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位老师在与一个同学交流时指出,你性格固执并不是什么过错;你的不言不语并不代表冷漠。但老师不想你孤芳自赏,更不希望你自以为是。老师有时怨你不争气,有时恨你恨铁不成钢。如果你在学习上勤奋些,一定会成为令父母欣慰、老师喜欢的好学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意味着(     )
    A、老师的师德优良 B、学生的素质较差 C、对学生的肯定、关心、期待 D、关心、提醒和劝诫
    (2)、面对老师的批评,我们应该(     )
    A、把注意力放在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B、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评的方式方法上,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接受 C、分析老师的批评是否属实,看看有没有反驳的必要 D、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和生活
  • 2、【对口援藏,实现共同发展】

    摘录一   2023年,西藏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7%,增速均位居全国第一。

    摘录二   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30年来,各对口支援单位和广大援藏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援藏力度、丰富援藏内涵、调整援藏重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援藏工作。今天的西藏,整个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发展景象。

    (1)、摘录一说明了什么?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采取摘录二所示举措的原因。
  • 3、【聚焦绿色转型,共建美丽中国】

    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1)、请你就我国如何实现《意见》提出的目标提几点建议。(至少4条)
    (2)、作为青少年,我们可以为实现上述目标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4、【激扬奋进力量,书写更大荣光】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我国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书写了中国体育事业新的辉煌。“00后”郑钦文突破极限、超越自己,拼下网球女单金牌,创造中国网球新的历史。她在夺冠后深情告白:“在我心中,奥运会比大满贯重要得多,因为国家的荣誉超过个人,所有的艰辛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马振昭在柔道女子78公斤级项目中获得铜牌。带着满脸泪水,她双手指向胸前的国旗标志和背后的“CHINA”字样说:“我没有辜负国家,没有辜负大家,我拼尽了全力。”

    (1)、一个个拼搏时刻,一句句动人告白,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请写出中华民族形成了怎样的伟大民族精神?
    (2)、阅读了奥运健儿的故事,请运用《凝聚价值追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如何把所汲取的力量化为自身成长的实际行动?
  • 5、

    【完善民主法治,你我共同担当】

    材料一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某市某县政府在党委领导下,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意见,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人大代表投票决定正式项目,县政府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监督,助推解决了上学难、出行难、就医难等多项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真正做到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推动民生实事从政府“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

    (1)请你从民主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材料二   个体经营户曾某因销售一瓶78元过期葡萄酒被罚款5万元;一家粮油蔬菜店进了7斤芹菜,因不能如实说明进货来源,被罚款 6.6万元;一家采耳店开业两周获利500元,因未申请相关许可,被罚款22万元……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以“小过重罚”为代表的争议性行政处罚案件,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小过重罚”,罚不出大众对执法部门的信服,更罚不出法律的尊严和温度。

    (2)为避免“小过重罚”的现象重演,请你向人民政府建言献策。(至少3条)
  • 6、【学习进行时,提高政治认同】

    2024年9月9日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为什么要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努力建设教育强国?(至少3条)

  • 7、人类关爱、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
  • 8、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
  • 9、中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
  •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 1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
  • 12、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意味着我国总体科技发展水平已经走在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
  • 13、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 14、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
  • 15、截至2023年,我国森林面积由10年前的31.2亿亩增加到34.65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21.63%提高到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这表明(     )
    A、我国的自然资源危机已不存在 B、我国的森林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C、我国重视森林资源保护显成效 D、我国在发展中浪费点资源正常
  • 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将极大地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这说明(     )

    ①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②我国人口现状与高质量发展矛盾不可调和

    ③我们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2024年暑假,《长恨歌》《又见敦煌》等经典实景演出热度不减,“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等新型演艺项目也赢得广泛关注。传统文化融合沉浸式演出,为暑期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秘密第一大案”---两家知名车企之间因员工“跳槽”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判决侵权人赔偿原告6.4亿余元,创下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历史新高。这一判决(     )

    ①表明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享有最高决定权

    ②表明我国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劳动、保护创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③表明法律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为守护企业创新成果、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大型问政节目《问政山东》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每周邀请一个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电视问政,公开向社会和群众解答疑惑、作出答复,从而推进职能部门强化责任、落实工作。推出这一节目(     )
    A、有利于公民的一切诉求得到满足 B、扩大了公民的监督权 C、说明舆论监督是唯一有效的监督形式 D、有利于督促政府依法行政
  • 20、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此举旨在(     )

    ①让良法之治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②让宪法与行政法律法规更好衔接

    ③促进人民政府依法行政,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