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湛江特呈岛成为202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典型案例。近年来,湛江特呈岛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对红树林的保护,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这说明(     )

    ①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生态“含金量”、发展“含绿量”

    ②坚持经济发展优先,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③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换取绿水青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为-1.48%。专家预计,我国老龄化率很可能在2030年进入超老社会,到2040年人口老龄化率或将达到27%。以上数据说明(     )
    A、人口老龄化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B、人口问题依然是我国面临的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C、我国总和生育率明显高于更替水平 D、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 3、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红军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为响应党和国家相关战略部署,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已全面铺开。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意义在于(     )

    ①坚定文化自信,继承革命文化②高扬民族精神,助力实现中国梦

    ③赓续红色血脉,激发爱国热情④完善文化设施,满足人们物质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因建房与邻居产生纠纷,女儿巧用清代“六尺巷”故事,劝父母把围墙往后退让80厘米,留出一条可通行人的“三尺巷”,受到广泛赞誉。河南偃师新时代“三尺巷”的故事(     )

    ①说明处理各种纠纷都必须宽容退让②为新时代邻里和谐相处树立了榜样

    ③是宽容谦让的美德在新时代的传承④说明平凡小事也能折射出道德光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始建于元大都、距今已有750余年历史的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国家文物局为其申报世遗,其目的是(     )
    A、让北京中轴线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 B、彰显中华优秀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文化 C、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延续文化血脉 D、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发展中国特色文化
  • 6、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年内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人左右,“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成为一种常态。“文博热”的持续升温反映了(     )
    A、中华文化一枝独秀、唯我独尊 B、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 C、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D、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 7、对下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法律促进道德建设

    ②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道德支撑法治文化

    ③德治比法治更为重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互联网时代,谣言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面对网络的谣言,我们应该(     )

    ①以理性的态度辨别网络信息,杜绝网络谣言传播

    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③弘扬法治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

    ④加强自身自律,自觉远离网络以免受到谣言伤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针对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居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把问题反映给了政府。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网络平台、实地走访等多种途径,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该事例告诉我们(     )

    ①该社区居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②政府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该社区居民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意识

    ④要发展基层民主,扩大居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从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时的全民大讨论,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时人们纷纷建言献策;从各种形式的基层群众自治,到普通百姓对人大立法、监督等方面工作的深度参与……这些充分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B、作为根本政治制度,能保障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C、是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D、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 11、中国政府网开通的“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征集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每年收到的建言数量不断增长。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②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③使政府决策能符合所有人的意愿④体现了我国选举民主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2、我国传统的制造业多为替代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因此,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作为企业(     )
    A、跟着别人走,加强学习和吸收外国先进技术 B、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让人人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C、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D、心怀科技报国梦想,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 13、2024年11月6日,“奋斗者”号模型、人形机器人“天工”、5G智慧工厂模型……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综合展的中国馆里,一件件新颖的展品、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向世界各国宾客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气象。这说明(     )

    ①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②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③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④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了热门话题。人们对于AI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讨论。AI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工作方式,还对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人工智能必将超越人类,给人类社会带来彻底变革 B、人工智给我们提供生活便利,让生活更美好 C、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社会,推动社会发展 D、人工智能的发展既带来了优势,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 15、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到2025年,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已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但还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因为(     )

    ①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彻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状况

    ③实现同步富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延迟退休政策(     )

    ①表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的科学之举

    ③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加剧问题

    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7、某班级课前有5分钟的“新闻解读”活动。这天,学生小凯分享了一则新闻:

    截止12月25日,海航航空集团12家盈利企业的员工父母陆续收到了一份来自企业的孝心礼物——“孝敬父母金”。这是海航航空集团第15次发放“孝敬父母金”。

    你认为海航航空集团为企业员工的父母发放“孝敬父母金”,目的在于(     )

    A、代替企业员工履行孝敬父母义务 B、让员工能心无旁骛地专心工作 C、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传统美德 D、培养人才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
  • 18、2024年12月4日晚,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     )
    A、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B、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习俗有关 C、说明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D、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文化
  • 19、菏泽市中小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社会“大课堂”,共同阅读菏泽这本“活教材”。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     )
    A、参与实践,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B、巩固基础,重视教材书本学习 C、培养兴趣,确保学习成绩优异 D、学会学习,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 20、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

    2025年春节,某班同学进行了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非遗里的年趣

    法治下的年味

    变化中的年俗

    春节历史悠久,包括了众多民俗活动和非遗实践,年画制作、剪纸、灯彩制作等传统手工艺;舞龙、秧歌、高跪、戏剧、曲艺等众多表演艺术;灯会、花会、写春联等民俗活动都在春节中得以呈现,老百姓在浓浓年趣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1)春节的庆祝活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从“延续文化血脉”的角度,分析春节申迪成功有何意义?

    烟花是春节重要的传统。近年来,出于环保和安全的考量,我国各地陆续施行“禁燃、限燃烟花爆竹”的规定。日前,根据《杭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杭州各地已公布烟花爆竹禁放区域,让法治助推春节更有年味儿。

    (2)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说说,除了公布禁燃区域,杭州还应如何做才能“让法治助推春节更安全、更有年味儿”?

    除了传统年俗,近些年也涌现了许多新年俗。AI对联、创意年画、电子烟花、云拜年、集五福等让“土味”年俗因新元素的融入而更加精彩纷呈。年俗不断变迁,唯有在_▲_中传承,才能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将材料中_▲_处补充完整,并结合材料,谈一谈它对春节文化的发展有何作用?

上一页 577 578 579 580 5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