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B、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C、消除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 D、杜绝中小学生受到伤害
-
14、同学们就课本上“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一任务开展讨论。某小组讨论后汇报如下:谣言没有事实依据,不符合诚信要求,会误导公众,必须加强治理。对该小组的汇报,你的认识是( )
①阐述了治理谣言的必要性
②该小组对任务理解不准确
③应当补充谣言传播的特点
①基本价值判断出现了失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研学旅行有利于青少年( )
①丰富人生阅历 ②提前进入社会
③迅速提升学习成绩 ④感受社会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带上你最喜欢的书,我们一起去旅行。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历史,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与落寞;我们走进现代科技,了解中国近些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走进人文建筑,去了解不同地区的建筑与人文艺术;我们走进拓展活动,在不同项目的实践中学会合作。研学旅行的原因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终身学习促发展,人生价值会体现 C、逐渐地认识自己,自我超越才实现 D、人生规划很重要,走向未来需学习
-
17、
【追求民主价值建设法治中国】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战国慎到《慎子·逸文》
民主与法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材料一
时政分享
我国实施的制度密码
2023年7月1日,香港回归26周年,在祖国全力支持下,香港保持繁荣稳定良好的局面。
例:“一国两制”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①
绵阳市政协举行“民生论坛”,十多位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围绕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有关部门认真倾听意见,坦诚回应关切。
②
2023年12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起草了《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专家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依次破译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我国实施的制度密码。
材料二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爱到公平正义;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摘编自二十大报告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如何体现厉行法治?
-
18、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做自信中国人,中学生应该( )
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觉淡化英语学习
②立足国家社会需要,坚持努力不懈追梦
③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守卫边疆保家卫国
④与国际友人交往时,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9、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浩繁卷帙中,人们能够更透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下列古语与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相匹配的是( )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④“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20、2024年迎来澳门回归25周年。自回归以来,澳门始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经济、民生等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这说明( )
①“一国两制”在澳门取得巨大成功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
③强大的祖国是澳门经济发展的后盾
④“和平统一”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