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案说法】

    陈某在校读书时屡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虽然校长和班主任经常对他进行教育,但他仍不思悔改。一天,他乘公共汽车回家时,售票员请他买票,他不买,售票员不让他走,他便动手打了售票员两拳。后来,公安部门给予他罚款处分并将情况通知所在学校,学校结合陈某的一贯表现,给予他警告处分。但陈某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对售票员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后来陈某纠集了几个人,在一僻静处将售票员殴打成重伤。这一幕正好被路经此地的中学生张某看见,他见对方人多,不敢声张,躲在一旁“窥视”,暗暗记住这几个人的体貌特征,后来警方通过他提供的线索抓住这几个人,人民法院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意伤害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7年。

    (1)、陈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我们应怎样吸取陈某的教训,预防犯罪?
    (3)、中学生张某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材料一   近年来,网上外卖订餐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无视交通规则,逆行、闯红灯、超速行驶,与此同时导致的交通事故也与日俱增。

    材料二   有专家认为,网上外卖平台设立的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等规则的不合理性,也进一步加剧了外卖送餐员的交通违规行为。“一旦没有按时送到就要罚钱,因此如何送达是我的自由,而且也实在是没办法啊!”很多外卖送餐员对自己的交通违规行为也是显得很无奈……

       

    (1)、为了抢时间,外卖送餐员的交通违规行为真的是“自由且无奈”之举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对我们如何对待社会规则有什么启示?
    (3)、时不时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外卖送餐员,如何才能“慢下来”?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利用周末时间,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广大同学积极参与,落实亲社会行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请你列举一个亲社会行为的事例。
    (2)、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 4、“毒”乃万恶之首,一旦染上毒瘾,轻则损害身心健康,重则家破人亡,青少年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克服猎奇心理,要抵制不良诱惑          

    ②谨慎结交朋友,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

    ③控制吸食的数量和次数,以防上瘾       

    ④不进入不适宜青少年的场所,防止掉入毒品陷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右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主刑与刑罚 B、刑法与民法 C、拘役与死刑 D、主刑与罚金
  • 6、新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小明在回顾自己的假期生活时说“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还经常与爸爸一起钓鱼,另外还参加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真是太高兴了。”小明的体会说明(     )
    A、小明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在学校学习 B、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乐趣 D、中学生必须把假期全部时间用来参加社会活动
  • 7、

    【学法用法,我们能行】

    为了帮助张力同学了解纪律、法律和道德的界限,同学们收录了几个生活中的镜头。

    生活场景

    行为性质

    依据

    朱某在操场上捡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拾得遗失物,应该归还失主。

    小李上学经常迟到,经常不交作业。

    《中小学生守则》:遵守校规校纪。

    小王在公交车上拒绝给孕妇让座,受到周围乘客的批评谴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④_____。

    (1)请你帮助判断或给出理由。

    小宇原来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来更加放纵自己,违反校规校纪,偷窃同学零用钱,勒索、殴打低年级同学,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拘留。但他仍不悔改,参加一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偷窃巨额财物,殴打他人致残。依照刑法,小宇因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被判刑。

    (2)如果当时你就在小宇殴打低年级同学的现场,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
    (3)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根据材料,请你为该中学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出谋划策。

    启航“十四五”,淮安壮丽图景正徐徐展开,作为幸福淮安的未来建设者,青少年应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讨论会上,同学们围绕“建设淮安,少年勇担当”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4)请列出发言提纲,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 8、

    【遵守规则,践行道德】

    材料一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1)对人有礼貌表现在哪些方面?
    (2)有人认为是否文明礼貌是个人的事,无足轻重。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材料二   河南省新密高二学生陈弈帆打工途中,骑电动车不慎撞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因车主不在现场,该学生写了一封道歉信,然后用信封包着寒假打工挣来的311元钱塞在宝马车门把手里。宝马车车主薛战民发现了道谦信和饯后,被深深打动,产生了资助该学生的念头。薛战民说:这孩子利用寒假打工,说明孩子的家境可能不太好。但他撞了车子能勇于承担,并尽自己的能力进行赔偿,说明他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我们应该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我想资助该学生。”

    (3)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向陈弈帆学习,做一个诚信的人?
  • 9、恪守规则,预防犯罪。

    材料一   下面是三名网友的发言。

    网友“小星河”

    我每周都能将上网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不沉迷于网络

    网友“智多星”

    每当在网上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我都会先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是否权威

    网友“巴啦啦”

    我爸妈经常通过“12345便民平台”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1)材料一中三名网友的话分别体现了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①网友“小星河”的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网友“智多星”的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网友“巴啦啦”的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5岁的中学生张某,因父母工作忙,平时疏于管教,进入初中后,结交了几个不三不四的“朋友”,开始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后来还学会抽烟、喝酒,出入网吧,夜不归宿。随后,张某越陷越深,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向低年级的同学勒索钱财,结果被行政拘留。出来后,他仍不知悔改,经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最终他因伙同他人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受到法律的严惩。

    (2)结合材料,请你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加强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 10、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列做法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积极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②与同学交流有效的学习方法

    ③每天将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④关注本地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1、当发现有人在乱捕滥杀野生动物时,你会(     )
    A、上前劝说并制止 B、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C、与之一起捕杀野生动物 D、赶紧走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 12、在课堂上,老师开展了“如何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议题式教学。对于分议题“如何辨识电信网络诈骗?”所提供的几种情况,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有(     )

    ①村委会(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进行人口普查

    ②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③街头刷单返利活动

    ④陌生人通过电话索要你的个人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改革先锋郭明义,多年来坚持学雷锋做好事,共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子,无偿献血超过6万毫升……被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郭明义的事迹告诉我们应(   )
    A、在本职岗位中体现自身价值 B、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奉献社会 C、服务社会,不顾一切 D、积极承担责任以获取更多的荣誉
  • 14、下图是八年级(1)班小君同学画的“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图。依据图示,你认为小君对违法和犯罪的关系的理解是(     )

       

    A、错误的,违法与犯罪之间的界限是十分分明 B、错误的,违法行为包含一般违法和犯罪行为 C、正确的,违法就是犯罪,犯罪也就是违法 D、正确的,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 15、“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这段材料表达的主题是(     )
    A、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B、我们要积极制定和改进规则 C、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D、规则保障秩序的实现
  • 16、某同学用图表法整理“做守法的公民”有关知识时绘制了下表,其中①②③依次应填写(       )

    违法行为类到

    法律责任

    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民事违法行为

    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A、受到刑罚处罚       受到行政制裁       诉讼 B、受到行政制裁       受到刑罚处罚       诉讼 C、受到行政制裁       受到刑罚处罚       控告 D、受到刑罚处罚       受到行政制裁       控告
  • 17、八年级(1)班小君同学想出去旅游,他在做攻略时发现:在景点旅游时,我们要遵守的规则有(     )

    ①有关法律、法规 ②社会公德 ③当地民族风俗习惯 ④班级纪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这启示我们(     )

    ①要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②只要认清自己的责任,就一定能成为负责任的公民

    ③要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④履行社会责任应不计较代价只图回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在社会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下列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

    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②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

    ③妇联、消费者协会 ④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0、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
    A、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D、应受刑罚处罚性
上一页 866 867 868 869 8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