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7-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政治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 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试题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松木塘镇关山口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益阳市国基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郴州市苏仙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虎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思想品德试卷
- 2015-2016学年湖南永州祁阳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2016届湖南省宁远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 通用版思想品德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测试卷
-
1、对于中国担当,同学们有不同的理解。
甲同学:中国发展了,就应该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乙同学:中国发展好了自身,就是承担了对世界的责任。
丙同学:中国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
你眼中的中国担当是怎样的?
-
2、某学校社团举行“机遇与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选择”辩论赛,其中正方认为“中国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反方认为“中国发展的挑战大于机遇”。以下选项中,适合作为正方辩词的内容有( )
①制度优势显著②人力资源丰富
③“中国制造”已完成转型升级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中国倡导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让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襟。新丝路精神提倡在文化交流中
①要坚持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②要兼容并蓄,善于取长补短
③既要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要坚持各民族文化同步发展,共同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4、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坚定向前。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新质生产力”:何为“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2024年两会,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必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等等。
(1)请从创新的角度,分析“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原因?材料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聚焦新质生产力,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即要立足科教大省等省情实际,着力解决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双向发力的问题,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统筹推进区域共兴与城乡融合,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促进协调发展的战略牵引、加快推进五区共兴;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重点是夯实绿色发展的绿色基础,做强绿色动能;持续用力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特别是要着力打通束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不断形成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优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等。
(2)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举措对四川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材料三 1月19日上午,“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张志清等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歼-20飞机研制团队等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3)表彰先进、崇尚科学,请你创作两条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宣传标语。 -
5、运用《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大运会秉承“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当国际赛事与公园城市相遇,当体育精神与绿色理念融合,就会迸发新的活力。举办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成都将绿色低碳贯穿体育赛事筹备、举办、赛后利用全过程,既是带动体育消费、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惠民之举,也勾勒出城市发展方式以及市民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的蓝图。坚持节约、节俭、可持续原则,成都推进场馆新建和既有场馆改造。赛后,大运村作为重要“大运遗产”,将继续服务成都大学的师生、服务成都这座城。绿色大运会的背后,是一个绿色的成都。
结合上述事实,运用所学知识对成都绿色大运进行科学归因。
-
6、阅读材料,运用宪法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人员伤亡,部分水、电、交道、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搜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援处置等工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情发生后,从中央到地为各种抗震救灾力量迅速行动,各方救援力量在灾区汇集,各部门全力开展搜救:排查搜救、伤员救治、转移安置、灾情核实、组织调拨抢险救援物资,抢修受损的电力、通信、交通、供暖等基础设施等。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尽最大努力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简要回答甘肃抗震救灾工作是如何体现宪法原则的?
-
7、阅读材料,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2024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者”,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这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领域首部宏观层面的系统性法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年我国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面对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全国粮食产量仍实现“二十连丰”,达到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严守耕地红线,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立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结合材料,从宪法法理的角度,说明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理由。
-
9、3月27日,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亲切说到,大家在春暖花开之际访问中国,开展交流,增进了解,推动合作,为中美关系注入了正能量。“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但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向前发展,就要( )
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平共处②尊重彼此发展机遇,共谋发展
③制定世界规则,主导世界经济秩序④坚定各自立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博览会设置食品、农产品、高精尖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等六大展区,共有69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亮相,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上述材料表明( )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②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③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④经济全球化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回归祖国近27年后,香港特区顺利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
23条立法具有现实必要性和急切性。2019年“修例风波”中“港独”猖獗、“黑暴”肆虐、“揽炒”横行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香港社会深刻体会到香港面临的国家安全风险是严重的、现实的、可能突如其来的。
看到以上资料,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小林:为香港加快实现由治及兴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②小秦:补上了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的漏洞和短板
③小君:符合香港整体利益和香港同胞的根本福祉.
④小虹:有力震摄内外各种反中乱港势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2、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在讲话中引经据典,折射出深刻内涵和文化价值,给人以思想启迪。下列用典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是( )A、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B、天下之事,不难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C、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D、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
13、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传承赓续数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 )
①将进一步增强我们国人的文化自信②将有力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
③说明春节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④说明中华文明决定世界文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川藏铁路是“十四五”铁路建设的“头号工程”,从四川成都出发,“穿七江过八山”,最终到达西藏拉萨,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超级工程。建成后,拉萨和成都两地之间火车运行时间将由36小时缩短至12小时左右,作为“第二藏区”的四川在语言、习俗、文化上都能和西藏形成快速、有力的融合,川藏铁路的建设运营还将带动形成方亿级的川藏铁路产业带。可见,川藏铁路是( )
①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团结路”②推动区域协调,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路”
③推动西部发展,实现完全公平的“平等路”④加快民主建设,促进文化交流的“繁荣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5、2024年是人民网第14年推出“捎句话”。14年来,各地群众每逢两会,就会到人民网上留言写下诸多期盼;很多人大代表身份的中央部委领导、地方省委书记、省长通过人民网致信群众,回应关切。“网”来互动之间,见证着政情民意的交融与回响。“捎话上两会”越来越火的背后,是人民民主的不断发展。下列关于人民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B、我国的民主是维护人民利益最真实管用的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
16、2024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些举措有利于(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心任务 B、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距 C、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D、实现同步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17、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片名取自我国刑法第二十条有关正当防卫的规定,讲述普通人追求公平正义的故事。其中的一句台词“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要做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需要( )
①公民勇敢与不法分子作斗争,惩治违法犯罪②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③司法机关应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他人干涉④司法机关捍卫法治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2023年10月四川成都崇州……小区内发生恶犬咬伤幼童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警方并对犬主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也强调: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对不合法、不文明养犬行为作出的行政处罚等行政管理行为。尤其是要立足预防违法,防止危害后果发生,促进动物管理规范的落地落实,与行政机关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这是因为( )
①规则划定自由边界,是自由的保障②遵守规则和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③部分公民法治意识淡薄,需要厉行法治④他律比自律更能促进人们维护社会规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近日,校园欺凌现象备受关注,各地陆续有学校在厕所等视频无法覆盖、容易发生欺凌的地点安装智能语音警报装置,通过识别声音中的谩骂、殴打等信息,向老师发出预警。专家表示,防欺凌装置能起到一定预防作用,治理校园欺凌还需建立预警巡逻等机制。作为青少年的我们( )
①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②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
③遇到不法侵害及时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④不袖手旁观,遇见校园欺凌要见义“智”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0、《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能够压实监管责任,坚持社会共治,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是《条例》的最大亮点。该条例的实施( )
①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高度重视②保证未成年人所有权益不受侵害,健康成才
③有利于营造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④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