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已有十二周年。这十二年,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着,我们既是追梦人,也是筑梦人。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奋力开启新时代新征程

    ②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③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④用奋斗书写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勇敢追求梦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2024年4月18日上午,第八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在四川省盐亭县举行。两岸各界代表共1500余人齐聚嫘祖故里,以传统礼仪共同缅怀华夏之母嫘祖,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话海峡两岸同胞骨肉亲情。此活动的开展表明(     )

    ①“两岸一家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③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④两岸同胞要多交流多沟通,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202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25年,澳门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天地愈加广阔;“小而富”“小而美”已成为澳门的魅力名片。这得益于(     )

    ①“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取得成功

    ②“澳人治澳”和完全自治的方针政策

    ③中央全面管治和澳门高度自治相统一

    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反对分裂,我们要做到(     )

    ①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

    ②打击、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

    ③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④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2024年9月25日,遂宁安居凤凰街道各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各街道利用辖区LED显示屏、宣传栏、微信网格群等舆论宣传工具和线上线下多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开展上述活动有利于(     )

    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②讲好团结故事,弘扬民族精神

    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④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分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年,6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西藏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保障各少数民族优先发展

    ③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查时强调:“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启示我们(     )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只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就能建设生态文明

    ④坚持绿色发展,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2024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节约用水条例》,内容包括用水管理、节水措施、保障监督、法律责任等。作为我国首部规范节约用水工作的行政法规,这一条例的实施有利于(     )

    ①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杜绝水资源浪费

    ②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保障国家水安全

    ③正视发展挑战,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④人们养成节约习惯,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从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到“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再到三孩生育政策,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表明(     )
    A、计划生育已不再是基本国策 B、生育政策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C、人口问题不再制约社会发展 D、我国人口压力问题得到解决
  • 10、“时代楷模”单杏花,28年来,她始终坚守铁路客票系统研发一线,带领团队通过科技创新,将12306建成全球领先的实时票务系统。为了研发工作,她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活,只为满足人们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热爱工作,发扬实干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②从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出发,做好职业选择

    ③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2024年5月1日凌晨2时许,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灾害发生后,黄曼秋、黄建度、王向楠等人不惧危险,成功拦截了多辆欲驶往塌方处的车辆,防止了人员伤亡的进一步扩大。他们的行为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 B、见义勇为、助人为乐 C、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
  • 12、2024年11月28日,载有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中国空军运-20专机降落沈阳,43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祖国和人民用最崇敬的方式迎接英雄回家。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②缅怀英雄烈士,铭刻国家记忆

    ③高扬民族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④坚守理想信念,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2023年8月28日遂宁市印发的《遂宁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指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时,需要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公布等程序。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倒查责任机制。这表明政府(     )

    ①转变职能,扩大政府行政权力       ②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③政务公开,确保公民的知情权       ④规范权力,防范行政权力滥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律保障。由此可见(     )

    ①法治保障人们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②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③法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形式     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仔细观察下图,从漫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村民可以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大事

    ②村民民主意识增强,珍惜民主权利

    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丰富多彩

    ④民主应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6、遂宁某小区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下,开展了由社区居民代表、政府工作人员、专家等组成的电梯安装听证会、专家咨询会,这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C、民主决策 D、民主协商
  • 17、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④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2024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的数量为97.2万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中国以164万件发明专利申请位居全球第一。由此可见,我国(     )

    ①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造       ②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

    ③利用外来技术能力显著提升             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初具成效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19、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格局,锚定202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之所以要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A、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B、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C、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我国已经形成新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 20、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这说明(     )

    ①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③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405 406 407 408 4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