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建设生态文明的态度和方案【怎么样】
    (1)、坚持的基本国策,使常在、长流、常清。
    (2)、坚持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发展。
  • 2、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准则和目标【是什么】
    (1)、要以为基础。
    (2)、以为准则。
    (3)、以为目标。
  • 3、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为什么】

    人类开发和利用资源,但不能肆意凌驾于之上,必须。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 , 生态衰则

  • 4、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什么】
    (1)、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追求人与自然 , 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自然为人类的提供;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自然作出必要的
    (3)、人与自然内在关系:人与自然 , 这是一种、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多元中的一致、
  • 5、“眼前十米路,全被雾挡住;行人少无数,都把嘴捂住;到底是人间,还是在仙境;半城白雾半城灰,汽车慢得像乌龟;三米之外不见人,任你鸟儿也难飞!”

    读完这首打油诗,小江同学无奈地说“我们学校因为雾霾都停课了……”

    奶奶喘着气说:“我两个多月不敢到户外活动了,哮喘病感觉更严重了。”

    爸爸生气地说:“雾霾一来,汽车就限行!我天天挤公交,又慢又不方便。这汽车限号限购了很多年了,空气质量并没有变好。煤在烧、黑烟在冒,我看雾霾的元凶还另有其他。我建议取消汽车限行!”

    妈妈着急地说:“药店的口罩都卖光了。我得赶紧在网上多购置些。还有,咱家里需要安个空气净化器,我也得看看选哪款呢。”

    请你就以上生活场景探究以下问题。

    (1)、据以上材料分析,雾霾对小江一家人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2)、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雾霾的元凶还有什么?
    (3)、你同意爸爸的建议吗?说明你的理由。
    (4)、除了妈妈的做法外,你还有哪些好的抗霾妙招?
  • 6、【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

    材料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法律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确立生活垃圾分类的原则。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与以往显著不同的是,《条例》对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上升为义务性条款,并明确了对生活垃圾混投混放、收运企业垃圾混装混运等行为的处罚措施。这意味着北京的垃圾分类从此步入强制时代。

    材料二  《烟台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但对于烟台市民来说,“垃圾分类”还是个不太熟悉的新鲜话题。烟台日报社记者专门进行了一次街头采访,从采访情况看,目前对于垃圾分类工作,市民的知晓率不是太理想。为深化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烟台四中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发放垃圾分类图册、组织学生走上街头介绍等方式向大家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1)、北京市为什么将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
    (2)、中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做些什么?
  • 7、材料一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理念。

    材料二  2021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1)、加强青海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国家生态战略,必须走什么道路?
    (2)、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证明了什么?
    (3)、呵护绿水青山,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 8、雾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沙尘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无不和人类的活动相关。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要坚持保护优先,倡导禁止消耗资源的生活方式

    ②不开发自然资源,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③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④自然灾害的发生必将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面临的问题。在资源问题上,我们应该(   )
    A、禁止开发和利用地球的绿色资源 B、把环境保护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C、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D、坚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 10、“保护大气清洁,应人人参与,人人有责。苍穹之下,不管贫穷,还是富贵,都要同呼吸共命运。”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  )

    ①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积极提出保护环境的合理化建议

    ③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环保行动

    ④制定并完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1、下列关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2、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上述有关数据和现象说明(   )

    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②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呈高发态势

    ③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没有任何改善

    ④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3、“十四五”开局之年,新能源汽车正驶入快车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1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达到302.3万辆和299.0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7倍。这将有力地促进以下国情的改善(   )

    ①我国资源相对短缺②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

    ③我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④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14、《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超标,约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约1~3城市人口暴露在污染超标的空气环境中。这说明(    )
    A、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B、我们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C、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环境问题 D、我国空气污染不严重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过年放鞭炮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习俗,这声声爆竹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用燃放鞭炮的方式来表达过年的喜庆。但是,近年来,燃放鞭炮加剧了大气污染——雾霾,于是人们在不断反思……

    材料二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材料三  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发布《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中规定,石家庄市行政区域内全时段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此通告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哪方面的不协调?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人们的行为底线评价过年燃放鞭炮的行为。
    (3)、综合以上材料与问题,我们在传承习俗方面应该有怎样的反思?
  • 16、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为什么】

    我国的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才能得到解决。

  • 17、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为什么】
    (1)、环境恶化加剧的发生,严重破坏 , 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
  • 18、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是什么】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 但人均资源 , 开发难度大,总体上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资源的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 19、我国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原因【为什么】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 。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长期性、问题。
    (3)、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
    (4)、计划生育政策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
  • 20、人口的特点【是什么】
    (1)、基本特点: , 人口素质偏低。
    (2)、新特点:增速趋缓、、老龄化加剧、、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上一页 909 910 911 912 9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