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十三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3年10月24日

    (1)、根据材料一说明习近平主席抚按的是哪部法律。
    (2)、习近平主席抚按的法律和材料二中的法律有何联系?
    (3)、材料二中,国家主席行使的是哪项职权,并根据该材料说明如何行使此项职权。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市某家电城举办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在初三年级红红的建议下,其父母决定更换家里的旧冰箱。

    (1)、根据下图,判断新冰箱的标识为:(图①,图②)(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填涂)

    (2)、假如你是红红,向父母说明此次以旧换新的两点好处。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们挚爱的学校,文明是每个人的事!①有时候文明是一声问候,②有时候文明是一种付出,③有时候文明是一种秩序,④有时候文明是一种自律,⑤有时候文明是一次暂停,⑥有时候文明是一次弯腰,⑦有时候文明是一种责任。

    校园文明在身边,从七项中任选五项分别举例,所有事例不得重复。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事理发展逻辑,对图重新排序。
    (2)、简述图②给我们的启示。
  • 5、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对内蒙古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蒙古篇。这说明(       )
    A、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 B、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 C、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 D、内蒙古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指引下取得的
  • 6、2013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在这一过程中,我们(       )

    ①贡献了中国智慧             ②输出了中国方案             ③显示了中国担当             ④强化了中国主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从内容到曲调,词文化中包含着中国独有的浪漫。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最后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据此推断,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最后两句是(       )
    A、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D、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 8、2023年11月23日,空军专机迎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回国。2014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10年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此举意义在于(       )

    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②锤炼品格意志,实现个人伟业

    ③立足小康目标,厚植家国情怀             ④缅怀英雄烈士,铭刻国家记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愿以吾辈之青春,守这盛世之中华             ②国家安全无外人,我们都是责任人

    ③国家安全从天降,我们努力去争取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神圣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可见(       )

    ①中国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                    ②实现中国梦,需要国家高速发展经济

    ③中国梦,也是每个国人的梦                    ④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促进民族团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动物能给人以治愈,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饲养宠物,但烈性犬伤人事件,也暴露出宠物管理的问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出台相应的养犬管理规定就能解决问题             ②相关部门应严格执法,法定职责必须为

    ③养犬人士应严格遵循养犬相关行为规范             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与其和睦相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下列古语和所学内容对应一致的是(       )

    ①“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集体的力量             

    ②“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行己有耻

    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随着一首儿歌中的“挖呀挖呀挖”走红,各行各业童心大发,争相改编:一位矿工留言“在深深的矿井里面挖呀挖呀挖,挖多多的煤炭点亮千万家”;中国船舶也加入其中,写道“在海洋的深处挖呀挖呀挖,采集珍贵的科研样品笑开了花”。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①互联网打破时空限制,拓展交友空间                    

    ②童谣可能唤起人们美好的情感体验

    ③人云亦云说明人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④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传递正能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网络生活中,常常是信息发出者“波澜不惊”,而信息接收者却“惊涛骇浪”。这启示我们(       )

    ①谨慎地发布网络信息             ②创新性地发布网络信息

    ③批判地接收网络信息             ④开放性地接受网络信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2023年,我市的发展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绩,其中在民族团结方面取得的成绩是(       )
    A、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B、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C、荣膺“国家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 D、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 16、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初三年级学生可以成为(       )

    ①社区志愿者             ②学生志愿者             ③老年志愿者             ④退役军人志愿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2023年,我市某草原乳文化旅游景区获评国家“5G+智慧旅游”试点,新城区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大青山红色旅游景区、武川草原之门成功创建4A级景区。这共同说明我市“五宜”城市中的(       )
    A、“宜居”城市建设 B、“宜业”城市建设 C、“宜学”城市建设 D、“宜游”城市建设
  • 18、读下图,问号处适合填(       )

    A、用水 B、节水 C、流水 D、海水
  • 19、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火永存。为了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文化,下列打卡地同学们首选的是(       )

    ①昭君墓             ②将军衙署             ③多松年故居             ④乌兰夫纪念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

    【担当复兴大任】

    时事政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开展时政播报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下面是某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时政播报的内容。

    时政播报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温暖清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1)“温暖清单”展现了满满的民生红包,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

    时政播报二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

    (2)解读数据,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取得的喜人成绩。
    (3)中国经济腾飞证明了什么?

    时政播报三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齐聚“进博会”。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展示“中国制造”的魅力。迄今,“进博会”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4)上述时政播报内容说明了什么?(答出两点即可)
    (5)适应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青少年应具备哪些素质?(答出两点即可)
上一页 239 240 241 242 2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