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七十五载砥砺奋进,七十五载春华秋实。某校拟开展“回望来时路,擘划新征程”主题活动,设计了如下展板,请你参与其中。

    【展板一风华正茂时】

    【注】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4,比上年缩小0.05。

    (1)结合材料,概述“数据”反映出的祖国之变。

    【展板二创新无止境】

    材料一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不断刷新科技创新的“成绩单”,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动能。

    ——“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等,标志着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第一颗6G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等,标志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国产大模型DeepSeek凭借开源模式和成本优势火爆全球,各行各业数百家企业纷纷接入,智能化变革席卷全国,新产业、新模式加速涌现,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二   广大科技工作者如同大地上的星火,用创新点亮时代、照耀未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一生为国,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国防科研和载人航天事业中,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前进的方向,不仅让中国拥有了抵御外敌的国防重器,也让国家拥有了运输卫星的巨擘天梯,更让中华民族实现了千年飞天梦想,同时也为中国载人航天未来事业打下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能不断刷新科技创新“成绩单”的成功密码。

    【展板三奋斗正当时】

    青春总是与时代大潮同向同行。青年是创新发展的先锋力量,拥有旺盛的精力、敏锐的洞察力和无限的想象力。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要锤炼遇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闯“无人区”,百折不挠、刻苦钻研,努力闯出一条新路,唯其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才能于攻坚克难中收获成果、立于潮头。

    (3)请谈谈中学生要如何做好准备才能在科技创新征程中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展自信】

    2025年春晚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非遗元素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亮点。晚会通过节目内容、技术创新与文化表达等多维融合的方式,践行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呈现了文艺与科技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链接,激发起中国人内心深处引以为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节目一: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等为灵感,借助三维立体建筑模型,结合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技艺。

    节目二:创意融合舞蹈《秧BOT》中,机器人与舞者共舞,为观众呈现了一支别开生面的“赛博”秧歌。而先进的舞台技术和视觉效果,如无人机灯光秀、虚拟现实技术等,也使这场春晚成为震撼的视听盛宴。

    节目三:由全球网友共同完成的歌曲《一起ChinaFun》,让海外观众感受到热烈的春节氛围和中华文化的隽永魅力,让春晚成为世界走近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名片。

    (1)结合材料,请你分享从这些节目中感受到的文化自信。

    【传承显担当】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对此,同学们展开了如下讨论:

    观点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要注重守正,不忘历史,保持本色。

    观点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就是要注重创新,符合时代需要,使其“活”起来。

    观点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就是要交流互鉴,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2)分析以上观点,谈谈如何做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护航网络健康发展】

    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关乎亿万网民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宪法为根本,先后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网络立法逐步趋向全面综合治理。

    2025年中央网信办持续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击借AI技术生成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水军行为等各类乱象问题,从严处置违规平台和账号,营造更加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1)结合【法治护航网络健康发展】,谈谈法治是如何护航网络健康发展的?

    【携手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网民徐某强为博取流量、谋取非法利益,于2025年3月10日使用软件“某书”中AI智慧生成功能,输入社会热点词制作了标题为“顶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的谣言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外发布,造成谣言迅速传播扩散,引发大量网民议论,诱发相关谣言、话题等频繁登上热搜热榜,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徐某强处以行政拘留8日处罚。

    (2)结合【携手共建清朗网络空间】,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简要评析该网民的行为。

  • 4、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2025年2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发展,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实现各国共享智能红利。这体现了中国(     )

    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②主导全球人工智能规则制定,掌握技术霸权

    ③坚持合作共赢,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

    ④优先维护本国利益,忽视发展中国家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5、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顺利“合龙”!40多年久久为功,铺草方格,恢复植被,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边缘,筑起一道三千多公里的阻沙防护带。这一工程(     )

    ①证明了人类可以主宰自然,随意改变自然规律

    ②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为世界荒漠化治理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④遏制了我国沙漠肆虐的问题,彻底阻挡了沙漠对绿洲的侵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9件,修改法律237件,持续制定和修改国家治理急需、人民生活必备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     )

    ①表明我国坚持公正司法,推动司法体系不断完善

    ②说明良法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③证明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已经彻底完成

    ④彰显法治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7、2024年以来,广州市首个、广东省第二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广东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按照“立足南沙、覆盖广州、协同港澳、辐射湾区”的工作目标,发挥好立法“直通车”“连心桥”作用,为国家立法贡献基层智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

    ①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

    ②赋予了社会公众一定程度的立法权

    ③创新了民主立法的载体和实践形式

    ④彰显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8、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广东援疆按照“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的发展思路,推进“广东企业+新疆资源”“广东市场+新疆产品”等模式,通过产业合作促进两地资源对接。这有利于(     )

    ①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加强粤疆交流合作,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③扩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高度自治权

    ④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9、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这(     )

    ①有利于促进“三农”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②有利于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③表明我国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

    ④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2025年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大力发展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运营可持续的普惠养老服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举措。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③能解决老龄化带来的一切问题

    ④扩大了法律赋予老年人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1、2025年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这体现了(     )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负责

    ②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基本原则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表明(     )

    ①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民营经济已取代公有制经济,处于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下面漫画体现的道理有(     )

    ①我国已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②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的保护

    ③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将阻碍我国快递行业的发展

    ④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75载风云激荡,我们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持续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恢弘壮丽的史诗,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由此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2024年9月2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正式施行,对新时代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方法手段、相关保障等作出进一步明确。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

    ①有利于中小学生具备基本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

    ②有利于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防理论、知识和技能

    ③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有利于培养军事人才,在未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掌控国际局势主导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在社会生活中,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警示语。如图警示语启示我们(     )

    ①滋养心灵,提升境界②遵守规则,敬畏生命

    ③崇尚自由,享受生活④依法自律,守护安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7、以下是道德与法治社团在“青少年为何‘词穷’”问题上进行的调研结果。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以下建议不恰当的是(     )

    A、青少年应加强阅读,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B、青少年应拒绝网络,只依靠线下沟通交流 C、学校应加强思维训练,提升系统化表达能力 D、政府部门应强化监管,改善互联网语言环境
  • 18、2024年我国出台多项政策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如修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加强校园周边安全整治、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等。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牵头,联合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门共同落实。国务院此举直接体现了(     )
    A、未成年人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弱 B、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阵地 C、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D、政府承担着未成年人保护的主体责任
  • 19、央视春晚的歌曲《伟业》由3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代表共同演唱,他们中有辛勤耕耘的农民、默默奉献的教师、救死扶伤的医生等。唱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曲新时代奋斗的赞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国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

    ②劳动者的工作价值取决于社会地位的高低

    ③将个体生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平凡中闪耀伟大

    ④个人的成功是衡量奋斗意义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20、“45°人生”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状态,陷于负面情绪里的人觉得是难受的后仰式,而对生活不离不弃、积极向上的人看来是奋进的前倾式。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青少年应(     )

    ①保持乐观情绪,理性做出选择

    ②自信面对挑战,珍爱生命价值

    ③参与规则制定,激发自我潜能

    ④坚定理想信念,绽放生命之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522 523 524 525 5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