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赓续航天精神 筑梦星辰大海】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宋令东成为第一个登上空间站的“90后”男航天员。某班级道德与法治小组搜集了关于宋令东的简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心之所向,一苇以航
小时候,温饱是宋令东一家人的难题。在他的记忆里,父母就像沙漠里的骆驼刺,以极强的生命力撑起了这个家,让他从不会因为艰苦的生活自卑。他学着他们笑对人生的态度,变得更加坚韧不拔。13岁那年,他和同学坐在电视机前,看到“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宋令东在心里种下了一颗飞天的种子。贫固的生活,困不住他畅游蓝天的梦想。通过努力,他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后成功通过航天员的选拔。2024年,他登上了“天宫”,那颗名为梦想的种子经过了21年,终于开花。“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1)、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谈谈宋令东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2)、担当时代使命,向宋令东学习。请结合人生目标、人生态度的相关知识写出你的行动计划。 -
2、【珍惜师生情谊 传承中华美德】
老师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师生情谊”的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环节一 展示与学习
2024年8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人才工程引领,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突出教书育人导向,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充分发挥科学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等相融汇,提升教书育人质量。
环节二 交流与分享
关于如何对待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大家认为,无论是老师的表扬还是老师的批评,都是对我们的关爱。小郭却说:“老师的批评让我难堪,我可不想接受!”
(1)、结合环节一的学习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环节二中小郭的观点进行评析。 -
3、【畅谈心声提升自我】
(1)、根据上述同学的交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认识自己。(2)、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请你续写同学丙的发言。 -
4、“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这是人民教师的奉献;“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劳动者的奉献;“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战士们的奉献……他们用行动诠释了( )
①在奉献中走向伟大,成就精彩人生
②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依靠劳动获得物质回报
③立足岗位,在奉献社会中创造自身价值
④关爱他人生命,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奋斗在忙碌的生产线,高质量发展涌动澎湃活力;攻关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前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亿万人民用辛勤劳动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成就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这启示我们( )
①劳动创造是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②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③参与劳动实践,人生才会闪耀出伟大的光辉
④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七年级(1)班以“顺境与逆境哪个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为主题组织了辩论赛。正方观点为:逆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反方观点为:顺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下列可以作为正方观点论据的有( )
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②张海迪高位截瘫,但自学了医学、文学、外语
③傅聪能成长为伟大的音乐家,离不开其父傅雷的悉心教导
④梁思成成长为一代建筑大师,离不开其大学时期在建筑学专业的潜心学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些诗句共同告诉我们( )A、乐观的人生态度决定着人们的身体状况 B、我们只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就会成功 C、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更加自信
-
8、提高防护能力是守护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进入室内场所首先观察安全出口位置
②去野外游泳必须结伴而行
③万一不幸落水,要用力拍打水面并大声呼救
④在户外,要保护好头部,尽量避开高楼、广告牌、大桥等危险之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9、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身体不健康,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危害都不言而喻。以下漫画中的行为值得我们提倡的是( )A、
B、
C、
D、
-
10、前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今有援非农业专家杨华德;前有一生航空报国顾诵芬,今有投身风洞研究俞鸿儒;前有身残志坚张顺东夫妇,今有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从这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我们懂得( )A、树立远大的志向,定能取得成功 B、讲好中国故事是传承精神生命的唯一方式 C、生命的接续也体现在精神信念上 D、感恩生命,把无限的生命投入到有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
11、“逆行勇士”吕利祥参与三百多次义务救援,不仅带领救援队成功救援溺水者、解救被困车辆,还广泛传播防溺水与应急救护知识。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有( )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②敬畏生命,要关爱他人生命、坚持生命至上
③保护生命要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④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可逆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航天员景海鹏出征前曾说:“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彼此都能够看得懂、听得懂、读得懂,彼此间都能心领神会,三个人团结得就像一家人、一个人一样,因为我们的目标就是‘1+1+1=1’。”这表明( )A、集体能够完善个性 B、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C、集体能够涵养品格 D、个人始终需要服务集体
-
13、2024年8月10日,中国乒乓球女团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拼搏,最终以3比0战胜日本队,拿下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冠军。中国女乒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原因有( )
①队员们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②良好的物质条件作支撑,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③任何时候都不能考虑个人利益,坚持集体利益至上
④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开学后,小云和同桌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以下是小云与同桌的交往场景。
场景一
午餐时,同桌把面包分一半给小云,小云把饭菜分一半给同桌
场景二
小云做错了事,同桌一边批评他,一边督促他改正
下列语句与上述两个场景蕴含的主题相同的有( )
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②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③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④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古龙镇田心村村民邓表媚入选。邓表媚20年如一日,悉心抚养6个孩子,精心照顾3位老人,热心帮助邻里村民。她坦然面对人生苦难,用瘦弱肩膀撑起家庭“一片天”。她以好媳妇、好婶婶、好母亲、好心人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书写人间大爱。邓表媚入选“中国好人榜”有利于( )
①表彰“孝星”的行为,使他们获得物质收入
②提升人们对孝的认识,引导所有人都践行孝
③传承中华孝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传递孝的正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为了进一步营造积极学习氛围,树立优秀典型,七年级(1)班特举行“学习之星”评选活动。下列内容符合“学习之星”的评选标准的是( )A、主动学习,学思并进 B、反省自己完善自我 C、尊老爱幼,知书达礼 D、关爱他人坦诚相待
-
17、在“神舟十六号”乘组返回80余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桂海潮重返学校。他说,要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永葆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梦想。这告诉我们( )
①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③要树立梦想,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
④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就能取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七年级(1)班的小冰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大家问她秘诀时,她说:“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学习了我们班小欢的真诚热情、小雅的认真负责、小静的谦虚沉稳、小哲的勇敢担当。”小冰的这一系列“学习”说明( )
①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交往的平台,有助于完善自我
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成为优秀的学生干部
③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④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在集体中涵养品格、发展个性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9、某中学模拟政协社团聚焦城市“疾病”,通过走访调研,形成了《关于实行文创可循环使用外卖餐盒以推进公众碳普惠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高度认可此提案,并将其带入两会。这体现了中学生( )
①增强民主意识,参与社会生活②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理念
③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④勇担社会责任,参加社会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也面临着多元复杂的挑战。如个别国家不时在东海、南海诸岛问题上制造事端,台独势力的存在,我国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发行了题为《国家安全为了你,依靠你》的宣传片。
材料二 从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到拖着有病之躯还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张定宇;从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从为“中国天眼”殚精竭虑的南仁东,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呕心沥血的孙家栋……无私而忘我的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
(1)、材料一中国家安全宣传片的题目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2)、材料二中的奋斗者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上体现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思考在世界并不太平的大环境下,新时代的青年需增强哪些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