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随家人出国旅游,在国外的时候,有人邀请小明一起抽大麻烟,并且告诉小明在国外抽大麻是合法的。对于该案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麻烟在我国是受到管制的毒品 B、吸大麻在我国是违法行为 C、小明应该坚决拒绝 D、小明可以先尝尝,再买一些回国后抽吸
  • 2、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____,主题为“____”,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
    A、环境保护日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B、环境保护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全国生态日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D、全国生态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3、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我们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些可以让我们感受到(       )
    A、学校生活紧张激烈 B、家庭生活温馨和睦 C、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城市生活闲情雅致
  • 4、

    2024年两会热词“新质生产力”引起九年级1班同学小明的关注。围绕“新质生产力”,小明展开探究。

    探究一新兴产业VS传统产业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连,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传统生产力则大多由传统产业作为承载主体、多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多年来,传统产业体量大、产业链完整、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传统产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等压力,急需转型升级。

    (改编自学习强国)

    (1)小明认为:只有新质生产力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失去价值,应该全部被淘汰。请结合探究一,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探究二新质生产力的广东实践

    2024年2月18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以下为广东的一些举措:

    ◇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引下,以“新”提质,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创新起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要在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广东、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等方面着力,推动广东人口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广东要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广东要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改编自《人民日报》《南方网》《金羊网》等)

    (2)结合探究二,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广东如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5、

    锚定目标勇向前,扬帆起航谱新篇。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奋进之路。

    材料一   以下是《2022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部分数据。

    图1   2017-2022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

    表1   2022年广东各区域生产总值

    区域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占全省比重

    珠三角核心区

    104681.81

    81.1%

    东翼

    7913.42

    6.1%

    西翼

    9152.20

    7.1%

    北部生态发展区

    7371.15

    5.7%

    (1)上述材料信息反映了广东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围绕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主题,九年级某班的同学收集了以下素材:

    ◆广东积极推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如广州与清远,一个地处珠三角,一个地处粤北,两市高水平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累计引进项目近600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

    ◆广东全力优化公共服务配置,统筹超600亿元完成县、镇、村基层医疗机构改造升级,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建设18家高水平医院、3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并新建8所高校,历史性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在21个地市全覆盖。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谈谈广东采取上述措施的意义。

  • 6、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我国连续6届设立进博会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事纠纷处理服务中心,为新产品、新技术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此举能够(     )

    ①优化知识产权的人文环境②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③尊重创造人才,保护创新成果④杜绝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的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2023年9月21日,由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授课,展示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工作生活杨景,进行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蝶实验。这旨在(     )

    ①启迪科学智慧,弘扬科学精神

    ②引领文明新风尚,塑造健全人格

    ③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主

    ④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⑧④
  • 8、下面是中学生小铭搜集到的一些新闻以及他对应的理解,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
    A、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迈入新发展阶段,更加需要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以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B、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厦门经济待区建设4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厦门经济特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依法治国是引领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C、2021年12月28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2021年1-11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88.8万亿元,同比增长9.7%,两年年均增长63%。----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D、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10908米,打破了多项无人潜水器的世界纪录。----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 9、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健康码”“同乘查询”等数字化应用快速上线并被公众认可。政务事项“秒批”、智能问答机器人,让政府的办事程序、政民互动模式显著改变。对此,以下解读错误的是(     )
    A、科技创新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科技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C、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D、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经实现了高度现代化
  • 10、某班在探究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关系时,同学们分组讨论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富强为创新提供条件,创新有助于实现富强 B、富强与创新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目标 C、富强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是引领发展动力 D、创新是强国路上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唯一选择
  • 11、2023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材料体现出建设质量强国是为了(     )
    A、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B、推动中国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主导 C、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彰显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 12、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新”字频现:新质生产力、新三样、新型基础设施、新型消费、新型能源体系……向“新”而行是因为(     )

    ①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创新已成为世界每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3、2023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召开一场面向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咨询座谈会。学生代表提出12条立法建议,成为立法中的重要参考。由此可见(     )

    ①中学生作为公民履行了民主监督的义务       

    ②中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国家机关拓宽民主渠道,广泛凝聚共识       

    ④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推动法治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

    2003年,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启动“千万工程”,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二十年后再回眸,“千万工程”逐步探索出一条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打造出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千万工程的内涵之变】

    美丽业态蓬勃发展

    从“卖山林”到“卖生态”,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各类产业在乡村不断涌现,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美丽经济风生水起。

    村庄活力得到激发

    各村纷纷以土地、资产入股等形式发展美丽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年收入10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从2016年的6920个下降到如今的1867个,农村经济活力如泉水涌流。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22年,浙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已经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截至2022年底,浙江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760亿元,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下、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

    注:自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以来,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倍缩小到2022年的1.90。

    (1)据【千万工程的内涵之变】,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关于“浙江发展”的信息?

    【常山县的富民之道】

    特色

    内容

    数字赋能

    依托数字化技术,在“浙里办”平台上线“常山生态云脑”应用,打通12个部门中的869项数据,实现散户手机端便捷存储、管理端一图感知、使用端一键可控。

    抱团经营

    以“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推动共同富裕为落脚点,激发各方经营潜力,创新了一套“产业植入、管理导入、利益融入”的生态价值共享新模式,推动胡柚、香柚、油茶等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了产业壮大群众增收。

    文旅融合

    引入社会资本联合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古镇(古村、古街)、盘活闲置农房,利用文化大IP(胡柚娃、鲜辣文化、宋诗之河等),促进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和农业资源的文化赋能,带动农户“财产性、劳务性、经营性”三项收入增长,实现村集体收入翻两番。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常山县实现富民增收、人民获得感更加充实的原因。
    (3)“千万工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当前仍面临着庞大的乡村数量和复杂的整治任务,资金筹集和持续投入的困难,村民环保意识不强或缺乏参与意愿,导致工程推进受阻的困难;因人员变动,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的困难。请你给浙江的未来乡村治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15、

    “浙里”儿女满怀激情再出发,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新质生活】2023年浙江省在民生方面交出亮眼“成绩单”,十方面民生实事已全面完成,大部分项目超额完成任务。教育助学方面,目标新增公办中小学校学位8万个,实际新增超16万个;医疗卫生方面,为130万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为110万高危人群筛查大肠癌的目标均超额完成,实际受惠人数分别超过了203万和210万;便民服务方面,全省公证“最多跑一次”率和全省通办公证事项分别达84.08%和88.3%……一系列富民、惠民、安民的务实举措,持续提升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材料让你感受到了哪些民生温度。

    【新质发展】

    浙江省

    杭州市

    湖州长兴

    202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链一策”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要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求突破,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等5个浙江省实验室环绕分布,集聚了335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1个国家级科创平台、58万名专业技术人才。

    浙江天能控股集团探索动力电池“绿色重生”模式,除了自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还在22个省区市建成蓄电池循环回收试点公司。通过“回收—冶炼—再生产”闭环式绿色产业链,该企业每年可处理100万吨废旧铅蓄电池,每年可减少铅矿石开采2000多万吨,再生60万吨贵重金属新材料,节约标煤超过12万吨。

    (2)依据材料,说明浙江是如何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

    【新质目标】作为“浙里”的小主人,浙江行动需要你我参与

    (3)为“浙里”的新征程注入澎湃动力,作为浙里的小主人,请你完成下列框中的决心书。

    决心书

    “浙里”奋勇当前,披荆斩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作为“浙里的小主人,我们要____

    (要求:紧扣题意,价值观正确,表达流畅,不少于60字。)

  • 16、在9月9日—9月10日举行的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党和国家重视教育发展是因为教育(     )

    ①为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之基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针对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一问题,某地对辖区内企业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统计数据如图 。

       

    选择相关制约因素的人数占比 (%)

    根据调研统计数据分析,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当前的重点工作应是(            )

    A、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 B、购买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C、培养和引进拔尖创新人才 D、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 18、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展示了我国入选2023年全球十大工程的项目。

    从上述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B、我国已经驶上了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C、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科技创新强国
  • 19、无论是北国的冰天雪地,还是江南的诗情画意,人们对“诗与远方”的向往意味着创新消费模式的无限可能。从“特种兵式旅游”到citywalk,从“进淄赶烤”到围炉煮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消费热点层出不穷。当前有越来越多的消费新亮点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这表明(     )

    ①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增长阶段转向高速发展阶段

    ②层出不穷的消费热点为我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③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2024年将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而立之年。截止2023年10月底中国“北斗”已经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农业、气象等多个民生领域。中国北斗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     )
    A、“北斗”是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B、“北斗”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美好 C、卫星导航技术是促进了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D、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上一页 788 789 790 791 7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