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你和父母相隔多远?”

    ◇0岁,躺在母亲腹中,和她相隔0米——母子血脉相连。

    ◇1岁,走出人生第一步,和他们相隔0.5米——父母寸步不离。

    ◇6岁,你上小学了,和他们相隔3千米——父母早晚陪伴。

    ◇16岁,你在寄宿高中拼搏,和他们相隔20千米——父母千叮万嘱。

    ◇18岁,你考上外地的大学,和他们相隔300千米——父母恋恋不舍。

    ◇30岁,你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和他们相隔1000千米——父母翘首以盼。

    将来,你们之间的距离也许更远,但,爱永远在你身边。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家的意味”,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2)、在陪伴父母的日子里,说说你是怎样珍惜亲情、孝敬父母?
    (3)、建设美好家庭建你有什么“金点子”?答出2点即可。
  • 2、朋友之间如果出现了矛盾与误解,彼此之间应该做到(     )

    ①坦诚交流 ②及时处理 ③保持冷静 ④消除差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3、有人在网上感叹道:我们曾经一起上课,一起游玩;曾经一起吃零食,一起谈天说地。如今,平日里我们各忙各的,互不打扰;一旦发现对方有需要,就立刻跳出来扶对方一把。这说明(     )

    ①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②真挚的友谊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③人生路上,我们的朋友都只能陪我们一程

    ④在人生道路上,友谊伴随我们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朋友和友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名言诗句表达友情的有(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言必信,行必果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5、师生共同组成学校生活共同体,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但相处过程中难免有误会。当被老师误解时,我们应该(     )

    ①有意疏远老师,避免再次发生误会②选择恰当的机会,主动解释清楚

    ③与老师争吵,坚决维护自己的名誉④理解老师,尝试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下列观点最能恰当概括上述内容的是(     )
    A、老师是神圣的职业 B、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也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C、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D、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老师在我们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7、“原来那个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就算所有人都放弃了你,那个愿意批评你的老师,是在你跌落进悬崖时,依然拼了命抓住你双手的人。”这是很多人看完电影《老师·好》之后的感想。可见,我们应该(     )
    A、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B、对老师唯命是从,绝对服从老师的安排 C、不要太在意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D、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的过程
  • 8、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当今时代对好老师的新要求是(     )

    ①有扎实的学识 ②有理想梦想 ③对学生有仁爱之心 ④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9、下列有关亲情之爱,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们内心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就是亲情之爱

    ②每个家庭亲情之爱的表现都是相同的

    ③亲情之爱就应是热烈的,感觉不到的亲情是不存在的

    ④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家庭中同样有亲情之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良传统,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庭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基点。以下对家庭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情 B、家就是我们居住的房子 C、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呵护 D、家中的亲情激励我们拼搏奋斗
  • 11、在国家倡导劳动教育和“双减”的背景下,好多学校推出了“花式”课程,比如,有学校推出了爬树课,要求学校每名学生都要参与;多地推出种植课、烹饪课等。对此,你的看法是(     )
    A、支持。只要养成劳动的习惯,就能塑造健康人格 B、支持。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C、支持。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D、不支持。耽误学习,毫无意义
  • 12、“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系列分享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祖国梦想之中。对此活动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少年的梦想应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②少年的梦想就是中国梦

    ③中国梦的实现要靠青少年的努力奋斗

    ④青少年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中国梦的实现、为自己梦想的实现而努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3、古人云:“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这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要(     )

    ①正确认识自己,反对他人评价②学会扬长避短

    ③学会隐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④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4、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是(     )
    A、梦想 B、树立远大志向 C、学习成就梦想 D、编织人生梦想
  • 15、小鹏决定就“如何提高乒乓球球技”给自己制订一个行动方案。以下方案中切实可行的有(     )

    ①将提升球技列为目前最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全力以赴

    ②空闲时间参加乒乓球社团活动,把努力落实在每一天

    ③以一个月为期限,努力学习乒乓球运动相关理论知识

    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注意与他人的切磋、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努力也有方法,方法不对路,一切努力等于零。下列对有关努力的名言警句所蕴含的道理解读正确的是(     )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

    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③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珍视团队合作

    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下列对中学时代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②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③中学时代是独立的,不需要父母的监督

    ④中学时代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把“感动”播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续写着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新篇章。他们是:独辟蹊径,一往无前的科学家——俞鸿儒,扎根特教讲台,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的教师——刘玲琍,“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大家饿肚子”的党支部书记——孟二梅,蝶变之后的蝶后——张雨霏,让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为摆脱贫困与粮食困境的“金钥匙”的使者——杨华德,老戏骨——牛犇,续写着中美两国民间浓厚情谊的——穆言灵,唯心志所向,百折不回的港口专家——张连钢,虽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的——萧凯恩,勇攀高峰、忠于使命的空军航空兵某飞行二大队。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列举类似“感动中国”人物身上体现的亲社会行为事例。
    (2)、培养这样的行为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3)、请你为同学们养成亲社会行为提供一些建议。
  • 19、【法在心中,健康成长】15岁的中学生王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一群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还经常旷课。他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事后,他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在社会上偷窃财物等,因此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凑钱买游戏装备,短短几天内多次拦路抢劫 , 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1)、上述案例中划线部分王某的行为属于哪种类型的违法行为?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2)、王某走上犯罪道路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网上外卖订餐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他们无视交通规则,逆行、闯红灯、超速行驶,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与日俱增。

    材料二   有专家认为,网上外卖平台设立的“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等规则的不合理性,进一步加剧了外卖送餐员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旦没有按时送到就要罚钱,如何送达是我的自由,而且这也是实在没办法啊!”很多外卖送餐员对自己的交通违法行为也是显得很无奈……

    (1)、外卖送餐员的交通违法行为真的是“自由且无奈”之举吗?请谈谈你对自由与规则的认识。
    (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启示我们如何对待社会规则?
    (3)、时不时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外卖送餐员,如何才能“慢下来”?请你从不同角度支招。(至少两个角度)
上一页 703 704 705 706 7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